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导论》读书笔记

《纪录片导论》读书笔记

作者:比尔·尼克尔斯(美) 时间:

对纪录片这一影片制作形式的概述

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提出的问题:涵盖了纪录片的道德、定义、内容、形式、种类、政治等论点

第一章:为什么道德问题对于纪录片制作很重要?探究了关于纪录片伦理道德一些方面,并提出了他们与故事片所带来的道德问题的各种类型有什么不同。

第二章:纪录片与其他电影类型的区别在哪里?并考察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可采取的多种互为补充的方式。侧重点在不同历史时期重复出现的影片性质和状况。

第三章:什么赋予了纪录片电影属于自己的嗓音?介绍了从修辞学引入的概念,以展示纪录片如何是在受惠于修辞传统,以及纪录片制作者如何来表达那些要求社会舆论关注和解决的议题。

第四章:纪录片表现什么?为纪录片提供内容或者主题的那些议题的某些特点,特别是那些由纪录片提出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回避了科学上的或者纯逻辑上的解释。

第五章:纪录片是如何起步的?对20世纪20 年代以来构成纪录片惯例的四种起了一定作用的不同方式进行了识别分析。

第六章:纪录片的类型有哪些?纪录片的六种不同的模式或种类,每一个模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制作者。典型的影片、制度支持和观众期待的形式。

第七章:纪录片如何反映社会和政治问题?与第四、第五一样,从历史角度切入,探讨社会的中心议题在纪录片中的呈现:国家名族问题、女性主义问题、政治身份问题、多元化主义问题等。

第八章:如何写出有影响力的纪录片评论?提出了一些组织论文结构的基本步骤。

内容:第四章:纪录片表现什么?

对于每一部纪录片而言,至少包含来自三方面的相互关联的故事:制作者的故事、影片本身的故事和观众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全部内容。

要分析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影片如何创作以及为什么创作?一部影片与其制作者以往作品和一直以来倾心关注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制作者如何理解和诠释自己拍摄的意图或创作动机?这些想法如何与影片制作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联系起来?这种对于制作者和作品所处语境的回溯是帮助我们探讨一部影片到底表现什么的方式之一。

另一个内容就是电影文本本身的故事,以及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我们所关注的是影片本身所揭示的内容,即一部纪录片中,电影制作者、被拍摄主体以及影片向我们揭示的我们所身处的社会,这三者的关系。

最后是观众的故事。每一位接触新体验的观众都会带着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的某种观点或动机。 对于一部影片(特别是纪录片)的视线的摄像和期望,会对我们接受该影片的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想知道“纪录片究竟表现什么”时,这些假设和期望便是我们需要加以考虑的重要因素。

“纪录片所表现的概念和议题”其本身是无形和隐含的,作为非虚构电影的纪录片,其价值在于它把影片的主题以视觉和听觉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影片的主题本来只是我们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出来的概念。摄像摄影不会向我们提供概念,它们提供的是实例,这就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纪录片需要依靠解说词去指导观众了解其影像含义“正确”解释的原因。纪录片向观众提供了以这种方式组织声音和影像结合的感官体验,它们想传达的不仅是感官的审美印象,更是一种深刻的旨意,代表着更为抽象的本质特征或概念。

纪录片是经过组织的有机镜头序列,从而使这些镜头和影片有了概念性和抽象性。

纪录片在进行表现时,通常会在特殊与普遍之间、在历史性的绝无仅有和一般性的司空见惯之间报纸一种张力。如果没有普遍性的衬托,纪录片也许只是对某些特殊事件和特殊经验的简单记录,而如果全片没有对特殊性的表现,纪录片将只是一些抽象、空洞的论述。纪录片是具体事件和抽象概念的结合。前者是将我们置于特定时空的单个镜头和场景,后者是由这些具体元素组织而成的整体建构的有机体。二者的结合构成了纪录片,并因此赋予它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纪录片通常所关注合讨论的是那些富有争议性的概念和具有不同见解的观点。 纪录片是为了使我们相信、说服我们、或让我们倾向于某种我们所拥有的这个真是世界的特殊看法而做的努力。纪录片作品的主要目的不完全在于引起我们的审美兴趣,它也许会给人们带来娱乐性和愉悦感,但是对人们审美感知的诉求是纪录片针对当前社会现实,通过修辞或说服性努力所达到的效果,纪录片不仅激活了我们的审美意识,也激活了我们的社会意识。

研究纪录片要研究修辞学或演讲术,语言学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对纪录片的表达起着特殊的作用。 怎么提出问题:传播的三角形结构、纪录片的概念性和抽象性、纪录片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说服性 为什么提出问题:这一章节讲述了纪录片表现什么?镜头语言、思想内涵构成一部影片,本章先解释了一部影片的结构,又从其他更深层次解释了这个问题。

对我们的作用:纪录片不仅仅是镜头堆积而成的影片,还要有其思想性、特殊性、说教性,如果没有普遍性的衬托,纪录片也许只是对某些特殊事件和特殊经验的简单记录,而如果全片没有对特殊性的表现,纪录片将只是一些抽象、空洞的论述。纪录片是具体事件和抽象概念的结合。前者是将我们置于特定时空的单个镜头和场景,后者是由这些具体元素组织而成的整体建构的有机体。二者的结合构成了纪录片,并因此赋予它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内容:第二章:纪录片与其他电影类型的区别在哪里?

纪录片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界定,纪录片的定义经常表现为一种相关性的我们所共同拥有的时间的或是相对而言的解释。纪录片的含义体现在它与故事片、实验电影或先锋电影的相对性中。纪录片不是现实的复制品,它是对我们所共同拥有的世界的再现;它代表一种在此之前我们可能从来没有遭遇过的(即使它所呈现的世界面貌我们其实非常熟悉)对世界的独特的见解。

下面通过机构组织、从业人员、文本(电视或电影)和观众四个角度进一步探讨如何界定纪录片。 机构性组织是一种界定纪录片的方式,就是“纪录片就是由制作纪录片的组织或结构生产出来的作品。”这种界定纪录片的方式起到了一种提示作用:即一部由特定组织或机构制作的作品可能被认为是一部纪录片。这种定义的形式还不完善,但也不能忽视。

格里尔逊有一个关于纪录片的著名定义:“创造性的对待现实。”创造性因素削弱了纪录片的真实和真实性主张所依赖的基础——纪录片的影像就是真实的证据。

纪录片制作者拥有一种普遍的、自我选择的特权,那就是再现这个历史世界,而不是用想象去创造一个替代品。

纪录片从业者有自己的一套行业通用语。纪录片从业者往往会遭遇到一些特殊但是又很普遍的问题,比如从“怎么建立一种与拍摄主体之间更道德的关系”到“满足特定观众的需要”等等,正是这些问题使得纪录片制作者和其他电影制作者有了区别。

构成纪录片传统的电影文本,是界定纪录片这种形式的另一种有效途径。首先,就像西部片或科幻电影一样,我们可以把纪录片当做一种电影类型。无论是纪录片还是西部片,一部影片要归入某种类型,该影片必须表现出该类型所应该具备的类型。纪录片拥有自己的标准和惯例,以确立自身与其他影片类型的区别,比如:使用画外音解说词、采访、录制现场音效、切换特定场景以提供用于阐释的影像或就该场景提出某种观点。

另一个惯例是教导型逻辑的盛行,这种逻辑致力于告诉你许多相关信息,将电影与历史世界的再现联系起来来组织电影的结构。这种构成纪录片电影的逻辑,支持某种涉及历史世界的潜在的论点、主张或声明,从而赋予该电影类型以自己的风格特征。

实际上与故事片相比,纪录片电影旺旺会展示更多的完全不同的镜头和场景,表现的范围可能比故事片还要宽广。在安排一组镜头和场景时,很少会围绕一个中心人物来进行叙事上的组织,而是较多地围绕一种主导型逻辑或观点来展开修辞上的组织。

纪录片的说服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片中的声音,而我们对虚构世界及其人物的认同则很大程度上依靠我们直观的视觉感受。关于文字比图像能更好的传达意义的观点需要一种逻辑性的支持。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口语。

最后一种考察纪录片的方式与纪录片的受众有关。支持拍摄纪录片的机构同样也会支持故事片的创作。我们所竭力勾勒出的纪录片领域的界线并不清晰,一部影片是不是纪录片,观众自己的想法根据影片的语境或结构可以做出判断。

怎么提出问题:这一章题目虽然说得是纪录片和其他电影类型的区别,但其实还是说得什么 是纪录片,纪录片怎么界定,这一章就围绕纪录片界定这一问题来展开问题。对20世纪20 年代以来构成纪录片惯例的四种起了一定作用的不同方式进行了识别分析。

为什么提出问题:虽然业界迄今为止也没有关于一个对纪录片的统一的、具体的定义,但这一章从几个方面来向我们说明和解释了什么是纪录片,怎么识别,让我们认识什么是纪录片。

对我们的作用:初步了解了电影和纪录片形式的不同,让我们知晓可以从机构组织、从业人员、文本来区分,由于纪录片没有确切的定义,也可以由我们自身根据影片的语境或结构来做出判断。

内容:第六章:纪录片的类型有哪些? 每一部纪录片都有自己独特的“嗓音”,即独特的表达方式,实质上也就是电影的表达方式。在纪录片中,可以识别出六种不同的“嗓音”,即不同的表达模式:诗歌模式、阐释模式、参与模式、观察模式、反身模式、陈述行为模式。

这六种模式之间建立了一个关系松散的框架结构,但在这个框架结构中,各个元素之间可以独自发挥作用,也可以互相产生影响,并由此形成了一些可供特定影片采纳的一般规则,同时提供一些观众一定会期望满足的具体内容。

诗歌模式

诗歌模式舍弃了电影的连续性剪辑传统和先后场景与场景之间的时空感觉,转而探索综合实践节奏和空间布置的关联与形态。纪录片中的社会角色很少表现出纯职业演员所具备的素质,包括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对世界的综合认识。影片中的人物最典型的功能就是和其他的被摄对象一样,作为原始素材,经过制作者的挑选和组织,用到他所确定的关联和形式中去,构建他所想要的时空关系和影响风格。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