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支架计算-[完整版]

.

三跨连续梁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简图及弯矩图如下:

受力模型图

弯矩图

Mmax=ql2/10=0.2×70.13×0.62/10=0.5kN·m

σmax=Mmax /W=0.5×1000/(10×102/6)=3 N/mm2<[fm] =15.3 N/mm2

满足要求

木材在其顺纹方向抗剪强度较差,在横力弯曲时可能因中性层上剪应力过大而使方木沿中性层发生剪切破坏,需按顺纹方向的许用剪力对方木进行强度校核。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梁受力图及剪力图如下:

受力模型图

.

.

剪力图

方木顺纹方向所受最大剪力为: Vmax=ql/2=0.2×68.188×0.6/2=4.09kN 方木顺纹方向承受的最大剪应力为:

τmax=1.5Vmax/A=1.5×4.09×1000/(100×100)=0.61 N/mm2<[fv]=1.53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υ=0.677qL4/(100EI)

=0.677×0.2×68.188×6004/(100×8.1×103×100×1003/12) =0.18mm

4、主楞双钢管验算

每个可调托座上放置横向普通Φ48×3.5mm双钢管,由于主楞上的纵向方木间距为20cm,所以次楞传递给横向主楞的荷载,近似按均布荷载计算,纵向双钢管下立杆间距为60cm,钢管计算壁厚按现场实测最不利取值3.0mm。钢管的截面模量W为4.49×103mm,抗压

.

.

强度设计值为205 N/mm2。

(1)强度计算

受力模式采用均布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梁计算 q=68.188×0.6=40.91kN/m

Mmax=ql2/10=40.91×0.62/10=1.473kN·m

σmax=Mmax /W=1.473×106(/2×4.49×103)=164 N/mm2<[σ] =205 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υ=0.677qL4/100EI

=0.677×68.188×0.6×6004/(2×100×2.05×105×12.19×104)=0.7mm

满足要求

二、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设计 2.1建筑条件

箱梁部分支架采用门洞式支架,门洞式钢管立柱采用直径Φ630mm,壁厚12mm的无缝钢管。立柱下为2.0m×1.5m(宽×高)的C30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条基下为软土层,采用深层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 2.2地层分布

根据野外钻探,结合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成果,拟建神山湖大桥

mllQ地段分布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积()层、第四系湖塘相沉积(Q4)

.

.

alalQQ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4)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3)层、al?plel?dlQQ2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残、坡积()层

及下伏志留系坟头组(S2f)地层组成。现将拟建桥梁沿线内分布的地层从上至下简述如下:

mlQ1、人工填积层()层

素填土(地层代号:①3):黄褐色,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夹少量碎石,密实度不均匀,呈湿、稍密~中密状态。该层土在神山湖南北两岸道路及田埂处分布。

lQ42、第四系全新统湖积()层

淤泥(地层代号③):黑灰色,含有大量腐烂植物,有腥臭味,呈饱和、流塑状态。该层土主要分布于神山湖,对应里程为K1+790.0~K2+332.0。

alQ43、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

粉质黏土(地层代号:⑤):灰褐~黄褐色,局部含少量有机质。切面稍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呈饱和、可塑状态。该层土分布于神山湖及其北岸部分地段,对应里程为K1+760.0~K2+690.0。

alQ4、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3)层

粉质黏土(地层代号:⑩):褐黄色~黄褐色,含铁锰质氧化物结核及灰白色高岭土团块,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呈饱和、硬塑状态。该层土分布于神山湖南北两岸,对应里程分别为K1+790.0~K1+820.0、K2+240.0~K2+810.0。

.

.

5、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洪积(Q2al?pl)层

黏土(地层代号:⑿):棕红~砖红色,含铁锰质氧化物结核及少量灰白色高岭土团块,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呈饱和、硬塑状态。该层土主要分布于神山湖北侧高地,对应里程为K2+660.0~K2+810.0。

el?dlQ6、第四系残积层()层

粉质黏土(地层代号:⒀):褐黄色,含少量灰白色高岭土条纹,夹有少量风化岩屑,岩屑粒径一般0.3~3.0cm,含量约20%左右,呈饱和、硬塑状态。该层土在桥梁沿线均有分布。

7、志留系坟头组(S2f)岩层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地层代号:⒂1):浅黄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石英、粘土矿物及铁质,泥质结构,定向构造,岩芯呈土状;该岩层在局部地段相变为泥质粉砂岩。该层在桥梁沿线均有分布。

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地层代号:⒂2):褐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石英、粘土矿物及铁质,泥质结构,定向构造,岩芯呈块状、短柱状,锤击声哑;该岩层在局部地段相变为泥质粉砂岩。该层在桥梁沿线均有分布。

微风化粉砂质泥岩(地层代号:⒂3):青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石英、粘土矿物及铁质,泥质结构,定向构造,岩芯呈柱状、长柱状,锤击声较催;该岩层在局部地段相变为泥质粉砂岩。该层在桥梁沿线均有分布。

各层层厚、层顶埋深、层顶标高等详见下表2.1。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