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卷B卷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试卷1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模具沿封闭的轮廓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是工件的冲裁工艺叫【 】

A.落料 B.冲孔 C.切断 D.剖切

2.如图所示冲压变形区划分示意图,A为变形区,B为已变形区,a)图为

【 】

题2图

A.胀形工艺 B.缩口工艺 C.翻边工艺 D.拉深工艺

3. 在冲压过程中,需要最小变形力区是个相对的弱区,材料变形时,首先变形区为 【 】

A.已变形区 B.强区 C.传力区 D.弱区

4. 设计落料模时,设计基准应选择【 】

A.凸模 B.凹模固定板 C.凹模 D.凸凹模

5.弯曲变形区的板料的外区(靠凹模一侧),纵向纤维变形后 【 】

A. 缩短 B.不变 C.分离 D.伸长

6.由于覆盖件形状比较复杂,拉深往往采用【 】

A. 多次拉深 B. 一次拉深 C. 拉深弯曲复合 D. 落料拉深复合

7.在拉深变形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在凸缘变形区中间有一位置,其

?1??3。在该位置,用

R=0.61Rt作圆,可将凸缘变形区分为两部分,由此圆到凹模洞口处【 】 A.∣б1∣>|б3|,|ε1|<|ε3| B.∣б1∣>|б3|,|ε1|>|ε3|

C.∣б1∣<|б3|,|ε1|<|ε3| D.∣б1∣<|б3|,|ε1|>|ε3| 8.在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具冲压时,条料的精确定位主要依靠 【 】

A. 送料装置 B. 导正销 C. 导料钉 D.导料板

9.如图所示的阶梯形零件,当材料相对厚度t/D×100>1,且阶梯之间的直径之差和零件的高度较小时,可一次拉深成形的条件是【 】

A.(h1+h2+h3/dn)≥h/dn B. (h1+h2+h3/dn)≤h/dn C. (h1+h2+h3/dn)>h/dn D. (h1+h2+h3/dn)≠h/dn

10.冲压工艺过程卡是用于指导 工艺过程的依据。【 】

A. 冲压工艺制定 B. 冲模电加工 C. 冲压生产 D.冲压模具制造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采用弹压卸料板的普通冲裁模具,弹压卸料板具有 作用。【 】

A.压料 B.导料 C.顶料 D.卸料

2. 当弯曲变形程度较大(r/t<5)时,变形区的应力和应变状态为立体塑性弯曲应力应变状态。在宽板(B/t>3)弯曲时,弯曲变形区内侧的应力应变状态为 【 】

A. B. C. D. 3.圆筒形制件在拉深成形时,一般是底部厚度略有变簿,且筒壁从下向上逐渐【 】

A.厚度增厚 B. 厚度减簿 C.硬度增加 D.硬度减少 4.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的是 【 】

A. 内孔翻边 B. 缩口 C. 胀形 D. 弯曲内侧变形 5. 拉深时,要求拉深件的材料应具有 【 】 、

A. 小的的板厚方向性系数 B. 低的屈强比 C. 良好塑性 D. 高的屈强比 6.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在送料时,控制送料进距和初定位常选用【 】

A. 侧刃 B. 自动送料机构 C. 始用挡销 D. 导正销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

1.胀形变形主要是由材料 方向的减薄量支持板面方向的 而完成的。

2.冲压加工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 ,对放置在模里的板料施加 ,使板料在模 具里产生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

3.导正销通常与挡料销或侧刃配合使用在级进模中,以减小 误差,保证孔与 的相 对位置尺寸要求。

刃口尺寸制造公差按合理间隙差(2cmax-2cmin)确定。

六、 看图回答问题题(共12分,每小题4分)

4.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是指在保证毛坯弯曲时外表面不发生开裂的条件下,弯曲件内表面能够弯 成的 与 的比值,用rmin/t来表示。

5.V形件弯曲模,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是由调节 高度来控制。对于U形件弯曲模,则 必须选择适当的 。

6.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受凸模拉深力的作用,在凸缘毛坯的径向产生 ,切向产 生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凸缘变形区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并不断被拉入凹模内形成 筒形拉深件。

7.金属塑性变形时物体主要是发生形状的改变,体积变化 ,其表达式可成 。 8.判断拉深件能否一次拉深成形,仅需比较总的拉深系数m总与第一次允许的 大小即 可。当m总 时,则该零件可一次拉深成形,否则需要多次拉深。

9.与冲裁模相比,弯曲凸模、凹模的工作刃口不应锋利,应具有一定的 ,凸、凹模间 隙略 料厚。

10.采用配做加工方法设计冲裁模,其配做的凸模或凹模零件图上,只标注其基本尺寸,而其无需标注 ,但要注明配做 。

四、 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1. 冲裁是分离变形的冲压工序。当凸模、凹模之间的设计间隙合理时,工件受力后的分离变形要进过那几个阶段,分离前在那个阶段的何处、何原因将出现微裂纹。 2. 要实现精密冲裁,工艺上必须采取的四个特殊措施是什么?

3.什么是弯曲回弹?影响弯曲回弹的主要力学性能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影响的?

五、 计算题(本大题18分,每个计算尺寸2分,已知条件写出的结论8分)

如图所示冲裁零件,其材料为Q235, 料厚 t=0.5mm。试按分别加工,求凸模、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已知:

2cmin=0.04 mm,2cmax=0.06 mm,则 φ6

+0.12

为IT12级,φ36

-0.62为IT14级,φ36-0.62为IT14级;

1. 根据模具结构图画出排样图和冲压零件图; 2. 该模具是什么卸料方式,属于什么类型模具; 3. 件5、件7的作用,要求达到什么样的硬度。

江西农业大学《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卷

B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C D B B B B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D AB AC BD BC AB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

1.厚度、伸长 2.模具、压力 3.定位、外形

4.最小圆角半径、毛坯厚度 5.模具闭合、间隙

6.拉伸应力σ1、压缩应力σ3 7.很小、ε1+ε2+ε3=0 8. 极限拉深系数m1 、>m1 9.圆角半径 、大于 10. 制造公差、间隙值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1. 冲裁是分离变形的冲压工序。当凸模、凹模之间的设计间隙合理时,工件受力后的分离变形要

进过那几个阶段,分离前在那个阶段的何时将出现微裂纹。

答:三个阶段,即:从弹性变形开始,进入塑性变形,最后以断裂分离告终。

在塑性变形阶段,随着凸模的不断压入,材料的变形程度不断增加,同时变形区硬化加剧,在凸模和凹模的刃口附近,材料就产生微小裂纹,这就意味着破坏开始,塑性变形

结束。

2. 要实现精密冲裁,工艺上必须采取的四个特殊措施是什么? 答:1)采用带齿圈的压板,产生强烈压边作用力;

2)凹模(或凸模)刃尖处制造出小圆角,抑制剪裂纹的发生; 3)采用较小的间隙,甚至为零间隙;

4)施加较大的反顶压力,减小材料的弯曲。

3.什么是弯曲回弹?影响弯曲回弹的主要力学性能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影响的??

答:当弯曲结束,外力去除后,塑性变形留存下来,而弹性变形则完全消失。产生了弯曲件

的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与模具相应尺寸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弯曲件的弹性回跳(简称回弹)。材料的屈服极限σs,弹性模量E。材料的屈服点σs越高,弹性模量E越小,弯曲弹性回跳越大。

五、计算题(本大题18分,每个计算尺寸2分,已知条件写出的结论8分)

如图所示冲裁零件,其材料为Q235, 料厚 t=0.5mm。试按分别加工,求凸模、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已知:

2cmin=0.04 mm,2cmax=0.06 mm,则 φ6

+0.12

为IT12级,φ36-0.62为IT14级,φ36-0.62为IT14级;刃口

尺寸制造公差按合理间隙差(2cmax-2cmin)确定。

解:由图可知,该零件属于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冲裁件。φ36

由落

料获得,2—φ6及18由冲两孔同时获得。根据已知条件,

有: 2cmax-2cmin=0.06-0.04=0.02mm;

φ6+

0.12为IT12级,取x=0.75;

φ36-0.62为IT14级,取x=0.5; δp=0.4(2cmax-2cmin)=0.4×0.02=0.008mm

δd=0.6(2cmax-2cmin)+0.6×0.02=0.012mm

(1)冲孔(φ6+

0.12)

d?(d?x?)0?(6?0.75?0.12)00pmin??p?0.008?6.09?0.008mmdd?(dp?2c)??min0d?(6.09?0.04)?0.012.012

0?6.13?00mm (2)落料(φ36-0.62)

D?(D)??d?0.012?35.69?0.012dmax?x?0?(36?0.5?0.62)00mmDp?(Dd?2c)0min??p?(35.69?0.04)0

?0.008?35.650?0.008mm (3)孔距尺寸 (18±0.0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