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番茄、尖椒、青椒、茄子、甜瓜、四季豆、西葫芦、黄瓜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番茄、尖椒、青椒、茄子、甜瓜、菜豆、

西葫芦、黄瓜质量控制措施

为使生产的番茄、尖椒、青椒、茄子、甜瓜、菜豆、西葫芦、黄瓜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特制定如下质量控制措施:

一、组织措施

建立以合作社理事长xxx为首,由技术负责人、植保员、质量检验员、田间档案记录员等5人组成的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工作分工负责制度;理事长全面负责生产基地行政、人事、生产管理工作,负责对合作社社员进行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知识的培训;技术负责人合理安排各项生产,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场内生产情况进行培训或技术指导;植保员负责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并对施药人员和农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此外,合作社内检员负责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

二、技术措施

在搞好温室营养土育苗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穴盘、营养杯育苗;苗期进行科学的肥水、温、光和通风管理,以利秧苗健壮生长;冬季利用大棚加盖小拱棚等有效的保温措施进行育苗、夏天利用遮阳网、防虫网覆盖等措施进行育苗;据田间病虫预测预报动态,采取相应的农业,物理,生物或人工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做到对症下药,适期用药;采用防虫网,遮阳网等,为蔬菜生长期制造有利气候环境,控制病虫的入侵或避过病虫高发期,减少农药使用量,大力推广生态

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清除病株,残叶并及时消毒烧毁;土壤消毒、合理轮作;施药人员经过严格培训,提高施药技术水平,喷药周到,均匀;农药交替使用,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避免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科学施肥,实行有机质栽培技术,推广有机肥使用,实施平衡施肥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到减少使用化肥的目的,推广叶面追肥技术;人畜粪肥经过无害化处理充分腐熟,作基肥;推广标准化农业设施和材料,推广大棚内蔬菜间插种技术;采用滴灌、微喷灌等菜地水利设施,健全排灌系统。

三、投入品管理

1、严格控制种子来源;种子生产单位必需具备种子生产许可证;经营单位必需具备营业执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从国外或外省市进口的种子必需有检疫证明;设有专门的种子仓库和保管人员,保管人员应核对种子的数量、品种和相关证件后,方可入库;种子应有详细的进库、出库记录;过期的种子应及时清理。

2、农药使用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执行;在生产中不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文规定不得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设有专门的农药仓库和保管人员;保管人员核对农药的数量、品种和“三证”后,方可入库;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积极使用生物农药,配合检测部门控制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或有关技术部门的病虫情报,指导用药,做到适期防治,对病下药,并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利于

提高药效;严格掌握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上市蔬菜必须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之外;不擅自提高农药使用浓度,增加农药使用量及使用次数;及时做好农药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具体用70%百菌清防治番茄、尖椒、青椒、茄子疫病,登记证号为:PD86180-5;用50%多菌灵防治茄子、菜豆枯萎病,登记证号为:PD85150-8;用10%吡虫啉防治番茄、菜豆、西葫芦、甜瓜蚜虫,登记证号为:LS98497-F01-604;用70%代森锰锌防治菜豆细菌性疫病,登记证号为:PD20040011;用72%霜脲·锰锌防治番茄、黄瓜病毒病,登记证号为:PD20084502;用50%氯溴异氰尿酸防治尖椒、青椒病毒病,登记证号为:LS20082909;用40%克毒宝防治茄子茶黄螨,登记证号为:PD20097957;用12.5%晴菌唑防治甜瓜白粉病,登记证号为:LS20053005;用20%吗胍·乙酸铜防治西葫芦病毒病,登记证号为:PD20100852;用70%甲基硫菌磷防治西葫芦疫病,登记证号为:PD91106-21;用58%甲酸·锰锌防治黄瓜疫病,登记证号为:PD20084693;用98%粉虱快净防治黄瓜白粉虱,登记证号为:PD20070042。

3、严格执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平衡施肥,施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及配合施用配比合理的无机复合肥。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它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限制化肥施用;最后一次追施化肥在收获前30天进行;及时做好肥料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肥料按种类不

同分开堆放于干燥、阴凉的仓库等场所;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肥力损失和环境污染;外来肥料必须要是“三证”(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质量标准检验合格证)俱全的产品;不施用城市生活垃圾肥。具体为基肥以为腐熟的农家肥、饼肥为主,执行标准:NY/T394-2000;配施硝酸磷钾肥,登记证号为:晋农肥(2007)准字120号、三元素复合肥,登记证号为:晋肥(正)字018号。追肥以硝酸磷钾肥三元素复合肥为主,确需追施速效氮肥的,选用尿素(免于登记),执行标准:GB2440-2001。

4、设立专门的记录员负责蔬菜生产技术和农时操作记录;农药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并按作物分别记录使用的农药名称,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登记证号、剂型、防治对象、时间、施用量、次数、安全间隔期;肥料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内容包括肥料名称、登记证号、类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次数等;及时做好各类农时操作记录、产量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记录需妥善保存2年,以利可追溯性检查。

四、产品检测制度

蔬菜采收上市前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安排上市;检测人员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检测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所使用的仪器性能和检测程序、检测技术,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各种检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检验人员必须对每一个检测数据负责;定期保养检测仪器设备,并进行相关检查、维修、校正。

五、产品质量保证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对合作社社员使用的水、肥、农药实行跟踪监督,对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实行定点专供制度,保证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安全。 六、产地保护措施

禁止使用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化学制剂;有计划地制定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土地轮作和茬口安排计划,科学施肥与节水灌溉措施,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及时回收田间的废弃农膜、农药空瓶等,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有计划地实行天敌保护措施,在基地周围设置绿化带,种植以花蜜为主的绿化;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检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