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数字传媒艺术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作者:徐媚
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8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传媒业逐渐迈入崭新的媒体融合时代。这也给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高职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院校,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实用化人才摇篮。因此探讨数字信息时代我国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传媒艺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培养专业高技能型艺术人才的意义 1.时代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逐渐步入了数字信息时代。而数字信息时代决定了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已经成为现代传媒艺术创作和信息传播的关键手段。因此也就决定了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较高艺术素养,掌握现代技术手段,能将艺术表达和技术处理进行完美结合的专业高技能人才。
2.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
随着信息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数字信息时代的媒体融合对传媒艺术专业的要求是: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专业的网络新闻采制、广播电视新闻采制等相关的媒体制作能力。可以说,新时代需要的是全能型的、可跨媒体工作的传媒人才。因此,以信息内容创作为核心的人才逐渐成为受市场追捧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 3.能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优势
高职院校教育作为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机构,决定了其自身就具备了强大的信息技术资源优势。因此,高职数字传媒艺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可以依托校企合作的优势,真正面向信息产业发展,并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将数字技术与现代传媒进行高度融合,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优势。
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传统理念不能适应传媒技术的发展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媒技术的发展对整个传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高职院校传媒艺术专业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现代数字制作与传播能力。然而,我国目前很多传媒院校的教育理念仍带有严重的片面性,既着重培养学生单方面的专业能力。这传统单方面培养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进入社会后难以适应新媒介融合的新环境。 2.教学计划和设置与新的传媒体系不适应
在传统的艺术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因为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造成“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培养”情况的出现,从而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严重脱节,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师资队伍水平难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要求
学历背景仍旧是我国目前教育行业人才聘用的最主要标准。然而,这些具备高学历的教师大部分又呈现出: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较高,媒体实践能力缺乏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空谈专业理论,缺乏实践指导情况的出现。
三、融合时代高职数字传媒艺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艺术素养、现代数字制作与传播等技术的培养。真正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践行“艺术与技术交融”这一核心理念;针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特点,制定与之相应的教学计划:重交叉、大平台、多模块。所谓“重交叉”就是指注重艺术类和技术类两种课程的相互配合。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传媒艺术教学中融入相关的数字媒体技术以及信息通讯技术等内容,增加内容全面性;而“大平台”就是指这些课程的增加必须依托“必修课”形式进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达到理论基础强、选择范围宽的要求;“多模块”就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程性质,分设“基础课”、“方向课”、“限选课”、“实践课”等多个不同方向和模块的课程,保证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不足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强化练习。真正通过全新体系的构建,做到知识专业性与系统性并重。 2.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必须构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专业实训体系。例如与企业一同构建“网络技术工作室”、“影视工作室”等实训机构。在“课堂教学实训室的基础实训”、“项目实训工作室的专业实训”以及“上岗实训基地的创新实训”三位一体的反复交替学习下,使创作实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术的实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实施创意与制作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创意见长,用作品说话”已经成为多媒体时代对于艺术人才的评价标准。这标准的要求是: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创新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将创意进行创作和传播的现代数字技术。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将“教学、创作(课程设计、课外创作)、展演”三位一体相结合,形成课堂、工作室、实训室互为延伸,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可以实行项目制与工作室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具体的项目为引导,突破专业限制,由高职内不同专业、不同职称的教师组成精英导师团队,一同带领学生团队进行课内外相结合的创作实践。这样不但可以弥补单个教师思维能力的缺陷,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同时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能力指导,更保证了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相融合,艺术与技术素养共兼备”能力的养成。而为了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校可根据教师和学生们日常的实践内容,定期举办阶段性的课程设计展、各类大赛作品展、毕业设计作品展等交流平台,通过展览的举办,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促进学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交叉融合,良性循环。
4.加强技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与电台、网络媒体、报社等相关的媒体行业进行合作,利用假期安排相应教师去参与实践,使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水平、掌握最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业动态;同时还可以聘请与专业相关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主持人、编辑等人员对学生进行辅助授课,真正提高高职师资队伍的水平。 四、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和数字时代的到来,媒介融合并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也冲击着各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职数字传媒艺术专业要想得到发展,就需要不断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构建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培养模式挖掘出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推动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毅梅、郭奇、王爱敏.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技能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4) :44-45+49.
[2]汤天甜.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08) :32-35.
[3]孙宜君、刘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1) :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