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章末系统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有机化合物

一、重点知识梳理

二、实验专项探究

1.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探究。` 实验 实验原理 人教版教材实验设计 苏教版教材实验设计 催化剂2CH3CH2OH+O2――→2CH3CHO+2H2O △实验装置 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5 mL乙醇,取一根10~15 cm长的铜丝,下实验步骤 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观察反应的现象,小心闻试管中液体的气味 现象及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3~4 mL无水乙醇,浸入50 ℃左右的热水中,将铜丝烧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并感受铜丝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 实验现象:①烧至红热的铜丝表面变黑,趁热将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立即又变成红色;②能闻到一股不同于乙醇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实验结论:①铜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②乙醇被氧化成乙醛 1.铜丝绕成螺旋状的理由是什么? 分析: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同时又有利于保存热量 2.实验中如何确定是否有新物质创新发掘 生成? 分析:通过闻试管中液体的气味,产生一种不同于乙醇的刺激性气味来判断有新物质生成 3.实验中乙醇的用量是3~5 mL,为什么不宜过多? 分析:因为生成的乙醛能溶于乙醇中,而不易闻到乙醛的气味 续上表 实验 人教版教材实验设计 苏教版教材实验设计 1.实验过程中铜丝的颜色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铜丝颜色的变化:红色―→黑色―→红色 2.实验中为什么要将乙醇浸泡在50 ℃左右的热水浴中? 分析:乙醇的催化氧化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将乙醇预热到50 ℃便于反应的进行 3.乙醇在实验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分析:乙醇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被氧化 1.苏教版教材对乙醇催化氧化实验中把实验操作以实物图的形式分三步进行,直观明了,易于学生掌握,而人教版教材只描述了实验操作过程 2.苏教版教材实验中的乙醇事先放在50 ℃左右的水浴中加热,更利于反应个性评点 的进行,与人教版实验操作次数相同时,能生成更多的乙醛,更易闻到乙醛的气味 3.苏教版教材在实验后提了两个针对性很强的思考性问题,体现了实验的探究性,并适时地引入了有机反应中被氧化、被还原的问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1.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历程可表示如下: △①2Cu+O2=====2CuO 思维引领 △②CuO+CH3CH2OH=====CH3CHO+Cu+H2O Cu将①+②×2可得:2CH3CH2OH+O2――→2CH3CHO+2H2O △从而可理解铜丝的作用是做催化剂 2.有机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加氧或去氢的反应,如:乙醇的催化氧化 (2)还原反应: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如:乙烯与H2的加成反应 2.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探究。 实验 实验原理 人教版教材实验设计 CH3COOH+CH3CH2OH浓H2SO4△苏教版教材实验设计 CH3COOC2H5+H2O 实验装置 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 乙醇和乙酸反应装置图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实验步骤 2 mL乙酸;按图示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气体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 现象及结论 ②Na2CO3溶液液面上的油状液体能闻到香味 实验结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1.酯化反应的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 2.试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创新发掘 分析:①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使之转化为乙酸钠而溶于水 ②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③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乙酸乙酯 3.竖立试管中的导气管能否伸入到液面以下?其原因是什么? 分析:不能;为了防止倒吸 个性评点 1.苏教版实验要求学生对比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分子结构,推测乙酸1.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导气兼冷凝回流 2.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液的方法是什么? 分析: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再加入乙酸 3.实验中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给试管加热? 分析:小火加热的目的是利于产物的生成和蒸发,减少反应物的挥发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