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材料“辛亥革命以来,发起工厂企业者得到很大的动力,几乎每天都有新公司注册”反映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实业救国思想,且1912年没有形成官僚资本,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扩大,故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近代工业区域差距逐步缩小,故D错误。故选C。 22. 下面是1956~1959年农村基本核算单位收益分配表。据表可知当时
国家税收 年份 纯收入(亿元) 绝对额(亿元) 比重(%) 绝对额(亿元) 比重(%) 绝对额(亿元) 比重(%) 1956 265.20 1957 270.24 1958 300.90 1959 281.20
A. 重视积累而轻视个人消费 B. 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较快 C. 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D. 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已具备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1956~1959年农村基本核算单位收益分配的数据,其收益分配分为三个部分国家税收、集体提留、分给社员,其中分给社员的比例逐渐下降,国家税收、集体提留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家税收、集体提留都属于积累的范畴,这说明当时国家的政策是重视积累而轻视个人消费,故A正确;当时处于人民公社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利于农村生产力提高, 故B错误;“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数据没有将公社体制与家庭经营进行比较,故C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没有为工业化奠定物质基础,故D错误。故选A。
23. 20世纪80年代初,个体经营中产生雇工现象,由于担心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明文规定只准“请1~2个帮手”,“最多不超过5个学徒”。但实际普遍超过这一限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中央采取的是“三不政策”,即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这表明当时
33.80 36.17 39.00 38.40 12.75 13.38 12.96 13.66 12.40 22.59 47.40 48.10 4.68 8.36 15.75 17.11 219.00 211.48 214.50 194.7 82.58 78.26 71.29 69.24 集体提留 分给社员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B. 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亟待突破 C. 国家限制个体经济的发展 D. 中央已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答案】B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材料“国家明文规定只准‘请1~2个帮手’……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说明改革开放的精神没有大力落实,故A错误;对雇工现象“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反映了当时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仍然较为严重,需要解放思想,故B正确;“不要急于取缔”说明国家并不限制个体经济的发展,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中央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而是反映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故D错误。故选B。
24. 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地区,“男女之私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为婚姻,合卺之仪,非俗非古,杂装夷俗,喜怒离合,习为故常”。这反映出 A. 传统礼俗开始受到冲击 B. 上海开始引领社会新潮流 C.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加强 D. 婚俗急变加剧了社会动荡 【答案】C
【解析】材料“自为婚姻,合卺之仪,非俗非古,杂装夷俗,喜怒离合,习为故常”反映了当时上海地区东西方婚姻文化的融合,故C正确;辛亥革命之前传统礼俗已经开始受到冲击,故A错误;材料没有将上海与其它地区进行比较,不能说明上海开始引领社会新潮流,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社会动荡,故D错误。故选C。
25. 1895年到1898年,全国报纸数增加了三倍以上,而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办报主体,先后创办了上百种报刊,中国出现了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据此可知,当时 A. 维新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B. 通俗性报刊深受普通民众喜爱 C. 民众的整体素养有了较高提升 D. 维新派利用报刊宣传维新思想 【答案】D
【解析】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办报主体,这并不能说明维新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A错误;维新派
报刊也不一定是通俗性报刊,材料也无法体现普通民众喜爱通俗性报刊,故B错误;全国报纸数大量增加也不能说明民众的整体素养有了较高提升,故C错误;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办报主体的目的在于利用报刊宣传维新思想,故D正确。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8是为必考题,考生必须作答。第29~31题为选
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对西方阵营由强硬转向谋求缓和。东西方紧张关系开始走向缓和与共处。亚太地区尤其是我国周边环境趋于稳定,为新中国调整外交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1954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分到与印度、缅甸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明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认了其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普遍意义。
——摘编自曹希岭《关于50年代中期中国倡导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建国初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外交方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
意义:有助于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2)变化:由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到开展睦邻友好关系;从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到突出重视国家利益。
原因:苏联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西方殖民大国力量普遍削弱;朝鲜战争结束,中国周边局势趋于缓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巩固主权、平等互利的外交等方面分析其意义。
(2)本题根据材料二“亚太地区尤其是我国周边环境趋于稳定……明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认了其
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普遍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睦邻友好关系、重视国家利益等方面回答建国初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东西方的关系、亚非民族独立、中国周边局势缓和、发展经济的目的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詹姆士二世的宗教迫害政策,着手于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统治地位的行为却触犯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阶级的共同利益。因为天主教一旦恢复,他们就可能丧失在宗教改革中获得的财政地产,工商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必然受到威胁。同样的如果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就会把国家拖到腥风血雨中,由此可见,这场兵不血刃的宫廷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妥协……这种英国式的政治妥协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一种英国政治发展的常态,是一种民族特性行为习惯和社会实践方式。罗素在论及英国经验主义时就指出,英国人承袭了典型的喜欢妥协的传统,在社会问题上,他们考虑的是改良,而不是革命。这反映了一种偏向妥协的民族特性和传统价值。
——摘编自陈晨《从1688年光荣革命看“英国式”政治冲突的解决》
材料二美国人明白自己的国家具有强烈的多元性,而它们通过制定宪法,不是要消除这种多元性,建立唯一的占主导地位的利益或价值体系。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制宪者必须在利益高度多元化的背景下通过妥协来达成某种共认,妥协的精神与原则充分地体现在了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具体来看,在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各洲代表争论得不可开交,但是其中的几对矛盾的处理,充分体现了妥协的精神,最终的宪法,没有照顾到每一个人所有的利益,因为这些利益是多元而对立的。在制宪后,许多人也发现,宪法离自己的主张相去甚远,但美国宪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协调了原则和妥协的关系,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寻求满足自己利益的资源,而不必走上推翻宪政的极端道路。
——摘编自赵九州《政治是关于妥协的艺术——以美国宪法的制订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光菜革命采取要协方式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光法政治妥协的具体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政治妥协的认识。
【答案】(1)原因: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认为暴力革命会加剧社会的动荡,损害自身的利益;英国具有政治妥协的历史传统。
(2)表现:在中央与州的分权问题上,联邦政府享有宪法中列举的主权,而宪法未明确的权力则属于各州;在大州和小州的矛盾上,参议员每州两名,由各州议会选出,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在中央政府的权力分配上,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三权分立。
认识:妥协精神是西方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妥协是民主政治演进的重要方式;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的结
果。
【解析】(1)从材料“如果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就会把国家拖到腥风血雨中”“英国人承袭了典型的喜欢妥协的传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
(2)根据材料“国宪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协调了原则和妥协的关系,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寻求满足自己利益的资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宪法创立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妥协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答案。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高宗诏书:“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联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尔。”当时用作海外贸易的“木兰船”,“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拖(舵)长数丈,一舟效百人”。进口的货物,很多是贵族、官僚、地主们奢侈生活的用品,如珠玉、象牙、犀角、玳瑁、香药之类。为保证对这些奢侈品的长期享用,统治者必然大肆兼并土地。出口产品中矿治业和陶瓷产品为多,输出量很大。布帛也是出口的重要商品,闵、广种棉发展很快,产量也高,其中,闽中一带,“大棉收干株,八口不忧贫”。宋政府在广州开办了“蕃学”,还在广州为外商设置了专门的贸易市场,称“蕃市”。
——整理自《宋会要辑稿》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有关宋代对外贸易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论题:宋代海上贸易繁荣。
阐述:宋代沿海港口众多,南方经济发展,造船技术先进,指南针在航海中运用,政府支持发展海外贸易,实行优待外商政策,同时北方和西北被少数民族政权控制,发展陆上贸易受阻。以上因素共同促进了宋代海外贸易的繁荣。当时贸易范围遍及日本、朝鲜、东南亚、南亚和阿拉伯半岛,深入非洲东部沿海出口商品集中于传统手工业品,进口以奢侈品为多。繁荣的海外贸易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提高了手工业的发展水平,活跃了商品经济,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但也助长了统治阶级的奢侈和腐化,激化了社会矛盾。(“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据材料“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拖(舵)长数丈,一舟效百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提取一条有关宋代对外贸易的信息,自拟论题,例如:宋代海上贸易繁荣。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海上贸易的因素条件、贸易范围和产品种类、海外贸易的作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