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的目标

高校体育的目标

各位评委,上午好!

我是XXX,我的试讲题目是《高校体育的目标》

导入: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才培养的规格密切相关。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树立,社会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已显然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把握好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体育在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便成了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体育的总体目标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身体健康的高层次的合格人才。

二、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定位的相关因素分析

(1)增强体质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体质的增强

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良好的体质是学生学习和步人社会后建设祖国的“本钱”,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学生的体型,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健美的休格,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提高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定位要考虑的重点因素。

(2)素质教育是当今教改的主旋律,高校体育应为素质教育服务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个学生都形成相对完善的整体素质的教育。它强调人的基本素质的养成与发展。一般来说素质教育应包含思想、

道德、业务、人文和身心等方面的教育。人的整体素质的高低,取决于这些因素的有机合成。也就是说,人的高素质是相关的各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体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身心素质的发展方面,它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引导和满足他们对体育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对体育产生稳定和积极的学习动机,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体验到体育的乐趣,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要采用各种有效的体育手段,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身体得到锻炼,体质得到增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意志得到磨合,心理素质得到改善,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健壮的体魄和顽强的毅力。

(3)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定位应注重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高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今后能否适应社会体育环境和促进社会体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体育需求和体育活动方式的不断调整,社会体育的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体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扩展,确定体育教学目标时,既要注意它的现在,更要着眼它的未来。

(4)高校体育教育应当是全面的,并且要表现在学生的行为特征上

可以认为一个接受良好高等体育教育的学生应当具备的行为特征是:

(l)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2)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参与体育运动成为一种习惯;

(3)体育活动中能表现出良好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

(4)理解体育活动在娱乐、休闲、自我表现和社会交往方面的价值;

(5)懂得体育运动的生物价值和技术原理,并能指导健康实践;

(6)在参与运动过程中表现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良好品行。

三、高校体育目标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l)参与体育运动所必需的技术技能;

(2)健康的身体;

(3)体育文化及其相关知识;

(4)终身体育思想;

(5)体育运动对于适应社会环境、生活、个人发展的价值。

小结: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反映,它是多维的,可以通过教学任务表现出来。高校休育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从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兼顾近期效益和长远目标。既要考虑学生的现实学习和生活情况,又要注意学生未来的社会角色,使高校体育教学体现出多目标和多功能的特点。在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体育能力、意识和观念上,及对社会的适应和自我发展上都创设出有效的途径,使学生能真正终身受益于体育,在体育社会化的大环境中应付自如,不断完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