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董线路300B单端

梦幻之球,是日本与香港胆友对300B这支古老的直热式三极管的美称。300B可以称为是在现代胆机发烧友使用最普遍的强放管中最古老的了,而又因为它在当今电子管发烧友手中使用如此的普遍,而又致使我们忘记了它是一只古董管,很难将其与80,6J5,VT-25之类的古董管联系在一起。单端输出可达8W以上的功率,即使在今天也算是大的(三极管接法),这只管子能够历经将近一个世纪而不衰,而将其被为珍宝,虽以证明它的魅力所在。我个人认为他与在音箱界中的传奇设计LS 3/5A一样(见题头照片中的小音箱),也是强放管中的一个神话。

300B这只在Hi-Fi音响界中非常有名的管子与其它名管唯一的区别,就是成名机种中,使用这只管子的实在是太少了。只有最早期西电公司自己出过几款以300B单端输出的机种供电影院使用,除此之外,最近几年才有一些国内外胆机厂商开始制造300B胆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1:300B是直接式三极管,按照设计以单端输出为佳,但这样的话失真度会较大。2:单端输出的功率较小,很难提供较大功率,这样的话以商业角度不能够照顾大多数用户的使用。3:300B价钱较贵,而单端变压器因为需要考虑磁饱和问题,所以需要较大体积,这样更增加了整机成本。综合上述缺点就是:300B的机种较贵,功率较小,失真较大。

但是并不能因为上述缺点,就讲300B的音质不好,而相反就是因为300B的音色出众,所以它才享有“梦幻之球”的美誉。在西电公司早年出的那几款300B机种,及多年以来全世界众多胆机自制派的摸索中,出现了许多300B单端输出的优秀电路。而又因为300B的成品机种少,自制派对这只管子又情有独衷,致使各杂志,报纸对它的电路介绍文章出奇的多。这也给我们了解这只管子及这只管子的电路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以300B单端输出的输出电路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在300B的偏压上有固定偏压与自身偏压的不同(近几年出现了300B的SRPP输出形式,但没没有引起轰动)。而重大的区别在于300B的推动级电路,因为300B属于大功率(相较其它音频专用管)三极管,所以推动电压比较高,需要在90V左右。这就给普通的电压放大电路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普通的电压放大管三极管如ECC81,82,83,35之类三极输出就不太够用了。所以现时比较流行的推动级设计有以下几种。1:用放大倍数较高的五极管直接推动。2:采用第一级五极管输入再加一级三极管阴极输出方式推动300B,其中推动级多采用双三极管并联方式。3:第一极三极管输入,然后再采用功率管作为推动级。4:使用较高放大率双三极管SRPP方式直接动推。

以上几种是比较主流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发烧友采用了一些其它方式的推动电路,大多数都比较古怪。因为这些电路本人并没有接触过,所以在此不作介绍了。仔细研究以上讲的几种电路,以第一种用五极管直接推动300B为最直接和最简单的了。在当年西电公司出的那几款300B成品机种中也大多采用的是这种电路。第二种电路就是加了一级阴极输出级,阴极输出对电压并没有放大使用,只不过是电流的放大,这样的电路是弥补用五极管直接推动300B时感觉到推动力不足的问题。第三种电路大概在五六年前是国内烧友与香港烧友比较喜欢的一种电路,但其实这种电路并不可取,就是使用功率管推功率管。因为功率管噪音与输入输出电容肯定较电压管大,所以产生最后的失真也比较大,而普通功率管的个性(也就是音色)都比较强,所以也会影响到300B的音色(近几年的烧友已经少有人制作这种线路了)。第四种,就是用高放大率三极管SRPP方式直接推动300B的线路,是近几年美国发烧友所创,SRPP的电路就类似一级三极放大再加一级阴级输出,放大率和一级三极放大一

样,而输入输出阻抗则又与阴极输出器类似。试制后觉得这种电路是较完美的,明显会胜于其它种电路,它可以使300B的音效最全面。

但是本篇文章并非介绍使用第四种线路的300B单端,而是介绍使用第一种,目的是因为这种是最早出现的300B电路,也是最简单的300B电路。使用这种线路整台立体声后级只需要四只放大管(两只五极管及两只300B),虽然它的音效并不如SRPP推动的全面,但是个人认为,中频要胜过SRPP,更有点像古董机的味道。而且对于初次制作300B后级的烧友,调试起来比较容易。如果五极管使用像6J7之类的,以后更换用6N9P SRPP时,只需要变更一点电路就行,连管座都不需要更换。

300B的应用参数很宽,阳极电压从200V至600V都可以(指的时西电原厂300B,如果有国产300B,阳极电压最好不要超过400V)。而输出变压器的初级阻抗从2K至7K都可以(一般情况下使用2.5K至2.5K之间,否则会影响功率及增加失真)。因此,300B的应用就较为容易了,如果手头有现成的东西,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本机采用6J7五极管推动,因为考虑到五极管推动会感觉到推动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在300B输出级采用的是低屏压大屏流的设计,屏极电压大概320V,屏流80mA。而300B的阴偏压采用自身偏压方式,大约为55V,这样的偏压在300B中是较低的,可这样也使推动力不足的现象得以改善。(在这里下载整机电路)。电路真的是非常简单,就好象在课本上讲解放大管工作原理的图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与需要注明的,整机零件也较少,只有一颗交连电容,所以从成本考虑也可以使用较为好些的零件。电路图是我用Windows系统中自带的“画图”来完成的,因为使用不熟练,所以只画出放大部分,电路部分没有画出来。电路采用电子管整流,之后级电容,阻流圈滤波就可以了,也没什么复杂。

本机最初设计的时候是只想做一个立体声后级,再输入端加一个音量电位器作为合并机使用。根据以前的经验,CD输入是够了,而300B这只管子又太容易受别的东西影响,所以如果弄一个前级不好的话,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可制成之后发现听CD是肯定没有问题了,采用100K的音量电位器旋到大约1点钟的位置,功率已经出来了,而再旋到三点钟的位置,感觉上已经出现削波失真了。但是如果用来接调谐器听广播则明显感觉到音量不够,因为普通CD的输出大多在1.4V以上,而普通的调谐器则低于1V。所以又给这台机器增加了一个前级,线路采用的是Matisse ATOM线路(看右图中间的那两只小管就是ECC83与81),这下就名附其实的变成了一台合并机了。这样感觉极不发烧,本身就没有制作为单声道机种,而又将前级加在了里面,而且还是制成之后另加的,不过我想以后用选择开关来控制是否接入这个前级,如果听广播的话则使用前级,如果听CD的话则直接越过前级,就像是近年来出的一些VCD机里的By Pass功能一样,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以后有时间再说吧。这里不准备讨论这部分前线的线路,以后如果有兴趣再来讨论,我们这里还是着重讨论这台300B的后级。

从照片上看这台机器的外壳是采用木壳上面放了一块不锈钢板。这是一种省事的办法,如果使用一大块不锈钢板折边处理太麻烦了,需要专用的工具,而这样就容易多了,毕竟木头比

铁软。木框采用的是红木(在装饰城买的,不知道真假),小小的四根木条接近200元,回来加工成四个木框,在前边的木框上开槽,曹镶上一片4mm厚铜板(见照片),这样的目的是开关指示灯及电位器有固定处,而且比只用木框的美观一些(个人欣赏角度,我老婆常说我没有审美观念)。四根木条是用胶粘在一起的,在机内四角处需要用三角铁加固。上面的不锈钢板采用的是1mm厚的,这样的厚度承载四只变压器不够,所以在机内中央还有一根用三角铁做的加强筋。底部也是使用1mm厚不锈钢板做底板,为了配合前面板的颜色,所以四只脚垫采用的是较大的黄金色(其实是塑料的)脚垫。这种外壳是我推茬其它自制派的做法,从完成品上看效果尚可接受,可手工制作要比做一个全钢的容易多了,并且也比较结实,整个外壳的成本大约300元,外观也算是好看,尤其是和现代家具配合在一起,也不会让人有“土炮生厌”的感觉。其实我看杂志上有许多发烧友仿制的机器外观实在是那个,毕竟这是个要放在家里的东西,而家里毕竟不是个车间。如果真有特别难看的东西也可以将它外观处理处理,如果实在没办法处理的东西就将它藏在里面好了。变压器罩是一定要有的,否则变压器再发烧也不好看。我老婆就说过,看着我把玩着那些变压器,觉得那东西丑死了。

整机的布局见左图(这张照片不好,感觉上有点桶形失真,看起来直线边有点发圆),音箱接线柱,信号输入端及电源插头和保险丝全部放在了上板上,这样也是为了制作容易,省掉了在后面木板上增加一根铜板的制作。本机共设两组信号输入。在电源部分只使用一颗5Z3整流,虽然一只5Z3的电流也够了,但是如果每声道使用一只会更好些,当时考虑空间不够,而且一只5Z3的耗电也相当大,电源变压器又需要增加一组5V灯丝绕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只有一只Haltron原厂英国制造的5Z3,及一只RCA的5Z3。因为这次选用的5Z3并非普通8脚管品种,而是平板大四板(和300B的一样)的品种,所以我的选择性就少了。又因为手里有些这样的管子,可是以前从没有用过,所以决定在这台“不很发烧”的机器上试用用再说。结果在听感上并没有觉得有功率不足的现象,这也可以是相比来说的,如果有机会让我插上两只5Z3,可能会觉得不好。不过发烧友不就是这样,只要比较才觉得自己的东西不好,如果只听了一次普通双卡录音机的音质再听自己这套功放,就觉得好的不得了了呢。所以发烧友最好的办法就是配置到一套自认为满意的系统之后,就再也不去音响店了,写信给其它发烧友与他们“断交”,将以往留下的书刊杂志全部扔掉。我想也只有这样才不致让口袋里的钞票有长翅膀的空间。

玩笑休提,书归正传。开始了真正的焊机过程。整机线路放大部分如右图。本来设计的位置是非常宽敝的,结果后来加上个前级,致使非常的乱,大型零件还是选择焊在了焊片上,请仔细看上面两颗灰色的大电阻为300B的阴极电阻,这两颗电阻工作时会发热并且体积较大,所以特别做了一个较大的支架将其固定,支架是用耐高温及高压的聚脂板制成,然后用螺丝固定在下面用三角铁做成的前面板加强筋上,这样就比较牢固了。看得到的一堆红色WIMA方块电容大多是使用在前级上的,两只蓝色圆筒油浸电容则是ERO牌的,这牌子以前没有用过,因为这次是做300B机种,而且是仿古典线路,所以使用上了这两颗油浸电容,事实证明,效果不错,最起码说应该超过了WIMA普通红色电容。不过没有与WIMA的Black Box相比,不知哪个更强些。地方实在是太小了,否则我准备使用Sprague的油浸电容。再仔细上照片上在300B的管座上一大块黑色的方块,那是一个桥式整流块,那是为300B灯丝整流用的。本来设计的时候是全机全部采用交流灯丝供电(包括前级)。可是实际使用中发现交流声太大,使用低灵敏度LS 3/5A音箱,在一米以内可听到。以前做的300B机种不是这样,可能是这台机器是立体声合并机,所以这一部分没有处理好。虽然很认真的调校了300B的灯丝平衡电阻,但仍然没办法降低到满意的程序。所以没办法,只能后来采用300B直流供电的补救措施,5V交流经桥式整流后再经一只2200u电容滤波,正好是5V直流(如果电容太大则电压升高,否则降低)。也没采取什么稳压措施,直接就接上了。反正既然不发烧也索性不发烧了。其实没加前线前焊工是非常漂亮了,结果搞成了这副模样,真让人泄气。不过烧友本来就是要声音第一,外观(其实这也只能算内观)第二,这样安慰自己就觉得舒服多了。电源部分非常简单,整流后经过一个“派”式滤波,使用的滤波电容人日立牌的拆机电容,我是从一家显示器厂拿的,虽然是拆机件,但是都只使用过几个月,因为机器没有出厂就暴废了,所以我拆了一些日立电容回来。工厂里也有三星,红宝石这类电容,但是以日立最好。耐压400V,220u用做开关电源的滤波之用,用在本机耐压是够高的了,可是我嫌它容量太大,所以将它串联使用。是否有人会问我是不是疯了?容量大不好吗?正面告诉你,关于电子管机的滤波电容部分,够用就行,容量大了绝对不好。一般人认为容量大了交流声会小(前面的交流声是因为300B是属于直热式电子管,那个交流声是从灯丝引起的,与高压无关,而改成直流后只改变了300B的灯丝,前级仍然使用交流供电),但是交流声小到一定程序后就可以了,再小没有必要,比如人耳听到的声音最小为0db,如果现在已经达到0db的交流声,再让它减小到-10db是不是没有必要呢?而太大的电容的缺点这里也讲一讲,太大的滤波电容在开机时会给整流管造成太大的冲击,我们都知道要保护强放管,让它的高压缓慢上升,延时供电之类。难道不知整流管同样有这样的现象吗?太大的电容充电过程简直就像短路一样,在整流管灯丝还没热起来之前,让它的灯丝与屏极短路也是会大大影响它的寿命的,而现在的整流管也不便宜,就像全新带盒的RCA的5Z3我在广州看到要卖超过100元的。如果你使用的是旧装西电274B,你又会如何呢?许多国外烧友都是使用4u或8u的电容做第一级输入,经过阻流圈后再加上一颗稍大一些的,但也不会超过100u。现在一只旧装全新西电274B在eBay的价钱都达到350美元了呢。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滤波电容太大,则在关机后放电极为缓慢,有时竟然超过一个小时仍然有高压,那是因为强放管阴极温度已经下降,阴极已经没有电子可以发射出来,所以高压一直加在阳极上下不去。这样长了就会出现俗称“阴极中毒”。试想一只贵价功放管的寿命因为滤波电容太大而减少一半,又会如何呢?而滤波电容太大本身也很贵,可是在实际中又听不出来什么区别。所以在胆机中不要迷信晶体机发烧友的经验,还是以实际为本。而且古老的名机中,往往滤波电容的用量要比现在机中小很多的。在电容上并联电阻来在关机后给电容放电也是一个办法,可是如果电容太大还是会延长放电时间,如果阻值太小,则消耗掉太多功率,又让滤波效果减少。所以还是一句话,滤波电容够用则可,不要求大。以往有一次有仿制Quad II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