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年县第七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自然环境教

第二节《自然环境》

教学内容 教 学 目 标 第1课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授课班级 1、掌握亚洲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的特点。 2、读图简要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初步掌握归纳大洲地形和气候特点的方法。 2、初步掌握从相关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培 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亚洲的地势特点,河流特点,气候特点。 难点 亚洲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的理解。 教法 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内容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二、讲授新课 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活动一: 亚洲之旅 教师: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教 具 多媒体课件,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学 生 活 动 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书记员记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 1

二 次 备 课 教 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 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 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学 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 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前过 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国家、 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 拔、景观等)。 程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 景观及海拔。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 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教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

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教师: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概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 学生: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学生归纳小结:地势的高低影响了河流的流向,使得亚洲的河流分布特点是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结合亚洲的地势和河流特点,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手势来形容:双手虚托向下图解:地势中部(手腕)高,四周(手指)低,河流(指缝)向 活动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用笔圈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并圈出它们流经的国家及 流入的海洋。 2、看看他们注入的流向有什么不同? 3、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跟踪 作业 练习1、2 亚洲的自然环境 板书设计 地形和河流 地形:地表起伏 ,地势 高、 低 河流:发源于 ,呈 状流向周边的 2

教学 反思 课题: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自然环境》 授课时间 2016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教 学 目 标 第2课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授课班级 1、掌握亚洲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的特点。 2、读图简要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初步掌握归纳大洲地形和气候特点的方法。 2、初步掌握从相关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培 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亚洲的地势特点,河流特点,气候特点。 难点 亚洲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的理解。 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探究教法 法 教 具 多媒体课件,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教学内容设计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