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练习题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我必须赢得这场比赛”、“老师必须对我好”反映了不合理信念的特点。( B ) A. 绝对化要求 B. 过分概括化 C. 糟糕至极 D. 以上三者都不是 2.学习体育心理学是( A ) 的需要。

A. 体育实践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 B. 体育实践工作 C.体育科学研究 D. 运动训练 3.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首先由( C ) 开始。 A.乐趣 B.直接兴趣 C. 有趣D. 物质兴趣

4.以下哪一项不是运动技能学习的评价方法( A )。

A. 协调性 B. 前测与后测 C. 学习曲线 D.保持测验与迁移测验

5. 在体育运动中要鼓励的是( C )行为。 A.敌意性攻击 B.工具性攻击 C.果断 D.果断性攻击 6.传统的心理训练概念正在被( B ) 训练所代替。

A 脑力 B 心理技能 C 大脑体操 D 潜能开发 7. 采用赛前心境预测( A )运动项目的行为结果效果更好。 A. 个人 B. 团体 C. 直接对抗 D. 间接对抗

8. 在体育领域,无论家长、教练员和队员强调比赛获胜还是技术掌握,会在一个运动集体中造成不同的心理气氛,这被称为( B )。

A 课堂气氛 B 动机气氛 C 教学气氛 D 目标气氛 9. 下列哪个选项是指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C )。

A.物质兴趣 B.精神兴趣 C.直接兴趣 D.间接兴趣 10. 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 C )。

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11.教师采用( D )领导方式,学生会有明确的体育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教学活 动。 A混合型 B放任型 C集权型 D民主型 12.以下哪一规律不属于技能练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B ) A. 先慢后快 B. 一蹶不振 C. 高原现象 D. 起伏现象

13.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实战模拟反复练习的训练方法是( A )。 A. 模拟训练 B. 放松训练 C. 系统脱敏训练 D. 沉思 14. 赛前心境能更好地预测( B )运动技能的行为结果。 A. 闭锁式 B. 开放式 C. 连贯式 D. 间断式

15. 在后天的教育过程中,由父母、同学、老师所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是促使个体采取某种目标定向的主要原因。( A )

A 环境因素和动机气氛 B 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 C 动机气氛和家庭环境 D 课堂环境和学校环境

16.刺激的数量多、持续时间短、强度小的情况下,运动技能在( C )的唤醒水平下容易获得好的运动表现。A. 相对高 B. 非常低 C. 相对低 D. 非常高

17.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 D )。 A. 广泛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18. 运动员的赛前心境能更好地预测 ( B ) 运动技能的行为结果。 A. 闭锁式 B. 开放式 C. 连贯式 D. 间断式

19. 为了保证目标既有难度又有可能实现,可将学生 ______作为参考,并在必要时修正目标以适应情况的变化。( B )

A 最近的能力水平 B 最近的比赛名次 C 入学以来的成绩 D 在班里的排名 20.身体锻炼成瘾属于( B ) 。

A.物质成瘾 B.过程成瘾 C.结果成瘾 D.状态成瘾

21. 运动员损伤后的恢复,只有把生理的恢复和( A ) 恢复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整个身心得到全面恢复。

A心理 B营养 C比赛状态 D运动技术

22.足球队员将注意有目的地从进攻及时地转移到防守上的能力属于( C ) 。 A. 注意稳定性 B.注意分配 C. 注意转移 D. 注意维持 23.自信心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是( D ) 。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正“U”关系 D. 倒“U”关系 2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指的特征是( C )。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人格

25. 关于损伤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研究就渐渐转向了对人格的某一具体维度的探讨,这方面受到关注最多的是特质( C )。 A意志 B自尊 C控制点 D成就动机

二、多选题。

1.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 ABC )。 A. 动机 B .态度 C .个性 D .思维

2. 下面那些特征是多血质的行为表现( BCD ) 。

A .精力旺盛,脾气暴躁 B. 活泼好动 C .反应迅速 D.情绪容易转变 3.动作技能学习评价的测量指标有 ( ABCD ) 。 A. 反应时 B. 误差值 C. 协调性 D. 肌电图 4.马斯洛认为,以下哪些需要是基本需要( ABD ) A. 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交往的需要 5.体育教学组织常见的心理学分组形式有哪些?( ABCD ) A.能力分组 B.兴趣分组 C.友伴分组 D.合作分组 6.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的心理学方法有哪些?( ABCD )

A.启发思维 B.言语暗示刺激 C.正误对比强化 D.单独与减速练习

三、判断题

1.行为主义未能揭示人类学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忽视了人类学习的内部过程。( V ) 2.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 V )

3.一个人学过体育心理学,就可以说明自己一定在体育教学或指导运动队方面取得成功。(X) 5.在开始学习新动作时,示范处于主导地位,其作用优于讲解,讲解辅助示范。( X ) 6. 动作协调性可以用于对运动技能进行操作结果的评价。 ( V ) 7.心境状态是影响参加与坚持身体锻炼的重要原因。 ( V )

8. 受伤运动员的健康恢复应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创伤的系统治疗。 ( V )

4.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个人经验的综合表现。( V )

9. 唤醒控制技能和认知干预可以被用来提高运动成绩和阻止应激反应发展的。( V )

10. 追寻成绩目标的个体认为,智力或能力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 X )

11 智力是相对稳定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X )

13.运用误差值可能对运动技能进行操作过程的评价。 ( V ) 14. 小强度的身体锻炼对改善心境状态的效果最好。( X ) 15.运动员对损伤的认知反应通常由一系列情绪反应所伴随。( V ) 16.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影响运动损伤发生和恢复的心理因素。 ( V ) 17.追求学习目标的个体认为,智力是可以培养、可以发展的。( V )

四、填空题。

1、区别物质兴趣(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用品的兴趣)和精神兴趣(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表现为对运动的偏好和渴望)来填。

2、根据判断填生物性动机(为了获得刺激、眩晕、运动快欣感觉和宣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而参加的体育活动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3、协办性原则:①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②内部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一致时)

4、期望与归因

5、影响体育活动坚持性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6、保持测验(练习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测验与练习时相同的内容)与迁移测验(练习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测验与练习时相似的内容)

7、运动员损伤心理反应的基本过程: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 8、在1985年Carron等人编制的团体环境问卷也叫群体环境问卷。

五、简答题

1.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①对教学行为的指向性②结构功能的整合性③教学策略的可操作性④对解决教学问题的启发性⑤教学策略的灵活性

2、什么时习得性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3、习得性无助学生的教育措施:1)、对青少年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2)、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 3)、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自我效能感 4、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4、心理技能的训练计划的主要依据:1)、训练目标,为了完成心理技能的起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移这一心理技能训练的根本任务。 2)、起始状态,心理技能训练的起始状态是心理技能训练过程的出发点,是其状态转移的基础。 3)、训练规律:心理技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4)、训练条件:训练场所的好坏、仪器设备的质量与数量、运动心理学家的素质等,都是组织实施心理技能训练活动重要的基础条件。

5、心理技能训练计划制定的过程需要遵循哪些理论依据? 1)心理技能训练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心理技能训练额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 3)心理技能训练的长期性 4)心理技能训练的两个目标 6、影响动作技能的迁移原因

7、体育能力差异对动作技能形成的影响:1)体能,也叫体适能,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 2)心理运动能力,决定着个体动作反应的速度与准确性 3)信息加工能力,是制约动作技能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4)与体育活动相关的智能

8、心理技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的关系:1)心理技能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和运动员的心理过程

12从备“人“走向备“教材”,是体育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也是体育教学设计的一个特征。(X)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