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A.教育机智B.教育创新 C.教育威信D.教育管理 二、填空题

1.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好教师,教师本人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公民需要的______,而且需要具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特殊品质。

2.罗森塔尔等人通过实验,对教师_______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3.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只是突出了课程的_______和教学内容。

4.专家教师以为教学的细节方面是由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_______所决定的。 5.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有很大的_______。

6.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_______者等多种角色。

7._______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8.有迹象表明,教师特征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_______存在着相互作用。 9.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_______观摩。 10.备课时,专家教师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

11.专家教师知道许多课堂规则是可以通过_______和反馈来习得的,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

12.教师在课堂中新材料的呈现基本上通过_______或演示实验。

13.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_______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4.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_______和非组织化观摩。 15._______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

16.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的_______。

17.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三个方面。

18.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后评价上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_______。

19.教师的_______和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都有关系。

20.在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实验中,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_______。 21.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_______。

22.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四种反思的方法有:_______、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行动研究。 23.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_______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24.我国学者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_______和任务指向型两种类型。 25.教学监控过程包括自我检查、自我校正、_______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

26.教师适宜的教育行为主要包括_______、合理运用规则与惩罚、能充分发挥教育机智。 27.教师角色形成的过程有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和_______阶段。 28._______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

29.教师的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权力,即教师的身份地位带来的威信;另一方面是_______。

30._______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闯内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1.福勒和_______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32._______教师的课时计划只是突出了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而新教师却把大量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

33.一般来说,专家教师认为教学的细节方面是由课堂教学活动中_______所决定的。 34.教师成长的策略包括系统的理论学习_______和科学的自我反思和自觉的科学研究。 35._______等人1993年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 36.教师的威望是由其资历、声望与_______、品德决定的。

37._______是训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它的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38.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之一为教师劳动的_______与协作性的矛盾。 39.人们通常将专家教师的相关知识、技能和_______合称为教学技能。

40.处于_______阶段的教师,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怎么看我?”等。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2.简述教师成长的历程。 3.简述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4.简述罗森塔尔效应。

第八章 学生群体心理 一、选择题

1.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2.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3.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 D.最高阶段 4. 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5.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A.极大的影响 B.不大的影响 C.积极的影响 D.消极的影响

6.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 B.从众 C.服从大局 D.集体凝聚

7.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

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

A.是权威意见 B.将有助于他 C.旁观者的意见 D.是客观的意见 8. 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A.连锁性感染 B.互相监督 C.互相帮助 D.遵守纪律 9.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B.和口头的规范 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 D.不成文的被动规范

10.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

定了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11. 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 12.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A.行动对抗 B.不团结、不信任 C.拉帮结伙 D.互相为难

13.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

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

A.主要因素 B.辅助因素C.外部互动因素 D.环境因素

14. 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

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A.教学风格 B.组织教学方法C.气氛区 D.教学氛围

15. 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

语言符号系统和

A.暗示影响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感染 16.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 17.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18.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

A.人际关系 B.对立统一关系C.心理互动过程 D.人与人的矛盾 19. 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

A.必要条件 B.辅助条件C.重要表现 D.主要过程

20. 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

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 D.促进团结协作 21. 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A.积极价值 B.创造性功能C.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D.真正目的 22.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监控与管理 B.准则与控制C.限制性影响 D.限制与规范

23.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

就是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 D.课堂教学 24.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C.课堂纪律 D.课堂行为 25.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26. 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A.教室的布置 B.教师的行为表现C.学生的学习方式 D.学生座位的分配 27. 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A.教学过程的规划 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方法的实施 D.教学方法的选择 28.班级、小组、少先队属于( )。

A.一般群体 B.正式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特殊群体 29.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集体 D.正式群体

30.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 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31.下列关于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要 B.及时解决问题 C.增强信息的沟通 D.有利于班集体工作的开展

32.在人际交往的( ),谈话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感情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33.( )是集体成员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价值观、信仰、兴趣、需要和期望的反映。 A.集体目标 B.集体舆论 C.集体凝聚力 D.集体规范 34.集体规范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 A.协调集体成员的活动 B.提高集体整合水平 C.统一集体成员的认识 D.有利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35、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A.冲动型问题行为 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 D.自律障碍行为 二、填空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