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刘思萍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1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96-01
古人云:“授人以鱼,足饱一日之饥;授人以渔,足食终身之鱼。”教育家叶对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小学生自学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根本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的门槛之后,中国迎来了申奥的成功,顺利入世,足球进军世界杯“连环好戏”,中国教育迎来新课程标准出台的大事。作为新世纪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就要创建一条适应新世纪的教育路线。
一、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教会学生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预习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一遍、初步理解新课内容,紧接着按老师布置的预习题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后,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划上记号,在有疑问或者没弄懂的地方打上小问号。这样,学生上课时就有了自主性,同时就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语文第三册12课《坐井观天》时,我先让学生按我以上所说的方法去预习,上课的时候,同学们不但很快就解决了这篇课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还提出了很多扩展思维的问题,例如:同学们读懂课文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青蛙到底有没有跳出井口?有的同学说“有”,有的同学说“没有”,而且说“有”的同学和说“没有”的同学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更值得高兴的就是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大多数都通过互相合作、互相讨论和辩论自行解决了。整节课中,同学们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难道不应该归功于学生的预习吗?如果他们没有好好地预习课文,哪来那么多问题要问,哪来那么多问题要辩论,就更不要说主动性和积极性了。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新世纪课改的重点之一,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首先要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其重点,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营造民主、愉悦的气氛,创造学习实践的机会,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有见解可以随时发表;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组织好自学,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最终做到会学语文。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供创新机会
教育学家提醒我们:学习过程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改革教学方法,提供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务之急。 1.质疑,培养求疑思维,在疑问中创造。
在别人司空见惯,不认为是问题的地方看出问题,这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品质。要创新,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而要发现问题,首先要具有质疑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质疑这一重要环节,教育学生要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如:指导学生写《一日一记》时,把日常生活中对一些问题的感触和疑问及时记下来。给学生的创造提供诱因,为学生将来的创造准备好一些基础性的材料。
2.鼓励学生多方面思考,培养分散思维。
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因此,要教会学生善于多方面思考,灵活思考,提高思考的敏捷性。以句子的训练为例,可以从两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改编照样子仿造句子。如教《初冬》一课中的一句:“早上,白茫的一片大雾。”要求学生调换词语的顺序,换个说法,但是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学生可以有18种说法等(2)扩大把句子扩大,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构建不同的意念,如老师出示“初“雾”“塔”三个词,让学生用这三个词说一句话,学生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3.鼓励学生说“不”,培养逆向思维。
思维定势消极的方面上缺乏创新。如果自觉地采取反思维定势的措施,从相反的方向作一番思考,往往会导致创造发明。在语文课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从反方向思考,以开阔思路,发挥创造性。例如:前面讲到用“初”、“雾”、“塔”造句,很多学生就因定势思维而认为“雾遮住了塔”。这时启发学生从反方向思考,会展现出另幅画面:“雾散了,塔渐渐地看得清了。”又如在解释词语时,有些词语从正面不好解释,可以反面解释:模糊不分明,不清晰。写记叙文时,正面描述还不足以突出主要对象,可以从反面描述一些东西来反衬它……总之,每逢正面思考觉得路子较窄或此路不通时,可鼓励学生说“不”,从反面进行思考,寻求创造的门道。
四、提高教师评价语言的水准和品位正确评价学生及其创造成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提高教师评价语言的水准和品位呢?
一是要提高教师文化底蕴和品位;二是要增加对学生的由衷赞美;三是要掌握一定數量的评价语言,以便在课堂上灵活、恰当地运用。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1)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如学生提出了别人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我走上前,握住他的小手,注视着他的眼睛,赞美道:“你的眼睛真厉害,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2)评价语言要有针对性,要反应出学生发言好在哪儿。如教《落花生》我设计让学生辩论环节,一学生在辩论时引用名言,举出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时,我当即评价:“好,很会辩论,引用名人名言,举出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3)评价语言要充满激励性,新世纪学生成长发展所走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之道,教师充满真情的激励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真能干”,“多聪明,”“就是与众不同,”“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这一句句话语就像蜜汁一样流过学生的心田,化作前进的不竭源泉。 2.教师应正确评价学生及其创造成果。
(1)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给学生平等的机会。这要求教师以事论事,增强民主意识,不应带有任何成见和偏见,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用新的明智的眼光看新的问题,爱惜创造成果。教师不能用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约束学生,“出格”并非就是创新,但创新首先必须“出格”。《冬眠》一课中,“到了第二年三月,刺猬结束冬眠。”而能说“当温度回升”或是“到了第二年春”,“刺猬结束冬眠”是错的吗?对创造者来说,如果他的创造成果能得到承认,能得到合理的评价,那么就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更加有力地促进创造力的发挥。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性地看待创造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