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第四五六章检测

高二年级生物(必修3第四五六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萝卜、大葱等多种蔬菜,还有活的鸡、猪、鲜蘑菇,以及附着在这些蔬菜、鸡、猪等上面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 ) A.种群 B.群落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2、下面是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操作正确的是 ( )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 ③计数 ④计算种群密度 ⑤丈量 A.①→②→③→④ B.①→⑤→④ C.①→④ D.①→③→②→④

3.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小 4、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A.100只B.200只 C.300只D.400只

5.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

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8、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

常要放置电灯,这样做的是利用了土壤动物具有趋光性的特性 D.土壤中的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10.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1、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第一次 捕捉 第二次 捕捉 捕获总鸟数 100 麻雀 46(标记后放生) 黄鹂 43(标记后放生) C.竟争关系,N1为竟争中的胜者,N2为失败者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12.在裸岩群落演替中,谁被称为地球开拓者()A地衣 B苔藓 C草本植物 D 木本植物

13.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14、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16.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移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02 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②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 ③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④当人们把生产者当作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

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右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有3条食物链 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 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度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 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a至少约含4.5×107kJ 18.下列哪个食物链(网)中鹰的个体数量最多 ( )

A.草→昆虫→青蛙→蛇→鹰 B.草→昆虫→田螺→食虫鸟→鹰 小鸟 昆虫 食虫鸟 C. D. 草 田鼠 鹰 草 鹰

田鼠 兔 19.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含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20.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 B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C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 D能量和生物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 22.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如下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夏季,a>b+c+e B.秋季,e+f<g C.春季,g=b+e+f D.冬季,d>c+f

2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的示意图,要使最高营养级生物的产量最高,把能量集中引向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和生物E和C之间的关系分别是A.A→B→C→E、捕食和竞争B.A→B→E、竞争和捕食 C.A→D、竞争D.A→E→C、捕食和竞争

24.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 ④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的砍伐

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以代表出生或迁入 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种类 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D.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表示光合利用

26.目前地球大气的CO2浓度增高,由于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温度也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导致CO2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剧增,呼出CO2增多 B.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大量生物物种灭绝 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27、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项措施的目的主要是( ) A、控制年龄组成,稳定种群密度 B、控制死亡率,降低种群密度 C、控制年龄组成,降低种群密度 D、控制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

28、藏羚羊在我国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有分布,人们保护藏羚羊的目的是( )

A.保护可可西里的植被 B.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C.保护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29、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3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引入新的物种 ③对濒危的物种采取易地保护 ④开发野生生物资源⑤改良生物培养新品种⑥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A.①②③ B.③④⑤C.②③⑥ D.①③⑥

利用,再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循环的完整回路。生物

圈结构是 功能 。(2)如果图中所示的是碳的循环,碳是以 的形式,通过生产者的 生理过程,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

(3)在生态系统中, 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其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4)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过多的向生物圈索取资源,同时又过多的向环境中排放废物,使生物圈的稳态遭到了破坏。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在物质生产方面人类应当建立无废料体系,将传统的“原料→产品

→废料”的生产模式,该为“原料→产品→原料→产品” 模式,实现物质的 利用和能量的 利用。 3.(9分)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有如下食物网: (1)这个食物网包括几条食物链 。

(3)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哪几个营养级 , 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 。

(3)当这个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输入系统的能量 输出系统的能量;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形式是 。(4)已知在人类干预作用前,这块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这块草原的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为300万千焦。按10%能量流动效率,设一种生物被下一个营养级各种生物平均摄食,此时狮群获得的能量正好维持一个种群的生存。这时狮群获得的能量是 万千焦。

(5)后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鼠类大量繁殖,种群密度大增。此时鼠类摄取的能量占本营养级的2/3。计算人类干预作用后,狮群能够获得的能量为 万千焦。如果狮群维持原有的种群数量继续生存,狮子的捕食区域的面积应是原来的 倍。 如果草原的面积有限,则预测狮子种群的密度会 。

4、(11分)在一片农田中,长有很多杂草,还有粘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这一农田进

行研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 该农田中,所有生物的种群的集合称为 ,其物种数目的多少叫 。⑵ 若要用同样方法

调查该农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取样时关键是要做到

,取样时常用到的方法是 和 。

⑶ 若农田被弃耕,小麦会被杂草所替代,以后还会出现灌木等,这种现象称为

,其分为两种类型,即 和 。

⑷ 在由小麦、粘虫、青蛙、蛇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青蛙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包括( )

A、通过青蛙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流入到蛇体内的能量

C、通过蛇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通过青蛙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⑸ 该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后来进一步调查,此农田中还有田鼠的存在。若在

,蛇的食物有1/5来自蛙,4/5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g

体重,至少消耗小麦 kg,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和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二、非选择题

1. (12分 ) 下图只表示了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数字或字母回答) (1)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箭头是 。

(2)初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一部分有机物,释放的能量是 。 (3)若B的摄入量为100%,其粪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B的同化量为 。

(4)若有一种昆虫专以B的粪便为食,设B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千焦,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昆虫体内的大约为( ) A.106千焦 B.0千焦 C.2×106千焦 D.106~2×106千焦

(5)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 )号箭头所示。

(6)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 个营养级。 2.(8分)下图为生物圈的物质循环途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形成的三级结

构,接通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各生物的多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