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之解析高中语文《祝福》中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

解析高中语文《祝福》中祥林嫂悲剧命

运的原因

摘 要:祝福》是鲁迅先生写得非常成功的一部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女性走向人生覆灭的全过程。祥林嫂悲剧命运的造成,是多种原因交织的产物。悲剧是对严肃、完美、宏大行为的模仿,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原本勤劳善良,勇于同周围环境、社会制度、命运作抗争的祥林嫂,最终因无法忍受之压力而选择死亡,无疑博得了读者的同情,也给读者以无法诠释的沉重感。

关键词:祥林嫂;女性;封建礼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169-01

祥林嫂的死亡,是在吃人的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被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压迫和残害而导致的,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原因如下:

一、妇女只能依附于男权而生活

作为一个寡妇,祥林嫂是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祥林嫂第一次来鲁四老爷家做佣人时,因其“死了当家人”,“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便“皱了皱眉”,他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由于祥林嫂力气大,“只是顺着限,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因此最终还是被鲁四老爷家“定局”了,而且只用了三天试工期。丈夫的死去,让她不仅失去了生活的保障,也失去了相对的人生自由,她的婆婆对她有绝对的处置权。她想守节,不被婆婆卖掉,但最终还是难逃厄运。

二、利益至上的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虽然对人有一套严密的伦理道德的禁锢,但其不失利益至上的准则。祥林嫂为何要逃出来做女工?因为她的婆婆要将她许给别人,说是许给别人,实际上就是出卖。若依封建礼教来说,她的婆婆是万分希望儿媳能够替死去的儿子守节的,但为了给第二个儿子娶媳妇,“精明能干”的婆婆最终还是将儿媳嫁进深山野坳里去了。婆婆在将祥林嫂抓回去的时候,还到鲁四老爷家清算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可知,这笔钱都被婆婆侵吞了。祥林嫂一开始来鲁四老爷家做工时,四婶

也是看在她吃苦耐劳的份上才要她的,如果祥林嫂没有给主家带来较多的利益,谁会收留一个受人非议的寡妇呢?在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后,四婶也常常怀念祥林嫂,只因后来雇佣的女工都不及她,“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不似祥林嫂“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在祥林嫂走投无路来求老主人时,四婶也照旧收留了她。第二次雇佣祥林嫂可能怀有对祥林嫂的同情,但更多的则是对祥林嫂预期价值的认可。待祥林嫂手脚不灵活、记忆力差的事实被发现后,四婶便计划着打发祥林嫂走了。既然祥林嫂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四婶自然是不希望养一个没用而且受人非议的人的。他们也没人管祥林嫂离开主家后如何生活,利益至上的封建礼教让所有人都丧失了同情心,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祥林嫂的悲剧就在于她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的价值被众人出卖利用,但她自己却得不到自己的价值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她最终的死亡与封建礼教利益至上的本质是密不可分的。

三、封建礼教对妇女精神上的摧残

祥林嫂的死亡,不是简单的“穷死的”,而是精神被摧残到极致引发的悲剧。祥林嫂是一个注重“守节”的女子,因为她明白,如果不“守节”,她就要遭受世俗的眼光。实际上她是渴望新的婚姻生活的,但为了不受世俗的批判,她压抑了自己的正常需求。在婆婆将其嫁到贺家坳时,她是极力反抗的,她一路嚎、骂,拜堂时还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封建礼教完全扭曲了她的人性。但实际上当祥林嫂冲破了礼教束缚时,她反而得到了幸福,她生了一个孩子,娘儿两个都长得胖胖的。在后来柳妈问祥林嫂为何依了贺老六时,祥林嫂只说贺老六力气大,还笑着说“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由此可见祥林嫂回忆那段日子时是开心的,改嫁贺老六反而迎来了祥林嫂短暂的“春天”。但就是因为那段日子是开心的,所以在贺老六和阿毛都死后,祥林嫂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她不但失去了一切与幸福有关的事物,而且也意味着她将成为一个更加受人非议,更加“不祥”的女人。小说两次叙说四婶对祥林嫂参与祭祀劳动的防范,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酷压迫。祥林的死、改嫁贺老六、贺老六的死、阿毛的死都与祥林嫂没有直接关系,祥林嫂却被认为是“败坏风俗”,这无疑会给她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 四、封建信息的封锁直接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

总之,《祝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本质。从中,我们可以见到鲁迅这个伟大的现代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巨大身影。

参考文献

[1] 宁 莉. 命运的枷锁与 “寡妇禁忌”——关于《 祝福》 中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解析[j]. 中文自学指导, 2008 (2): 63-66.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 (3): 36-4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