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复习资料解析78

实验一 乙酰苯胺的制备 (苯胺5、冰醋酸7.5,生成苯3+、水,韦氏分馏柱、温度计蒸馏头尾接管等、布氏漏斗抽滤)

1.制备乙酰苯胺为什么选用乙酸做酰基化试剂?(乙酰氯、乙酸酐反应过于激烈。)

答:冰醋酸与苯胺反应最慢,但反应平稳、易于控制,且醋酸价格较便宜。 2.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上端温度在100到110之间,若温度过高有什么不好?

答:主要由原料3和生成物水的沸点所决定 。控制在100到110度之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原料3充分反应而不被蒸出,又可以使生成的水立即移走,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有于提高产率。

3.本实验中采用了那些措施来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

答:加入过量冰醋酸,分馏时加入少量锌粉,控制分馏时温度,不断除去生成的水。

4.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哪些?哪一种较经济?哪一种反应最好?

答: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酸、乙酸酐和乙酰氯。乙酸较经济。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易吸潮水解。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

实验二 重结晶(乙酰苯胺,加热溶解、稍冷却、加活性炭、继续加热、热过滤、冷却 结晶、抽滤)

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操作步骤?各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答:重结晶一般包括:溶解、脱色、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干燥等操作步骤。各步操作的目的如下:

熔解:配制接近饱和的热溶液;

脱色:使样品中的有色杂质吸附于活炭上,便于在热过滤时将其分离; 热过滤:除去样品中的不溶性杂质;

冷却结晶:使样品结晶析出,而可溶性杂质仍留在溶液中; 抽滤:使样品可溶

性杂质与样品分离。 干燥:使样品结晶表面的溶剂挥发。 2.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加活性炭?应当怎样加活性炭?

答:样品颜色较深时,需要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为了防止爆沸,加活性炭时应将热溶液取下稍冷后再加。

3.为什么热过滤时要用折叠滤纸?

答:增大过滤面积,加快过滤速度。

4.为什么利用重结晶只能提纯杂质含量低于5%的固体有机物?

答:如果样品中杂质含量大于5%,则可能在样品结晶析出时,杂质亦析出,经抽滤后仍有少量杂质混入样品,使重结晶后的样品纯度仍达不到要求。 5、某一有机化合物进行重结晶,最适合的溶剂应该具有哪些性质?

答:(1)与被提纯的有机化合物不起化学反应。(2)因对被提纯的有机物应具有热溶,冷不溶性质。(3)杂质和被提纯物质,应是一个热溶,一个热不溶。(4)对要提纯的有机物能在其中形成较整齐的晶体。(5)溶剂的沸点,不宜太低(易损),也不宜太高(难除)。(6)价廉易得无毒。

6、将溶液进行热过滤时,为什么要尽可能减少溶剂的挥发?如何减少其挥发?答:溶剂挥发多了,会有部分晶体热过滤时析出留在滤纸上和漏斗颈中,造成损失,若用有机溶剂,挥发多了,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为此,过滤时漏斗应盖上表面皿(凹面向下),可减少溶剂的挥发。盛溶液的容器,一般用锥形瓶(水溶液除外),也可减少溶剂的挥发。

7、用活性炭脱色为什单要待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为什么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答:活性炭可吸附有色杂质、树脂状物质以及均匀分散的物质。因为有色杂质虽可溶于沸腾的溶剂中,但当冷却析出结晶体时,部分杂质又会被结晶吸附,使得产物带色。所以用活性炭脱色要待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并煮沸5-10。要注意活性炭不能加入已沸腾的溶液中,以一免溶液暴沸而从容器中冲出.

实验三 蒸馏及分馏(沸程0.5-1.5,相差30摄氏度,140度以上空气冷凝管) 1.什么叫沸点?

答:当液体的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相等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即液体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2.冷凝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为哪个管口?

答:冷凝管的两端接水的管子下端进水,上端出水。 3.温度计的位置?

答:温度计水银球要与蒸馏头支管口的下沿相齐。 4.安装装置有什么要求?

答:整个装置无论从侧面或从正面观察,都要在一个平面内。安装过程一定要先下 后上,由左至右(由右至左)。 5. 加入沸石的目的是什么?

答:防止被蒸馏的液体爆沸,引发危险。因为沸石表面均有微孔,内有空气,所以 可起助沸作用。

6.烧瓶中加入液体量有何要求?

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3。 7.为什么要检查气密性?

答:蒸馏过程中,被蒸馏物质首先要吸热变成气体,然后再冷凝成液体,达到分离 的目的。如果气密性不好,会有部分气体不经冷凝管直接挥发掉,影响收率。 8.为什么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速度为1-2滴/s为宜?

答: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让水银球上液滴 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所以要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1-2滴/s为 宜,否则不成平衡。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 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