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试题库内含复习资料

312、试说明由比较器A1、A2、双稳态触发器及电容充、放电回路组成差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工作原理。 312答:设电源接通时,双稳态触发器的A端为高电位,B端为低电位,因此A点通过R1对C1充电,直至M点的电位等于参考电压UF时,比较器Al产生一脉冲,触发双稳态触发器翻转,则A点呈低电位,B点呈高电位。此时M点电位经二级管D1迅速放电至零。而同时B点的高电位经R2向C2充电,当N点电位等于UF时,比较器A2产生一脉冲。使触发器发器又翻转一次,则A点呈高电位,B点呈低电位,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在双稳

336题图差动脉冲宽度调制线路 态触发器的两输出端各自产生一宽度受C1、C2

调制的方波脉冲。

313、试说明什么电容电场的边缘效应?如何消除?

313答:理想条件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均匀分布于两极板所围成的空间,这仅是简化电容量计算的一种假定。当考虑电场的边缘效应时,情况要复杂得多,边缘效应的影响相当于传感器并联一个附加电容,引起了传感器的灵敏度下降和非线性增加。为了克服边缘效应,首先应增大初始电容量Co。即增大极板面积,减小极板间距。此外,加装等位环是消除边缘效应的有效方法。

314、试说明图示的差动变压器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14答:在被测加速度为零时,衔铁在初始位置状态,此时衔铁位于差动变压器线圈的中间位置,因而输出电压为零。当被测体有加速度时,由于弹性支承1受惯性力作用相对差动变压器2有位移,即带动衔铁相对被测体有相反方向的位移,从而使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经检波、滤波后,其输出电压可反映被测加速度的数值。

314题图 差动变压器式加速度传感器

(a) 结构示意图 (b)测量电路方框图l一弹性支承2一差动变压器

315、电涡流式传感器有何特点?

315答:特点:涡流式传感器测量范围大,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以及可以非接触测量等特点; D 2 x1 示意图:被测板1的上,下各装一个传感器探头2,其间距为而他们与板的t D。上,下表面分别相距X1和X2,这样板厚t=D-(X1+X2),当两个传感器在工作时分别测得X1和X2,转换成电压值后相加。相加后的电压值与两传感器距离D对应的设定电压再相减,就得到与板厚相对应的电压值。

1 2

X2 316、何谓电涡流效应?怎样利用电涡流效应进行位移测量? 316、答::电涡流效应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

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通过导体的磁通将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该电动势在导体内产生电流,并形成闭合曲线,状似水中的涡流,通常称为电涡流。

利用电涡流效应测量位移时,可使被测物的电阻率、磁导率、线圈与被测物的尺寸因子、线圈中激磁电流的频率保持不变,而只改变线圈与导体间的距离,这样测出的传感器线圈的阻抗变化,可以反应被测物位移的变化。

317、试比较自感式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异同。 317、答: (1)不同点:

1 )自感式传感器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自感系数的变化;

2)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互感系数的变化。

(2)相同点:两者都属于电感式传感器,都可以分为气隙型、气隙截面型和螺管型。

318、简述电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类型。

318、答:电感式传感器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基础上的,它将输入的物理量(如位移、振动、 压力、流量、比重等)转换为线圈的自感系数L或互感系数M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L 或M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从而将非电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实现对非电量的测量。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电感式传感器可分为变磁阻式(自感式)、变压器式和涡流式 (互感式)等种类。 319、试分析图所示差动整流电路的整流原理,若将其作为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的测量电路,如何根据输出电压来判断衔铁的位置? 319答:该差动整流电路是把差动变压器的两个二次输出电压分别整流,然后再将整流后的电压的差值作为输出,具体整流原理如下:

A、当Ui上正下负时,上线圈a正b负,下线圈c正d负。

上线圈:电流从a→1→2→4→3→b,流过电容C1的电流是由2到4,电容C1上的电压为V24;

319图 差动整流电路原理图

下线圈:电流从c→5→6→8→7→d,流过电容C2的电流

是由6到8,电容C2上的电压为U68。

B、当Ui上负下正时,上线圈a负b正,下线圈d正c负。

上线圈:电流从b→3→2→4→1→a,流过电容C1的电流是由2到4,电容C1上的电压为V24; 下线圈:电流从d→7→6→8→5→c,流过电容C2的电流是由6到8,电容C2上的电压为U68。

由此可知,不论两个二次绕组的输出电压极性如何,流经电容C1的电流方向总是从2→ 4,流经电容C2的电流方向总是从6到8,故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为:U0?U26?U24?U86?U24?U68 ①当衔铁位于中间位置时,U24 = U68,所以,U0 =0

②当衔铁位于中间位置以上时,U24>U68,所以,U0>0 ③当衔铁位于中间位置以下时,U24 <U68,所以,U0<0。

如此,输出电压的极性反映了衔铁的位置,实现了整流的目的。

320、分析图中自感式传感器当动铁心左右移动时自感L的变化情况(已知空气隙的长度为Xl和X2,空气隙的面积为s,磁导率为μ,线圈匝数W不变)。 320答:线圈中自感量:

磁路总磁阻:

空气隙Xl和X2各自变而其和不变,其他变量都不变,所以

320图 动铁式自感传感器结构示意 自感量L不变。

321、试说明图示的电感式传感器差动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321答:图示的全波相敏整流电路,是根据半导体二级管单向导通原理进行解调的。如传感器的一个次级线圈的输出瞬时电压极性,在f点为\, e点为\-\,则电流路径是fgdche。反之,如f点为\-\, e点为\+\,则电流路径是ehdcgf。可见,无论次级线圈的输出瞬时电压极性如何,通过电阻R的电流总是从d到Co同理可分析另一个次级线圈的输出情况。输出的电压波形见图 (b) ,其值为U SC = eab + ecd。

g f R dc

Ue1h

R

ba

第321题图

322、试说明图示的微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322答:在被测压力为零时,膜盒在初始位置状态,此时固接在膜盒中心的衔铁位于差动变压器线圈的中间位置,因而输出电压为零。当被测压力由接头1传人膜盒2时,其自由端产生一正比于被测压力的位移,并且带动衔铁6在差动变压器线圈5中移动,从而使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经相敏检波、滤波后,其输出电压可反映被测压力的数值。

e:sc322题图 微压力变送器 (a)结构图(b)测量电路方框图

1一接头2一膜盒3一底座4一线路板5一差动变压器6一衔铁7一罩壳

323、什么是正压电效应?什么是逆压电效应?什么是纵向压电效应?什么是横向压电效应?

323答:正压电效应就是对某些电介质沿一定方向施以外力使其变形时,其内部将产生极化现象而使其出现电荷集聚的现象。

当在片状压电材料的两个电极面上加上交流电压,那么压电片将产生机械振动,即压电片在电极方向上产生伸缩变形,压电材料的这种现象称为电致伸缩效应,也称为逆压电 效应。

沿石英晶体的x轴(电轴)方向受力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沿石英晶体的y轴(机械轴)方向受力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电效应\。

324、压电元件在使用时常采用n片串联或并联的结构形式。试述在不同联接下输出电压、电荷、电容的关系,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应用场合?

324答:并联接法在外力作用下正负电极上的电荷量增加了n倍,电容量也增加了n倍,输出电压与单片时相同。适宜测量慢变信号且以电荷作为输出量的场合。

串联接法上、下极板的电荷量与单片时相同,总电容量为单片时的1/n,输出电压增大了n倍。适宜以电

压作输出信号且测量电路输入阻抗很高的场合。

325、简述压电式传感器分别与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相连时各自的特点。

325答:传感器与电压放大器连接的电路,其输出电压与压电元件的输出电压成正比,但容易受电缆电容的影响。

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连接的电路,其输出电压与压电元件的输出的电荷成正比,电缆电容的影响小。

326、为什么压电式传感器通常用来测量动态或瞬态参量?

326答:如作用在压电组件上的力是静态力,则电荷会泄露,无法进行测量。所以压电传感器通常都用来测量动态或瞬态参量。

327、试说明图示的纵向效应型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27答:当传感器感受振动时,因为质量块相对被测体质量较小,因此质量块感受与传感器基座相同的振动,并受到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的惯性力,此力为F=ma。同时惯性力作用在压电陶资片上产生电荷为

Q=d33F=d33ma

此式表明电荷量直接反映加速度大小。 327题图 纵向效应型 328、试从材料特性、灵敏度、稳定性等角度比较石英晶体和压电陶加速度传感器的截面图 瓷的压电效应。

328答:石英晶体是单晶结构,且不同晶向具有各异的物理特性。石英晶体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产生压电效应。

压电陶瓷是人工制造的多晶体压电材料,原始的压电陶瓷材料并不具有压电性,必须在一定温度下做极化处理,才能使其呈现出压电性。

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比石英晶体大得多(即压电效应更明显) ,因此用它做成的压电式 感器的灵敏度较高。但其稳定性、机械强度等不如石英晶体。

329:如果地面下一均匀的自来水直管道某处O发生漏水,则在管道上A、B两点放两只压电传感器,应能检测到漏水处的位置。试说明其工作原理。

地 面

L

LA LB

B A O点

329题图

329答:如果地面下一均匀的自来水直管道某处O发生漏水,水漏引起的振动从O点向管道两端传播,在管道上A、B两点放两只压电传感器,由从两个传感器接收到的由O点传来的t0时刻发出的振动信号所用时间差可计算出LA或LB 。 两者时间差为

Δt= tA-tB=(LA-LB)/v L??t?vL?又L=LA +LB,所以 A2

L??t?v

LB? 2330、试说明压电传感器电荷放大器中所说的“密勒效应”是什么意思?

330答: “密勒效应” 是说,将压电传感器电荷放大器中反馈电容与反馈电阻CF、RF等效到A0的输入端时,电容CF将增大(1+A0)倍。电导1/RF也增大了(1+A0)倍。

331、简述热电偶的几个重要定律,并分别说明其实用价值。

331答:1、中间导体定律;2、标准电极定律;3、 连接导体定律与中间温度定律 实用价值:略。

332、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常用的补偿方法有哪些?

332答(1)因为热电偶的热电势只有当冷端的温度恒定时才是温度的单值函数,而热电偶的标定时是在冷端温度特定的温度下进行的,为了使热电势能反映所测量的真实温度,所以要进行冷端补偿。 (2)A:补偿导线法B:冷端温度计算校正法C:冰浴法D:补偿电桥法。

333、试说明如图所示的热电偶三线制测温时,是如何消除连接导线电阻r带来的测温误差的。

333答:当电桥平衡时,可写出下列关系式,即

由此可以得出

设计电桥时如满足R1=R2则图中右边含有r的项完全消去,这种情况下连线第333题图

阻r对桥路平衡毫无影响,即可以消除热电阻测量过程中r的影响。但必须注意,只有在对称电桥(R1=R2的电桥) ,且只有在平衡状态下才如此。

334、试说明如图所示的热电偶四线制测温时,是如何消除连接导线电阻r带来的测温误差的。

334答:由恒流源供给已知电流I流过热电阻R,使其产生压降u,再用电位差计测出u,便可利用欧姆定律得

此处供给电流和测量电压分别使用热电阻上四根导线,尽管导线有电阻r,但电流在导线上形成的压降r·I不在测量范围之内。电压导线上虽有电阻但无电流,因为电位差计测量时不取电流,所以四根导线的电阻r对测量均无影响。四线制和电位差计配合测量热电阻是比较完善的方法,它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总能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当然恒流源必须保证I稳定不变,而且其值的精确度应该和R1的测量精度相适应。

335、热电阻传感器主要分为哪两种类型?它们分别应用在什么场合? 第334题图 335答: (l)铂电阻传感器:特点是精度高、稳定性好、性能可靠。主要作为标准

电阻温度计使用,也常被用在工业测量中。此外,还被广泛地应用于温度的基准、标准的传递,是目前测温复现性最好的一种。

(2)铜电阻传感器:价钱较铅金属便宜。在测温范围比较小的情况下,有很好的稳定性。温度系数比较大,电阻值与温度之间接近线性关系。材料容易提纯,价格便宜。不足之处是测量精度较铅电阻稍低、电阻率小。

336、要用热电偶来测量两点的平均温度,若分别用并联和串联的方式,请简述其原理,指出这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336答:在并联方式中,伏特表得到的电动势为2个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平均电动势,即它已经自动得到了2个热电动势的平均值,查表即可得到两点的平均温度。该方法的优点:快速、高效、自动,误差小,精度高。缺点:当其中有一个热电偶损坏后,不易立即发现,且测得的热电动势实际上只是某一个热电偶的。

在串联方式中,伏特表得到的电动势为环路中2个热电偶的总热电动势,还要经过算术运算求平均值,再查表得到两点的平均温度。该方法的优点:当其中有一个热电偶损坏后, 可以立即发现;可获得较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