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09年至12年

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经济学 试卷 (课程代码 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第四个时期,创办的全国性教育经济学的学术刊物是 【 】 A.《教育经济研究》 B.《教育与经济》 C.《经济与教育》 D.《教育与经济研究》

2.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它的教育费用之间的关系是 【 】

A.反比例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正弦比例关系D.余弦比例关系

3.舒尔茨认为,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自己的财产、劳动、金钱以及 时间的能力是 【 】

A.处理时间的能力 B.处理劳动条件的能力 C.处理金钱的能力 D.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

4.在影响教育的个人需求的动因中,人们希望通过教育提高个人素质的审美水平的需求是 【 】

A.社会地位需求 B.审美生活需求 C.精神生活需求 D.求知生活需求 5.与工业经济不同,衡量知识经济的效率标准是 【 】

A.劳动生产率 B.知识生产率 C.资金增长率 D.人口增长率 6.目前,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中,特殊培训所需的费用来自于 【 】 A.工厂 B.职工本人 C.工厂和职工本人 D.国家拨款 7.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去向主要是 【 】 A.升学 B.就业 C.科研 D.管理

8.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国防经费支出属于 【 】 A.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 B.非生产性基本建殴投资 C.社会消费 D.补偿消费

9.在教育投资比例指标中,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 【 】 A.静态指标 B.动态指标 C.富态指标 D.势态指标 10.直接影响义务教育普及和发展的指标是 【 】 A.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支出的比例 B.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增长率 C.义务教育投资总量

D.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11.教育成本中,学生已满劳动力年龄因上学而失去的收入部分是 【 】 A.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B.教育个人间接成本 C.教育社会直接成本 D.教育社会问接成本

12.提出教育经济效率计量的实用性指标体系的我国学者是 【 】 A.刘道玉 B.韩礼 C.厉以宁 D.文达 13.教育规模的理想类型是 【 】

A.规模过大成长型 B.规模适度萎缩型 C.规模适度成长型 D.规模适度稳定型 14.西方经济学中,用于计量各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反事实度量法,最早运用于【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15.中国国家教委规定,高中教师应具有的文化水平为 【 】

第 1 页 共 12 页

A.高中文化水平 B.大专文化水平

C.大学本科文化水平 D.教育硕士文化水平

16.首先在经济学领域提出“创新”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 】 A.舒尔茨 B.丹尼森 C杜威 D.熊彼特

17.经济部门中,由科学变为物质生产技术的程度和物质生产部门科技人员的比例关系,被 称作经济部门的 【 】

A.级别结构 B.程度结构 C.劳动技术结构 D.人员结构

18.在教育投资比例的计算方法中,能够反映各国对教育投资重视程度的计算方法是【 】 A.纵断面历史分析比较 B.横断面分析比较 C.横断面历史分析比较 D.纵断面分析比较

19.费希洛认为,对于农业地区的学生来说.从事农业劳动的年龄应为 【 】 A.10岁 B.11岁 C.12岁 D.13岁

20.为了发挥学校教育经济效率,学校资源不能因为学生人数少而减少某些资源的利用,反 映了教育资源利用的 【 】

A.不可分性 B.有限性 C.适当性 D.整体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韪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知识经济的推动力是 【 】

A.电子革命 B.蒸汽机革命 C.电气技术革命 D.信息革命 E.后现代革命

22.考察我国教育级别或教育程度的指标有 【 】 A.在校学生人数 B.入学率

C.全社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D.成人业余教育人数 E.文盲率

23.反映教育投资比例的静态指标包括 【 】

A.教育投资占社会总产值比例 B.教育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C.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 D.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例 E.人均教育投资

24.我国学者提出的教育经济效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 】 A.质量转换系数法 B.函数计量法 C.文达先生计算法 D.科恩计算方法 E.科斯塔年计算方法 25.形成教育规模经济的条件包括 【 】

A.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B.教师的水平 C.教育资源使用的适当性 D.教育管理者的索养 E.教育规模扩大的有限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提出“后工业经济”这一概念的学者是美国未来学家___________ 。 27.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 、组织管理体制等。 28.教育投资结构又称为教育投资___________ 。 29.扩大地方教育投资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 。

30.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人口文化教育程度构成越低,则教育投资比例应该___________ 。 31.从教育投资结构上考虑,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被称作义务教 育投资___________。

32.小学生社会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国家投入的___________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33.在一定教育投资条件下,培养一个合乎质量标准要求的劳动力或专门人才,平均花费的 时间或费用被称作___________ 。

第 2 页 共 12 页

34.教育资源投人以单位学生成本计算,产出则以学生人数计算,如果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 大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这便是教育___________ 。

35.被西方称为教育经济效益计算最深入、最细致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6.经济结构 37.教育经济学 38.教育适度规模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9.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的推动力量? 40.我国小口径教育投资包括哪些内容? 41.教育成本计量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2.试述提高教育经济效率的途径。

43.简述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劳动简化法的步骤。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4小题11分,第45小题1O分,共21分) 44.试述教育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联系。 45.试述解决我国教师工资问题的思路。

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经济学 试卷 (课程代码0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或未选均无分。

1.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 【 】 A.斯特鲁米林 B.弗里德曼 C.克里克 D.舒尔茨

2.西方国家最早讨论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是 【 】 A.《人力的资本观》 B.《论最佳投资标准》 C.《教育费用》 D.《教育与投资增长》

3.“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这个论断的提出者是 【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4.“年龄——收入,,曲线的提出者是 【 】 A.沃尔什 B.舒尔茨 C.贝克尔 D.斯特鲁米林

5.教师、行政人员、工勤人员以及在校学生人数之间的比例,即是 【 】 A.教育人力结构 B.教育投资结构 C.教育类别结构D.教育级别结构

6.直接受劳动力职业结构影响的是 【 】

A.教育投资的发展变化 B.教育布局的发展变化 C.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 D.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7.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的 【 】 A.布局结构 B.产业结构 C.分配结构 D.消费结构

8.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在其工作岗位上能够持久地发挥效用,这表明教

第 3 页 共 12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