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驾驶员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措施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公交驾驶员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措施研究

作者:郝正君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第21期

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车辆数量的快速增加,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公交正常运营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对公交驾驶员交通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相关预防措施,希望给予我国公交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交驾驶员;道路交通事故;成因;预防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1.196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车辆数量也急剧增加,对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挑战,空气污染、交通噪音日益严重,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不仅导致资源浪费,同时也为居民出现造成不便。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我国出台了公交优先的交通政策,但是,公交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不断上升。因此,如何采取科学的措施预防公交驾驶员交通事故,是当前我国公交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1 公交驾驶员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驾驶员的操作、判断以及感知三个方面,如果其中一方面出现失误,都可能诱发公交交通事故。通过相关调查分析显示,由于驾驶员判断失误而出现的事故占所有交通事故的40% 左右。 1.2 客观因素

道路、车辆以及驾驶员共同组成了交通安全系统,如果其中一个因素出现非正常情况,都可能出现交通事故。虽然驾驶员的操作、判断以及感知构成了交通事故的主观因素,但是行人、骑车人以及道路状况也是导致公交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2 有效预防公交驾驶员交通安全事故的相关措施 2.1 强化驾驶员安全教育

通过对我国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是驾驶员的违法行驶行为。因此,想要充分预防公交交通事故,一定要对公交驾驶员以及所有社会成员开展安全教育。对驾驶员开展安全教育,不能简单的停留在驾照考取层面,还要对驾驶员开展继续教育,其教育内容包括驾驶生理知识、驾驶心理知识、机械理论、操作技能、机动车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术、交通事故预防以及处理等。同时,我国交通部门还要同步开展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学生抓起,并且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课程。社会还要提高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促使所有驾驶员树立正确的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行驶意识,只有驾驶员拥有健全的技术、心理以及生理素质,才可以有效预防交通事故。 2.2 重视公交司机的心理以及身体健康

通过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公交司机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其压力来源于交通法规、车辆准点以及服务投诉等方面。同时,公交司机由于长期驾驶,容易引发肾结石、前列腺炎、眼睛疲劳、颈椎病以及腰肌劳损等病症,由此可见,我国公交司机的心理以及身体健康问题十分严重。新时期下,公交行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驾驶员的心理以及身体健康不仅于其行业发展具有密切关系,更是于城市居民的安全出行具有直接影响,如果其健康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可能会对城市交通安全带来严重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公交集团和政府部门一定要给予公交驾驶员的心理以及身体健康问题以充分重视,对其职业病鉴定和防治、上班时间、休假制度、定期体检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强制性规定,并且做好监督工作。同时,公交企业还要为每一位驾驶员建立健康档案,并且设立专职机构对驾驶员的健康情况进行跟踪和管理,在驾驶员出车前,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以及身体检查,进而保证行车安全。 2.3 加强对驾驶员的心理干预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公交驾驶员的筛选早就已经开始,其交通事故也在逐年下降。通过对交通安全的研究表明,驾驶员的心理状态以及综合素质,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我国也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心理干预,进而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精力充沛、脾气暴躁的驾驶员,其心理承受压力较差,在行车中容易出现激动、急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针对这种性格的驾驶员,公交企业要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尽量安排其少开长线公交车。

精力不集中、意志力较差的驾驶员,其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行车过程中比较粗心大意。因此,针对这种性格的驾驶员,公交企业要少安排其开运输车或者城市公交车。 做事刻板、对待工作积极性地、思想狭隘的驾驶员,其自控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行车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针对这种性格的驾驶员,公交企业要对其加强放松训练和心理疏导,帮助其寻找压力释放的正确方式和渠道。 2.4 合理运用驾驶员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主要是指人的智力、情绪以及体力周期循环,在每一个循环周期内,其主要有四个重要阶段,分别为临界期、临界日、低潮期以及高潮期。通过相关统计显示,临界日和低潮期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阶段。因此,公交企业要掌握每个驾驶员的生物节律,避免在临界日和低潮期出车,实现防患于未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5 严格禁止疲劳驾驶

驾驶员在长时间的行车后,其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会出现失调的情况,进而对驾驶技能带来负面影响。通过相关统计显示,驾驶员长时间行车、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或者交通环境单调,都可能诱发驾驶疲劳的情况出现,对驾驶员的运动、决定、意志、思维、感觉以及注意力等方面都会带来直接影响。因此,为了有效预防驾驶员疲劳驾驶,要采取下列几点措施:第一,保证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第二,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第三,合理规定行车时间,连续驾驶不能超过5个小时;第四,为驾驶员创设良好的行车环境,保证车内的温度适中、空气流畅。 3 结语

总而言之,预防公交交通安全事故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我国交通部门和公交企业一定要给予其充分重视,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预防其发生,进而为我国城市建设以及交通事业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春莹,王玉花,刘志宏,步苏琴.公交车驾驶员人格、交通事故与职业压力的关系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03):324-326.

[2]张丽霞,刘涛,潘福全,郭涛,刘瑞昌.驾驶员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指标的影响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05):79-84.

[3]丁新国,赵云胜,陈瑞晶.区域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原因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05):96-99.

作者简介:郝正君(1970-),男,河南民权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交通管理工作教学研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