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救苦天尊

結 論

參考目

廣東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文 豪 講師

第四章 道教和佛教「度人濟幽」思想的比較

4-2 道教的地獄思想和佛教的地獄思想和

地藏地獄求贖的神格也受到太乙救苦天尊比較大的影響。地藏菩薩是佛教中五大菩薩之一。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鵮沙(Ksitigarbha)。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稱為地藏。按佛教說法,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托咐,在釋迦寂滅後未、來佛彌勒降生前這一段無佛世界裏,擔當起教化六道眾生的重任,其地位相當於“代理佛”。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地藏菩薩曾受釋迦佛的囑託,要在釋迦滅度後、彌勒佛降誕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度脫沉淪於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諸道中的眾生。而且他發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有情眾生只要念誦其名號,禮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無量功德的救濟。《地藏本願經》又說,釋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永為幽明教主,使世人有親者,皆得極本薦親,共登極樂世界,地藏受此重托,遂在佛前立下大誓願:“為是罪苦六道從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1﹞因此地藏又被稱為“大願地藏”,以與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音的“大悲”相呼應。相傳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說法道場,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即傳說的地藏菩薩誕辰之日,各地前來九華山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佛教的地藏初期和地獄是無關的。六朝至唐初,佛教譯經中所見的地藏菩薩,比如北沽失名譯的《大方廣十輪經》、隋代菩薩燈譯的《占察善惡業報經》、唐代玄奘譯的《大乘大集地藏十論經》等等,這個時候的是以接引世人至諸佛淨土及人間救苦為主,其神格和觀音及阿彌陀佛相重疊,在六朝佛經當中,地藏並沒有地獄救贖的神格。“地藏和地獄救贖牽連上關係, 始于唐代, 是受六朝道教太乙救苦天尊地獄救亡神格的影響而來。”﹝2﹞地藏和地獄救贖牽連上關係,以譯經而言,開始于唐代武則天朝實差難陀所譯的《地藏菩薩本願經》,而此經所說的女身地藏入地獄救母情節,乃是由竺法護《佛說盂蘭盆經》及唐

代變文目蓮救母情節演化而來,該經所說之地獄救度法門中的語言,有的也是沿襲自六朝太乙救苦天尊相關經典而來的。

太乙救苦天尊,自六朝至宋,在道經中大都扮演著地獄救亡的角色,並且一直延續至今,在道教法事科儀中太乙救苦天尊依舊是地獄度亡及中元普度的主神,因而在今天,以地藏為佛教地獄教主,乙太乙救苦天尊為道教地獄教主,似乎是各如其分的。

--------------------------------------------------------------------------------

[1] 《大正藏》第26册,第777页。

[2] 萧登福,“东方救生度死教主—太乙救苦天尊”,《道教月刊》2006年第3期,第13页。

第四章 道教和佛教“度人濟幽”思想的比較

從六朝至清代的道經中,和太乙救苦天尊相關的經典,大都和地獄救贖有關,因而太乙救苦天尊就是道教地獄教主,地獄眾生得教贖者。道經中說“此聖在天呼為太一福神,在世呼為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1﹞太乙救苦天尊具有三種神格:一是天上東方長樂淨土的接引者,二是人間苦難的救度者,三是地獄亡魂的薦拔者。可以說他是具備了佛教阿彌陀佛接引西方淨土、觀世音人間救苦、地藏菩薩地獄薦拔這三種神格的綜合體。由於神格的相近太乙救苦天尊和佛教的彌陀、觀音、地藏三神,可能有相互沿承或相互影響的情形。

4-1 道教的東方長樂世界和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

“佛教有淨土,道教也有淨土,道教的淨土在東極妙嚴宮東方長樂世界,主其事者為青玄九陽上帝,太乙救苦天尊。佛像阿彌陀佛,低垂右手接引眾生往西方;太乙救苦天尊,伸出左手,引度眾生往東方,各有巧妙不同。”﹝2﹞太乙救苦天尊以願力為眾生締造一處東方淨土,名曰“東方長樂世界”。此世界與佛教的西方淨土同等殊勝完美,只要眾生持念、思念“太乙救苦天尊”聖號,就會即時感應,使萬邪不入,萬禍不侵,萬難不生,誦之萬遍,福祿綿延,

吉祥康泰,壽命永保暇年。臨終前不忘存念“太乙救苦天尊”,即時依其願力、德行被接引,往生東極青華宮,在此蓮花化身,進修無上道果,永脫輪回之苦。

佛教的阿彌陀佛接引至西方極樂淨土,道教太乙救苦天尊則接引至東方長樂淨土。阿彌陀佛,梵語Amita,義曰:無量光,無量壽,又義甘露(密教稱為甘露王)。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後來成佛,創造西方極樂世界。法藏比丘則成為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南無阿彌陀佛,義曰:皈依阿彌陀佛。“南無”是梵文Namas的音譯,意為致敬、歸敬、歸命的意思,是佛教徒一心歸順與佛的用語。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每日清晨服飾已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亦稱為無量壽佛。記載阿彌陀佛故事的經典,早在東漢即有翻譯。六朝時強調往生極樂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彌陀佛信仰上。並逐漸形成後來的淨土宗。隨著淨土宗在中國的普及,阿彌陀佛成為最流行的佛陀。甚至阿彌陀佛四字成為一般中國佛教徒間相互問候語。“太乙救苦天尊接引淨土的觀念,或許由彌勒淨土有以啟之”。﹝3﹞

佛教觀世音的醫病神格受太乙救苦天尊的影響比較多。觀音全稱為“觀世音”,又稱“觀自在”、“觀世自在”、“光世音”。梵語是“阿縛盧多伊伐羅(Avalokitesvara)”,意為觀照世間眾生痛苦中稱念觀音名號的悲苦之聲。一言以蔽之,“觀世音”三字名號就是菩薩以無漏圓通大智觀照六道眾生因痛苦而念誦其名號的聲音,如果菩薩聽到有人念其名號,就會立即去尋聲解救。他現今在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生即可續補佛位的大菩薩。在佛教中,他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與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佛教中有關觀世音菩薩的經典很多,最流行的是《法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按照佛教的說法,觀世音菩薩是一位救苦救難的大菩薩,在《觀無量壽經》等宣傳西方淨土思想的佛經中,還說到觀音菩薩會隨同阿彌陀佛一起接引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大約在兩晉之際觀音菩薩的信仰就已經開始在社會上流行。到了南北朝,由於頻繁的戰亂,社會動盪等原因使宣稱能在現世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信仰日益受到社會各階層的歡迎。佛教的觀音在六朝的譯經當中並沒有手持楊枝淨瓶醫救百姓的敍述。楊枝淨瓶在印度是潔齒盥洗之具,印度的嚼楊枝,類似今日的刷牙。六朝觀音像的造型,是沒有手持楊枝淨瓶像的;觀音以施灑楊枝淨水來治病驅鬼,乃是出自唐代密教經典,應該是受到六朝道教太乙救苦天尊以藥苗符水救治眾生的影響而來的。

--------------------------------------------------------------------------------

[1] 《道藏》第6册,第182页。

[2] 沈武义,“郭道师与太乙真莲宗”,《性与命》,1999年第9期,第40页。

[3] 萧登福,“东方救生度死教主—太乙救苦天尊”,《道教月刊》,2006年第3期,第13页。

廣東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文 豪 講師

結 論 參考書目

第五章 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在臨終觀關懷中的運用

參 考 書 目 專 著

【1】 馬書田,《中國道教諸神》,北京:團結出版社,1998年7月第2版。

【2】 張興發,《道教神仙信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3】 《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4】 王明《中國道教史·序》,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

【5】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6】 李遠國,《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與思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7】 《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版。

【8】 胡文和,《中國道教石刻藝術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9】 沈武義,《太乙救苦天尊傳奇》,高雄:高雄道德院,1995第一版。

【10】陳耀庭,《道教禮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1日第一版。

【11】《道藏輯要》,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縮印本。

【12】《全真正韻》,單行本,板存于成都二仙庵。

【13】程毅中,《中國詩體流變》,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月第1版。

【14】周振錫、史新民,《道教音樂》,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1月第一版。

【15】《藏外道書》,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8月版。

【16】《道教常識》,中國道教協會編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1月第1版。

【17】《道藏要籍選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第10冊。

【18】張澤洪,《道教齋醮符咒儀式》,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4月第1版。

【19】《廣成儀制》,宣統二年至三年重刊,板存于成都二仙庵。

【20】《先天斛食濟煉幽科儀》,廣州三元宮,清同治元年刊本(1862)年。

【21】張澤洪,《道教齋醮科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2】基辛(KEESINGR.M.),《當代文化人類學概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

【23】鄭曉江,《宗教生死書》,臺北:華成書局,2004年第一版。

【24】周高德,《道教文化與生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5】李豐楙、朱榮貴,《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第一版。

期刊文章:

【1】 李遠國,“道教‘北極驅邪院印’考辨”,《道學研究》,2003年第1期。

【2】 李遠國,“略考巴蜀地區的道教法印”,《文史雜誌》,2003年第6期。

【3】 沈武義,“郭道師與太乙真蓮宗”,《性與命》,1999年第9期。

【4】 蕭登福,“東方救生度死教主—太乙救苦天尊”,《道教月刊》,2006年第3期。

【5】 胡春風,“臨終關懷的道德基礎和現實意義”,《醫學與社會》,1995年第2期。

結 論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