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五 人口、城市、交通

选择题专项训练五 人口、城市、交通

一、 单项选择题

(2013·常州中学模拟改编)下面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1)以及图中M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2),图1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成13题。

1. 导致图1中虚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形

D. 河流

2. 关于图1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 B. 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 C. 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 D. 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汇处,交通便捷 3. M省19822008年(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

B. 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率迅速提高 C. 人口数量增加减慢,劳动力资源不足 D. 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

(2013·常州一中模拟改编)表1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变化表(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性别比为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表2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46题。

表1

城市化 (%) 性别比 0-14岁人口比重(%) 人口总 数(亿) ≥60岁人文盲率 流动人 口比重(%) (%) 口(万) 第五次 第六次 12.953 36.22 106.74 22.89 6.69 6.72 14 438 13.397 49.68 105.20 16.60 13.26 4.08 26 139 表2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4.94 1.76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

8 11.63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0 4.01 1.78

4. 从表1中可以得出,在各类人口中,绝对数增长最多的是( ) A. 城市人口 B. 女性人口

C. 老龄人口 D. 流动人口

5. 下列关于近1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特点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男性人口数量在减少

B. 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最快

C. 人口结构已优化 D. 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偏高 6. 表2人口迁入对该市的影响有( )

① 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的状况 ② 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 ③ 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④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13·泰州中学模拟改编)右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该市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教育文化区和居民住宅区。图中标注的数值为某月二氧化硫的

平均污染量(g/m)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 若图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只有一处,则该地当月主要盛行( )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3

8. 各种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高级住宅区 B. ③—文化教育区 C. ④—工业区

D. ⑥—商业区

(2013·南京、盐城模拟改编)读某大城市居民出行时间分布比例变化图,回答910题。

9. 人员出行与图中曲线最相符的城市功能区是( )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旅游区

10. 与2000年相比,2012年甲时段出行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人口增加 C. 出行方式改变

B. 道路系统落后 D. 出行距离增加

(2013·无锡一中模拟改编)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图1示意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图2示意城市化与经

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据此回答1112题。

图1 图2

11. 我国属于图2中的( ) A. Ⅰ型

B. Ⅱ型

C. Ⅲ型

D. Ⅳ型

12. 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B. 197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 C. 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D. 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原创题)我国到2020年内地将建成客运专线1.6万千米以上,建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并形成高速铁路网。目前在建高速铁路近1万千米,已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速度最高、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图1为成渝地区,图2为成渝高铁线路图和沪杭高铁线路图。读图,回答1314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