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一、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高职高专学生受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自卑。高职高专学生由于没能进入本科院校往往感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加之,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都来自农村,初次进入城市生活,周围的环境及生活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二)焦虑。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的深度和难度加大,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的自信心下降和对考试的担忧,容易让他们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心理。

(三)孤僻。高职高专学生进入学校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扩大,他们渴望与同学交往。但调查显示:有54%的人不知道怎么跟别人交往,32%的人害怕与别人交往,这使得他们感到孤独无助,性格也变得孤僻。

二、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很多人看不起高职教育,致使在社会评价体系和就业方面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悄悄地侵入学生的心灵,腐蚀学生的灵魂,导致一些心理素质差、承受能力低、辨别能力不强的高职高专学生容易产生信仰

失落、行为失范、心里惶恐不安、情绪消沉低落等心理健康问题。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贫乏。长期以来,人们要么耻于谈心理问题,要么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此外,职业队伍短缺是一个瓶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少得可怜,而且实效性不大。事实上,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引起高职院校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甚而停留在有咨询机构无专业人员、有教育方案无具体措施上,等等。

(三)家庭环境因素。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另一方面,目前的高职高专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受父母溺爱,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盲目自信、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而这些与大学生生活中要求的一些心理品质相违背,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

三、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是困扰高职高专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学生的生存和成才。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引起高度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推脱责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我们希望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制订出一个指导性的纲领性文件,探索出一套完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生本人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自己成材和今后生活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提高自

己心理成熟的需要值,按照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塑造自己,有意识地加强心理的自我调适、自我锻炼和自我完善,使心理成熟,达到心理健康的新水平。

(二)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市场经济的竞争必然会带来压力、挫折、失败,坚强的心理承受力是相当重要的。现在的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感情脆弱,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按照心理健康的要求,通过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健全的个性,增强面对未来可能会有的心理冲击的承受力。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增强竞争意识,增强奋进的信心,并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中获得休息和娱乐,调整生活节奏,有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以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健康意识,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