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2016年安徽三支一扶考试《综合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这里的“规范性”是指( )。 A.规范的法律思想和观点 B.有明确的态度和立场的法律声明 C.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模式和框架 D.法律制度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2.关于法律与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 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 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
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由法律来规定 3.关于行政诉讼范围和行政复议范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也一定能提起复议 B.能提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也一定能提起行政诉讼 C.有些案件只能提起行政诉讼,有些案件只能提起行政复议 D.两者的范围是相同的
4.国家公务员调出国家行政机关后,国家公务员的身份( )。 A.分流的,保留三年 B.不予保留 C.分流的,保留二年 D.分流的,保留四年
5.在现场勘验或者搜查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物证、书证需要扣押的,由( )决定。
A.公安机关 B.派出所 C.现场指挥人员 D.人民法院
6.人民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装性质的( ),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要害部门。
A.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B.行政和刑事执法力量 C.行政执法力量 D.刑事执法力量
7.甲家的鱼池与乙家鱼池相连,因暴雨甲家鱼池中的鱼进入乙家鱼池中,这一法律事实属于( )。 A.事件 B.民事法律行为 C.事实行为 D.民事行为
8.甲委托乙代购惠普打印机,而乙代购的是佳能打印机,乙的代购行为( )。 A.无效 B.可撤销 C.效力待定 D.可变更
9.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有( )情形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是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1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因重大误解订立的,或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10.甲某每天工作12小时,每个月工资扣除缴纳金后为2700元,但没有工资条,也没有年假。甲某和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单位也没有给他补发加班费。对这一做法的认定不正确的是( )。
A.每天工作12小时违反《劳动法》规定 B.不签劳动合同是有违法律规定的
C.如果证据充分,甲某可主张这部分加班工资并且主张相应比例的赔偿 D.甲某可因此获得三至四倍的工资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12.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 )等组成。 A.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 B.用人单位缴费 C.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 D.用人单位缴费和政府补贴
1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伐林木,由( )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A.县级林业主管部门 B.县政府 C.县环保部门 D.乡政府
14.张某经营了五年的个人独资企业由于市场不景气而破产。对于企业债务,张某应( )。 A.以注册资本为限承担责任 B.以法人资本为限承担责任 C.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D.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15.居民身份证由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 )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 A.乡级 B.县级 C.市级 D.省级 16.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 A.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组织 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行政组织 D.中央行政机关
17.( )是整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 A.中央行政管理 B.省市行政管理 C.县级行政管理 D.乡镇行政管理
2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18.下列文种中,属于陈述性的上行公文是( )。 A.请示 B.报告 C.议案 D.意见 19.证明信由( )组成。
A.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B.标题、正文、落款 C.标题、称呼、正文、成文日期 D.标题、正文、结尾
2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
A.实现共同富裕 B.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实现共产主义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民主政治社会 B.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C.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和教育 D.实现共产主义
22.近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所以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
A.具有依法治国的执政能力 B.长期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 C.实现了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繁荣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体制。 A.市场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24.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邓小平的这段话强调的是( )。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25.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大国。但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而不是生产加工中心,关键在于( )。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