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 实验方法

第一节 各种变量

主式: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实验方法有如下的特点和优点:1.实验者总是带着特定的目的去进行实验,实验者规定了他将要研究的事物。2.实验者设置的实验条件为他的观察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他可以再做好去测量和记录的充分准备时开始实验。3.实验菏泽设定了明确的实验条件,别人就可以重复实验,对他的结果做独立的检验。4.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条件,使之恒定,看实验结果是否就是这个条件引起的。 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1 、 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

2 、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 、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 、 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 、可靠性即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 、有效性即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3 、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三、额外(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四、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做一项有三个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三个实验

的效率要高。第二,做一项实验比分别做三项实验易于保持控制变量恒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几个自变量同

时并存的情形下所概括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更接近生活实际。

一项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当一个自

变量的效果在另外一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时,我们就说存在着(自变量的)交互作用。

实验范式: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1 、自变量至少是两种水平存在的。2 、当把实验结果作图表示时,只有一个自变量的实验,自变量总是用横坐标表示,因变量永远用纵坐标表示。其余自变量画在图上,3 、交互作用反映在图中,表现为图中的线是交叉的。如果图中的线是平行的,就说明该实验不存在交互作用。

第二节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步骤:1实验目的2实验设计优点3实验变量4被试的选择5实验程序6统计分析

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中间变量、无关变量、

实验者的控制:只对实验条件的限制。应用:对变量的控制,实用控制组

实验误差:存在于实验单元内做同样处理所得观测数据间的变差的度量。

来源:有一个内在的变差存在于要施加处理的实验被试中,其次是由于在实验的环境条件和造作过程中因缺乏一致性的结果而产生的变差,最后是重复实验的变差。 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变量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

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因素:1历史,指在实验过程中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特定事件2成熟或自然发展的影响,指在实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续,被试身心发生变化3选择,由于没有采用随机化的方法来选择被试和分配被试,因而造成在实验处理前被试的组与组之间在很多方面并不相等或有偏向性4测验,研究者为了取得实验前被试的状态,常对被试实施前测验,而这种前测验可能会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实验处理实施后进行的测验5被试的亡失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实验组或控制组中有很多被试中途退出或死亡(动物实验),造成研究者无法对实验结果作出正确解释。6统计回归,实验处理前选择了在某一特征方面具有极端分数的被试,实验处理后的测验分数有回归到平均数的趋势7仪器的实用,仪器使用不当或仪器失灵,测验材料出现问题或主试身心发生变化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9前测与实验处理的反作用效果10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要求特征和实验者效应。 外部效度:指的是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境条件以外的程度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1测验的反作用效果,前测验的作用有可能增加或者降低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作用2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由于某种原因或抽样出现错误,研究者所选择的被试样本具有某种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与实验处理发生作用对实验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3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在有些实验研究中,如果被试在实施处理前了解实验的安排或因参加实验而受到暗示,那么被试可能会产生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从而对实验结

果产生影响。4重复实验处理的干扰同一组被试在短期内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验处理时,前一实验处理往往会对后一实验处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

真实验设计:对实验条件的控制程度要求较高,在使用这类实验设计时,实验者可以有效地操纵实验变量,能有效地控制内在无效来源和外在无关因素的影响,能再随机化原则基础上选择和分配被试,从而使实验结果更能客观地反映实验呢处理的作用。

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1、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2、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3、随机多组后测设计

多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以2×2为例)1随机区组设计2随机化区组单因素设计.随机化区组多因素设计 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

完全随机化设计,也称简单随机化设计,是指用随机化方法将被试随机分为几组,然后依实验目的对各组被试实施不同的实验处理。

随机化设计起源于统计学的取样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在某一界定的总体内进行实验研究,如从某一界定的总体中随机选取和分配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样本,对之分别实施不同的实验处理,以比较实验处理的效果。 1、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1、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1)设计模式

研究者在实验前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被试分为两组,并随机选择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控制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而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其基本模式为: R O1 X O2 R O3 O4

R:采用随机法分配被试和分组X:由实验者操纵的实验处理O1和O3:表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成绩O2和O4:表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后测成绩 (2)设计的评价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是一种应用普遍而又比较完善的有效设计。优点:基本控制了绝大多数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这是因为:采用随机分布的方法将被试分为两组,从而可以控制选择、被试的中途退出以及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等因素对实验的干扰;安排了实验组和控制组,可以控制历史、成熟、测验、仪器使用等得影响。 不足:使用了前测验,导致对实验设计外部效度的影响。它为检查随机分组是否存在偏差提供了充分证据,但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即被试由于前测验而获得的经验,可能对后测验产生敏感性,出现了测验的反作用效果。 (3)设计的显著性检验

分析方法:对增值分数进行统计分析。方法是对每一名被试,用后测成绩减去前测成绩(O2—O1、O4—O3),分别求出两组增值分数的平均数。对两组增值分数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有:t检验(参数统计)、曼—惠特尼U检验或中位数检验(非参数检验)。

另外,还有协方差分析法,即将前测分数作为协变量,对实施实验处理前的组间差异进行控制和调整,以便使每组

的后测成绩能够比较,不受前测成绩的影响。 1、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两种不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

一是通过分别对实验组前后测成绩、控制组前后测成绩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即如果实验组前后测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而控制组前后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就归因于实验处理的作用。

二是通过分别对实验组、控制组前测成绩,以及实验组、控制组后测成绩进行差数显著性检验。即如果前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后测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就认为处理有效应。

2、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1)设计的模式

在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中,由于采用了前测验,从而可能影响到实验的外部效度。为克服这一缺陷,也可以考虑去掉前测验,而形成另一种实验设计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基本模式如下: R X O1 R O2

R:采用随机法分配被试和分组X:实验者操纵的实验处理O1和O2表示后测成绩 (2)设计评价

几乎具备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所有优点。首先,由于采用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从而控制了历史和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另外,由于实验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它控制了选择和被试的中途退出等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同时,没有前测,控制了测验与实验处理交互作用对实验外部效度的影响。在实验处理前,由于采用了随机化原则,使研究者控制了所有选择变量可能产生的偏向,遂使之成为理想的实验设计。 (3)设计的显著性检验

T检验,对两组后测成绩进行比较;非参数检验,用曼—惠特尼U检验或中位数检验。 3、随机多组后测设计 (1)设计模式 R X1 O1 R X2 O2 R X3 O3 (2)设计评价

随机多组后测设计与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实验处理的个数以及相应被试组数增加了。两种实验设计在控制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因素上相同,有关对设计的评价不再赘述。 (3)实验结果的检验

单因素方差分析,如果3种(或多种)实验处理的效果有显著差异,则可用各种成对比较方法来进一步检验,如纽曼---丘尔斯( N—K检验)或其他。 二、多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即只有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是心理学重要的实验研究工具。

但行为显然不仅仅是一个自变量的函数。要确定两个或多个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可以使用多因素实验设计。

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指在实验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自变量),并且每个因素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各因素的各个水平互相结合,构成多种组合处理的一种实验设计,又称完全随机析因设计。

在完全随机析因设计中,研究者可以同时操纵两个或多个自变量,可以考察各个自变量交互作用对因变量的主要影响效应(交互作用);并同时考察各自变量对同一因变量的主要影响效应(主效应);以及考察一个因素的各个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某个水平上的效应(简单效应)。

交互作用: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上不一样时,就产生了交互作用。

1. 完全随机析因设计的类型

通常用英文大写字母来表示因素,用与大写字母相对应的小写字母来代表因素的水平,而用乘号(×)表示因素之间的相互结合关系。

如双因素设计:在包括两个因素且一个因素有两个水平,而另一个因素有三个水平的析因设计中,以A和B代表两个因素,以a1、a2和b1、b2与b3代表因素A和因素B的水平。我们称其为双因素设计, A×B因素设计,或2×3因素设计。

如三因素设计: A×B×C因素设计, 2×3×4因素设计 2. 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

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是指研究者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被试分为若干同质组(分组的个数等于实验处理的个数),同时用随机的方法分配每一组被试接受一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

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实验处理的个数是由两个因素的水平数交叉组合决定的,所以双因素析因设计的模式也与各因素的水平数有关。

(1)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的一个具体模式 3×2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模式 R Xa1Xb1 O1 R Xa1Xb2 O2 R Xa2Xb1 O3 R Xa2Xb2 O4 R Xa3Xb1 O5 R Xa3Xb2 O6

R:表示随机分配被试为六个等组,并随机分配每组被试接受一种处理。X:表示由实验者操纵的实验处理.O1、O2、O3、O4、O5和O6 :表示各组内被试后测成绩的总和或各组内被试后测成绩的平均数

(2)双向(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 以2×2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为例

——双因素析因设计的主要效应和交互作用效应

2×2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模式: 2×2完全随机析因设计的主要效应与交互作用效应——双向(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

O1、O2、O3、O4代表各组内被试成绩的总和(或平均数) Oa1 、Oa2表示行变量的总和,Ob1 、Ob2表示列变量的总和,它们被称为边缘值。

Oa1 与Oa2差异的显著性的检验——A因素的主效应(A自变

量的不同水平对因变量的效应显著);Ob1 与Ob2差异的显著性的检验——B因素的主效应。

O1-O3与O2-O4(或O1-O2与O3-O4)差数的显著性检验——交互作用效应

①主效应:实验中由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异,叫因素的主效应。在多因素实验中,计算一个因素的主效应应忽视实验中其它因素的不同水平的变异。 因素A的主效应:Oa1与Oa2之间的差异比较 因素B的主效应:Ob1与Ob2之间的差异比较 因素主效应显著:说明什么问题?

假设因素A的主效应显著,说明不同疗法对治疗恐惧症的效果是不同的,认知疗法比行为疗法的治疗效果要好。否则,两种疗法的治疗效果一样,分数的不一致,可能是由于误差所致。假设因素B的主效应显著,说明治疗时间不同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每周治疗3小时的效果要好于每周治疗1小时的效果。否则,误差所致。 ②交互效应(交互作用)

在多因素实验中,研究者常常需要估计不同水平之间的复杂的变化关系。

当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上变化趋势不一致时,我们称这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或交互作用(A×B)。

通过O1、O2、O3、O4之间的比较,可以确定A因素和B因素的交互效应,即在a1条件下比较O1和O2之间的差异,在a2条件下比较O3和O4之间的差异,此二者差数的显著性检验;或在b1条件下比较O1和O3之间的差异,在b2条件下比较O2和O4之间的差异,此二者差数的显著性检验。 一、组间、组内设计

组间设计就是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

组内设计就是使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

二、组内设计特点:1 . 组内设计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2 . 组内设计用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最为理想。3 .组内设计不需要太多的被试,因为在组内设计中研究者可以从每一被试身上获得几种不同的数据。 三、组间设计特点:一种自变量不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因为每个被试只对一种自变量作反应。如果事先我们知道不同的自变量会相互作用。我们必须采用组间设计;而且,应用组内设计进行实验以后,如果我们怀疑一种自变量可能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我们就可以采用组间设计重新实验以验证组内设计的实验结果是否可靠。

四、组间设计的缺点及克服:分配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被试可能在各方面不是等同的。

1 . 匹配被试: 匹配被试就是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测验, 测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似的,或者是相关的,然后按测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2 . 随机分配被试。 五、组内设计的缺点及克服

在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将会影响另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也就是实验顺序造成了麻烦。

1 . 完全的平衡方法。 2 . 拉丁方方法。

组间设计 定义 优点 缺点 克服缺点的方法:一组被试只在一种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 实验条件互不干扰不同组之间被试的差别可能与自变量混淆。怎样分配被试?匹配与随机化

组内设计 每一被试都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被试的差别不会与自变量混淆,节省被试。实验顺序造成各种实验条件相互干扰。怎样分配自变量的顺序?完全的平衡与拉丁方法 六、混合设计

既有组内设计又有组间设计

一般说来,如果一种自变量很可能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那么这些自变量按组间设计安排,其余的自变量按组内设计安排。

第三节 实验中注意几个问题

1.防止混淆自变量2.防止实验者效应3.几种不恰当的实验设计(被试接受自变量的影响后测验,想了解自变量的影响;控制组与实验组不属于同一总体;没有控制好控制变量)

第五节 非实验研究方法

两个特点:第一,我们不能操纵自变量。第二,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作出妥协。

一、 自然观察法,一条规则是,观察者必须作为局外人进行观察,不得干预正在进行的活动。自然观察不能提供对现象的因果解释,所记录下来的只是按时间先后发生的一连串的事件。可以从中提出问题、提出假想,可能的话就用实验方法来验证,这就是自然观察法的用途。 二、 调查法调查的目的在于确定人们对某一特殊问题的感受如何。作用是澄清事实,扫除流行的不实传闻。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调查对象即样本要随机选取,否则调查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歪曲事实。随要选取。 第二,调查问题的设计。调查的问题必须表达准确,不能产生岐义。

三、 相关方法。“相关并不必然是原因” 四、 个案法。个案法强调的是个别差异。

第三章 心理物理学方法

心理物理学的先驱者是费希纳,1860 年他发表了《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为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给心理物理学下的定义是:一门研究心身之间或心物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

第一节 感觉阈限的测量

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有感觉与无感觉的分界线上的刺激强度。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操作定义: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那一种刺激强度。

差别阈限: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操作定义:差别阈限是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差别。差别阈限值也称最小可觉差

二、测量方法:它们是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学习者应特别注意这三种方法的实验程序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

1 、 最小变化法

最小变化法的刺激由递减和递增的两个系列组

成,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的小,目的是系统的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注意递减、递增系列是交替进行的,数量一致;每个系列的起始点也不一样,以免被试形成定势;每个系列的转折点就是该系列的绝对阈限,最后求得的绝对阈限系列绝对阈限的算数平均值。 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被试会产生习惯误差或期望误差。习惯语差就被试习惯试习惯于原先的刺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因而对新的刺激作了错误的判断。期望误差被试过早期将要来临的刺激导致错误的判断。为了消除习惯和期望误差,用最小变化法测阈限时,应用递增和递减系列的刺激,而且二者的次数还应相等。

2 、 恒定刺激法 刺激通常由 5-7 个组成,在实验过程维持不变,因而这种方法叫做恒定刺激法。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到 95% 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的概率只在 5% 左右。各个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确定几个制定值,与最大间距与最小变化不同,恒定刺激法的刺激是随机呈现的,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

3 、平均差误法,是实验者规定以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客观上一般不可能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完全一样,于是每一次比较就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得到平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 (四)三种心理物理法的比较

1.从感觉阈限的含义上比较,根据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极限法求得的阈限值较能符合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对于有一定后作用的刺激,就不易采用极限法。

2.从被试者方面比较,平均差误法的实验程序,让被试自己主动调整比较刺激,也可引起他的兴趣,因此,在这方面平均差误法优于极限法和恒定刺激法。

3.从误差方面比较,极限法中各刺激是按刺激量的大小依次改变的,因此,被试者回答较有把握,每次测定结果间的差异也就较小。但容易产生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在恒定刺激法中,刺激的改变是没有一定方向的,被试者在回答时猜的成分较多,因而产生较大的误差。在用三类判断测定差别阈限时,不肯定间距的大小随被试的态度而变化,从而对所测的差别阈限产生影响。用二类判断测差别阈限,虽然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但迫使被试作出肯定回答是不自然的.在平均差误法中,由于它获得数据的标准和计算的方法有所不同,测得的结果可以说只是一个近似值,因此它测定的阈限不能直接与由其他方法求得的阈限进行比较。 4.从效率上比较 ,效率是心理实验的质量指标。平均差误法中刺激是由被试者自己调节,回答和记录的次数较少,因而能较快地得到测量结果。而极限法中要回答和记录的次数较多,其效率不及平均差误法。恒定刺激法可不必临时改变刺激,这是其忧越之处。在测重量阈限时,通常用恒定刺激法。而且恒定刺激法中的每一个记下的数据都可

以利用上,不像在极限法中用来计算阈限值的数据是少数,因此,恒定刺激法的效率较高。

应当指出,上述三种方法的比较是相对的,在确定用哪一种方法时要同时考虑研究对象、要求和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但是,在测定要进行比较的两种阈限时,必须用同一种方法,因为,不同的方法所用的指标不同。

第二节 信号检测论

色子游戏的四种情形 . 漏报、虚报、正确否定、击中 1、在信号检测论中,判断标准β由下面的公式计算:β=击中率的纵坐标/虚报率的纵坐标

2、影响标准的原因:信号出现的概率P(SN)和对被试回答的惩罚办法。

3、信号检测论的试验方法:1、有无法,要求被试事先选定SN刺激和N刺激,并规定SN和N出现的频率,然后以随机呈现SN和N,要求被试回答刚才的刺激时SN和N,根据被试对呈现刺激的判断的结果来估计P(y/SN)和P(y/N)。2、评价法

4、似然比是反映真实性的一种指标,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即有病者中得出某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似然比检验(LRT)用来评估两个模型中那个模型更适合当前数据分析。

第三节 心理量表

心理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顺序量表是将对象的某一属性排出顺序。顺序量表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测量表。

等距量表:是一种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它不仅要求体现事物属性的大小顺序关系,还要有一个固定的测量单位。直接建立等距量表的方法主要有感觉等距法和差别阈限法。

比例量表与上述量表相比,既有绝对零又有相等单位,因此它可以测量对象之间的差别,还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比例。一种较理想的量表。 怎样制作量表: 顺序量表 (一)等级排列法

等级排列法是一种制作顺序量表的直接方法。它是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求出每一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顺序量表。

(二)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 代表刺激的总数,所以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如共有10 个刺激则可配成45 对。最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二、等距量表

(一)感觉等距法它是通过将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距离来制作。最早和最简单的形式是二分法。就是呈现两个刺激A和C,要求观察者选择第三个刺激B,使得A和B之间的距离等于B和C之间的距离。

(二)差别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最小可觉差来实现。具体地说,用任何一种古典的心理物理法测出感觉的绝对阈,并以此为起点,产生第一个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强度,以第一个最小可觉差为基准,再测量第二个最小可觉差??。这样测得许多最小可觉差以后,以刺激强度为横坐标,以绝对阈以上的最小可觉差数为纵坐标,画出的心理物理关系图就是等距量表。每一个差别阈限都可以称为一个最小可觉差,而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都是相等的,因此可以用最小可觉差作为心理物理量表的等距单位。 三、比例量表

比例量表的制作方法有分段法和数量估计法.

(一)分段法,也称感觉比例法,就是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的方法。具体的说,就是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让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它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例,(二)数量估计法数量估计法也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此法的具体步骤是主试者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被试用数目字来表示这些刺激的强度。 第四章反应时间

1.反应时间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时间的时距 2.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受到“人差方程”的启发,认为可利用“人差议程”的原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他确定了三种反应时间,被称为唐德斯 A 、 B 和 C 反应时间。 3.唐得斯 A 、 B 、 C 反应时间 ①A 反应时间又称简单反应时间。

简单反应时间是一个单一简单刺激与被试作出单一简单反应之间的最小的延迟时间。

② B 反应时间又称选择反应时间,反应模式从选择( B )反应时间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刺激和两个(或多于两个)反应,每个刺激都有自己独特的反应。

③ C 反应时间又称辨别反应时间。在辨别( C )反应中,而禁止对另一个刺激反应。

4. 估计确认和选择的心理操作所需的时间。辨别反应测量了确认加基础反应时间(简单反应时间),所以从辨别( C )反应时间中减去简单( A )反应时间,便可估计出确认所需的时间。类似地,从选择( B )反应时间中减去辨别( C )反应时间,就可估计出选择反应时间。因为选择( B )反应时间包括了确认、选择和简单反应时间,而辨别( C )反应时间仅包括确认和简单反应时间。反应时间 A 、 B 、 C 、的相互关系。三种反应时间之间的减法关系,也称此图为唐德斯的减法反应时间的示意图。

5.波斯纳通过应用减法反应时间实验,证明了在短时记忆的短暂时间内,存在着视觉的编码。这说明短时记忆中,先出现一个短暂的视觉编码,然后出现听觉编码,所以随着两个字母相继呈现时间的加大,视觉编码效应逐渐消失,听觉编码效应增大,其反应时间也加大,从而缩小了与A 、 a 字母对反应时间的差别。这就是应用减法反应时间的方法,证明了某些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可有视觉与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

6.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法:Sternberg确定了对短时记忆信

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四个因素:探针刺激的质量(清晰和不清晰),识记项目的数目(或称记忆集大小)N,反应的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上述4个因素分别对4个独立的加工阶段起作用:a探针刺激的编码阶段(时间为e);b顺序比较阶段(每一项目耗时b,N个项目所需Nb);c决策阶段;d反应组织阶段(这两个阶段所需时间C)。

7.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法原理:完成一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所需时间的总和,整个信息加工过程时间为:RT=e+Nb+C,设a=e+C,则RT=a+bN 反应时间的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现象:被试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他的反应。

8.反应时间的用途:①作为成就的指标,对工作越精通,反应时间越短。②作为产生一种行为的结果的内部过程复杂性的指标。

9.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 ①反应时间依赖于刺激的强度

反应时间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缩短,但减少量越来越小,当刺激强度增加到一点程度时,反应时间的缩短速度减小甚至停留在某一水平上反应时间也不会短于 110 毫秒。 ②反应时间依赖于刺激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征

当物理刺激强度本身不变,而增加作用于感官的时间,造成时间的累积作用,这样便会增加刺激的心理强度。当刺激持续的时间越长,对其的反应时间久越短。

如果物理刺激强度不变,刺激时间一定,增加刺激的面积时,由于感受器神经兴奋的空间积累作用,也会增加刺激的心理强度。

③反应时间依赖于受刺激的感觉器官 ⑴不同感觉感官的反应时间不同

⑵同一感觉通道接受的刺激不同,其反应时间也不同 ⑶刺激相同感觉器官的不同部位,反应时间也有差异 ⑷利用复合刺激作用于不同的感觉通道时,反应时间也不同。

10.反应时间依赖于被试的机体状态

⑴依赖于机体的适应水平:眼睛对光、暗适应的水平不同,反应时间也不同。

⑵被试的准备状态。时间太短被试来不及作好反应的准备,时间太长被试的准备状态会越过最佳状态而衰退。最佳准备时间是1.5~2秒 ⑶额外动机会加速反应。

⑷年龄也影响反应时间。25岁以前反应时间逐渐变快,成人阶段反应时间变化很少,60岁以后反应时间开始缓慢下来

⑸练习因素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最密切。一般而言,练习越多,反应时间越短。 ⑹个体差异

11.测量反应时间的注意事项:⑴避免过早的反应以及其他错误的反应;⑵反应数目要和刺激数目相等 12.反应速度与准确性的互换关系

1 、选择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时,要考虑到反应速度与准确性之间的互换关系。要想提高准确性必须放慢速度,心

理学称这种相互关系为速度与准确性的互换关系。 2 、由于反应时间部分地依速于错误率,所以选择反应时间作因变量时,既要考虑反应的速度,也要考虑反应的准确性,反应时间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因变量,而是一个多维的变量。只有当错误率在自变量的所有水平上都保持恒定时,反应时间才可能是一个单一的因变量。一般说来,必须联合考虑反应时间和错误率这两个变量。 第五章视觉听觉

杆体的功能:很多的杆体细胞都只与单个的中间层神经细胞连接,在离中央凹很远的地方,甚至几百个杆体细胞都只与一个中间细胞连接,这样,很大数目的杆体细胞的活动就只表现在一个中间细胞的活动上,这种多对一的关系增强了感受性,使眼睛能够觉察到低于照明水平下的物体,另外,激活一个干体细胞需要的光线比锥体细胞少得多,因此,虽然单个的信号可能是很微弱的,但它们聚集在中间细胞的累积效应确是很强的。

杆体的缺点:光刺激经由许多杆体细胞聚集在中间层细胞时,单个杆体细胞传递的信息就大大减弱了,因此,杆体细胞不能辨别物体的细节。

锥体的功能:由于聚集在中央凹的单个锥体细胞直接与单个的中间层细胞连接,所以每个锥体细胞似乎都有自己的专线通往大脑,结果就使单个锥体细胞接受到的光刺激更多地保留着,因此锥体细胞能辨别物体的细节。 神经细胞的感受野:在视觉系统中,如果视网膜某一特定区域在受到光的刺激时能够引起视觉系统较高水平上单一神经纤维或单一神经细胞的电反应,那么这个区域便是该神经纤维或细胞的感受野。(神经纤维对应的神经细胞) 感受野说明不同神经细胞有不同功能,不同细胞的共同作用才使我们全面认识物体。

Purkinje效应:当照度降低,使锥体视觉转到杆体视觉时,眼睛对光谱短波部分感受性提高的效应就叫Purkinje效应。 暗适应: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做暗适应。 光适应:在光亮中视觉感受性很快下降的过程叫做光适应。 颜色的作用:颜色加强了物体表面的对比,促进了客体的觉察与区分,为再认客体提供了清楚的线索。

颜色视觉的特性:①颜色的色调与其物理刺激的光波波长相对应②颜色的明度与其物理刺激光波强度-亮度相对应③颜色的饱和度与其物理刺激的光波纯度相对应 中间色:光谱上临近的两种颜色混合所产生的新颜色,因处在光谱上两种被混合颜色的中间而称为中间色。 中间色的饱和度低于混合它的任何一种颜色的饱和度,相距越远的颜色混合成的中间色,它的饱和度也越低。 互补色相距最远,它们混合的新颜色是灰或白色 熟悉性和过去的经验对外观颜色的作用被归结为记忆色 我们可以把长中短波的三种感受器分别叫做L、M和S锥体细胞,它们分别对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最敏感。 对立机制理论最早由德国生理学家Hering与1864年提出,它包括三个独立的机制,每一个机制由神经系统一对相反的颜色过程组成,蓝---黄,绿---红和白---黑的相反过程。 中耳的三重作用:平衡中耳和外耳的气压,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对强声起反射作用,减少传入内耳的强声,起保护作用;阻抗匹配作用,使声能有效地从外耳传到内耳。

内耳包括耳蜗和与听觉无关的前庭器

作为听觉感受器的毛细胞成行的分布在呈三角形的柯蒂隧道两侧

神经活动有两个重要特点:A频率的选择性B相锁 听觉屏蔽: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对一个声音的感受性会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发生改变。

不同强度和不同频率的声音所产生的掩蔽,可以看出一个纯音引起的掩蔽决定于它的强度和频率,低频声能有效地掩蔽高频声,但高频声对低频声的掩蔽作用不大;最大的掩蔽出现在掩蔽声频率附近;掩蔽量随掩蔽声的增强而加大;掩蔽曲线的形状决定于掩蔽声的强度和频率。 响度听觉的特点:响度级受声强的制约,声强提高,响度级也相应增加;频率也是影响响度的一个因素;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增加率。

听觉适应:持续声音刺激引起感受性下降

听觉疲劳:声音强度过大或长时间刺激引起声觉阈限上升 听觉损伤:听力平均损失大于25分贝,长期不可恢复 在垂直平面定位的主要线索是耳廓引起的频谱线索 距离的听知觉可利用多重线索:强度、频谱变化、波前曲率和反射声等。但其中有些线索,与对声波的熟悉和听的条件有重要关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