《空间形态造型艺术》教案

贵州师范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

《空间造型艺术基础》

教案

2016~2017学年 第二学期

授课教师: 张一帝 授课班级:16级数字媒体艺术2班 课时数: 48课时 学时周数: 第1周~第12周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1

贵州师范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

教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目标是掌握空间造型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掌握空间造型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为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通过讲授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达到建立学生设计意识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和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大量图片、视频并让学生尝试多种材料,动手实践,从而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1、艾小群、吴振东,《立体构成(空间形态构成)》,清华出版社,2016 教学参考书: 1、王红,《空间与造型》,中国建筑出版社,2009

2

贵州师范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

教学过程 介绍本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和学习目的。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造型艺术专业基础课程,能够提高思维想象维度能力、启迪设计灵感,并获得空间表现能力。拓展学生理性和感性相结合表达的设计方法,体验构思与制作统一协调的能力,对于其它课程奠定基础,在设计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考核方式与评定:平时成绩30%(考勤和平时作业)综合成绩。 第一章 概述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 我们生活在一个立体的世界中,我们的房屋、家具、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立体的,立体就是具有三维的空间和形态。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个三维世界。 构成是指组合、拼装、构造的意思。立体构成就是在在三维的空间中把具有三维形态的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构成原理进行组合、构造,从而创造出一个符合设计意图的、具有一定美感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三维形态的过程。 立体构成的训练目的,首先是理解并运用形式美的基本原理,立体构成不是简单的拼装,组合,而是在审美的要求下有目的的进行。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学习立体构成的指导原则。 其次,立体构成的训练目的是研究探索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立体构成是设计的基础课程,它不同于强调功能第一性的设计专业课程,没有具体的功能要求和经济要求,是纯粹形式美的探索。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宽泛的思考方法和创造意识。为现代设计积累有效的立体造型规律。 立体构成训练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掌握一定的造型方法。立体构成的过程是对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进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对构成理论的探讨研究,也是实践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不同的物质材料,以及材料的结构、加工工艺、技术等都为立体构成积累了大量的立体形态的资料和方法。 所以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空间造型的基础学科,是进行立体造型设计的专业基础。 二、立体构成的沿革 构成意识最早萌芽在风格派(De stijl)和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运动中,1918年,荷兰的艺术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强调几何单体的组合造型。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一些知识分子发起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被称为构成主义。构成主义和风格派都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成效果。 构成教育的形成发展却在包豪斯学院。包豪斯(Bauhaus)学院是以建筑为主的设计学院,在1919年4月1日在德国的魏玛,现代设计教育的先驱格罗毕乌斯(gropius)把魏玛的工艺学校和美术学校合并而创立的第一所设计学校。 1921年,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凡.杜斯伯格(van dusiboge)来到包豪斯设计学校。他也带来了构成主义和风格派的现代设计思潮,致力于科学和艺术、工业和生活的结合,反对约翰.伊顿(johannes ltten)为代表的神秘主义的旧教学体系。并且在康定斯基(kandinsky)、保尔.克里 (paul klee)、莫霍里.那基(moholy nagy)三位杰出的造型大师的共同参与下架构起构成教学的课程体系。 三、立体构成的教学 我国的构成教育起步比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在国外设计思潮的影响下,构成教育也逐步进入我国。首先广州美术学院的尹定邦开设了色彩构成,随后陈钰盛和辛华泉先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设了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教学。 到20世纪80 年代末,构成教育经过十年左右的培育,已在大专院校普及,并以确定了三大构成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