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钮友来

来源:《神州》2012年第07期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一般体现出“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特点,教师是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有人在纸上画了一个“〇”,让大学生看的时候他们都说这是一个圆;让中学生看的时候他们说这是数字“0”或者是英文字母“O”;而让小学生看的时候,他们有的说这是太阳,有的说这是一面镜子,有的说这是一个球,有的说这是从上面看的盘子……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越来越缺乏想象力,而缺乏想象也就缺少了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同一年龄的学生使用同一种进度、同一种方法进行学习,造成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没有得到发挥的天地,而一些反应慢一点的学生又跟不上进度,形成所谓的“差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多数学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习惯性的、僵化的思维。和国外发达国家教育相比,我们培养的学生比较缺少创新的思维,喜欢根据经验来判断问题。

当前,初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这次课改不是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和增删,而是一个从教学观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乃至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均进行深刻改革的系统工程。新课程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对策。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初中数学课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教育和引导中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本人在初中数学课改教学实践中探索学生创新意识何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培养创新意识

1.创设积极协作与竞争的课外环境。外部环境对任何人都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的去思考和探索,就要师生共同建立一种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氛围。创造宽松、友好而又协作、竞争的课外环境,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关键又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如推荐学生阅读有趣的课外书,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数学游戏、举办数学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从而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一探其究竟的好奇心。如,我在上多边形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12棵树要种5行,每行种3棵,应该怎么种?学生立即开始积极的思考起来,有的说要把树劈开来种,有的说要种成几何形状,有的说这是不可能的……我发现就连平时一个最爱“开小差”的学生也在积极的加入讨论。最后大家发现只要按造多边形的形状来种,可以有很多种种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创设宽松、平等的课内环境。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突破传统的师生关系,把学生从压抑的情绪中解放出来,营造一种乐学的课堂气氛,师生平等的讨论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产生一种亲和力,消除学生的胆怯、戒备的心理。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就能促使思维更加活跃。如,我在“探索勾股定理”教学中,先询问学生是否需要预习一会,然后请学生讨论出我们在这一节课中应该学会什么?我随意的出了一个求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题目“请同学们算一算手中三角板的斜边的长度,你有什么办法?”学生一下来了兴趣,积极的讨论起来,最后他们自己通过看书得到了三种计算方法,有人说用尺子量,有人说先用绳子拉直,再测量,有人说我不用量就可以知道,是通过勾股定理来计算。我抓住这一时机,请他介绍什么是勾股定理,并帮助他一起讲解自己的做法。我很高兴的看到学生自己通过合作学习,主动的学会了这一课的新知。

二、精选典型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突然就会产生的,它需要我们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一切的思维活动最终都来源于实践,我们必须注意到在教学中认真的体会和梳理教材,精心选择典型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1.展示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世界,让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将来能用理性的思维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很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与社会,必须让他们了解这些数学知识的背景,才能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激发他们创新的精神。

2.收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购买房子最看重的是什么?买东西如何结算?……组织学生去收集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能使他们懂得运用数学可以获得对实际问题的比较准确的认识,从而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三、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我们认为应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如下几点:

1.通过操作、亲身实践和独立思考学习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把所要学的理论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的经验联系起来,积极的创设活动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表象认识的感知过渡到有条理有逻辑的理性思维活动。

2.加强小组协作交流学习。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在小组中学会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在具体问题的探讨上能够根据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测、简单的归纳和大胆的猜测,并加以检验。 要学会与他人一起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中,克服思维障碍,开拓思路,促进思维创造性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改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改中的教师也将唤发出新的生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我们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教师只有树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学习、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真正地承担起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双重任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