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10年物理化学(甲)考研试题+参考答案(4+8)

浙 江 大 学 二〇一〇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甲) 编号 726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可能用到的常数:玻尔兹曼常数kB?1.38?10?23J?K?1,普朗克常数h?6.626?10?34J?s,阿C?mol?1) 伏加德罗常数L?6.022?1023mol?1,法拉第常数F?96485一、简答(每小题6分,共24分) 1-1(1)什么是对应状态原理?它有何应用? (2)什么是可逆过程?它有何重要作用? 1-2(1)能否用逸度表示液体混合物中组分i的化学势?如果能,请写出化学势表达式, 并指出它的标准态。 (2)已知某二元溶液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如果以xB?0,?B?1为标准态,其 活度因子?B是大于1还是小于1? 1-3 试分析液体接界电势产生的原因。如何减小液体接界电势? 1-4 试比较化学动力学中的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主要特点和贡献。 二、计算及图示(图示中需给出必要的标注,共26分) 2-1 (16分)硝酸铵(相对分子质量为80.0)有多种晶型,其中晶型I、II和III的密度分别为1.73、1.66和1.70g·cm-3。标准压力下,加热固体硝酸铵到305K,晶型I转变为晶型II,相变热为1.68kJ·mol-1;加热到357K,晶型II转变为晶型III,相变热为1.75kJ·mol-1。 (1)假设任两种晶型平衡共存的压力p和温度T呈直线关系,试计算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 (2)估算在三相点由晶型I直接转变为晶型III的摩尔焓变和摩尔熵变。 (3)示意硝酸铵的p-T相图,并指明各相区的相态。 2-2(10分)FeO与MnO2的熔点分别为1370℃和1785℃。已知某一组成的该二元系统在1430℃时出现了MnO2质量分数分别为0.60和0.30的两个固态混合物和0.15的熔融液;在冷却到1200℃时则变成质量分数分别为0.64和0.26的两个固态混合物。 (1)试示意该二元系统固-液平衡相图,并指明各相区的相态。 (2)绘出该组成试样的冷却曲线。 三、(10分)火柴头主要由Sb2S3和KClO3以物质的量3:11组成,当擦火柴时引起化学反应:3Sb2S3(s)?11KClO3(s)?3Sb2O5(s)?11KCl(s)?9SO2(g)。已知Sb2S3和KClO3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39.7 g·mol-1和122.6 g·mol-1,密度分别为4.6 g·cm-3和2.3 g·cm-3;火柴的热容为8.0×10-3 J·K-1,一个火柴头的体积为4.5×10-3 cm-3;有关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1

??fHm(298.15K)kJ?mol?1和摩尔热容Cp,mJ?K?1?mol?1为: ? ?fHmSb2S3(s) -971.60 93.47 KClO3(s) -382.12 100.25 Sb2O5(g) -174.70 118.13 KCl(s) -435.89 51.51 SO2(g) -296.80 50.63 Cp,m 设火柴在300℃时可以着火,问该组成的火柴头摩擦瞬间能否点燃火柴? 2四、(10分)苯(1)-环己烷(2)二元系统的活度因子可表示为:RTln?1?bx2,RTln?2?bx12,b是常数。该系统在313.15K时形成共沸混合物,此时组成为x1?0.494,总压为27.49kPa;已**知该温度下纯组分饱和蒸气压p1?24.34kPa,p2?24.60kPa。在313.15K时,若测得该系统平衡液组成x1?0.128,试求溶液的蒸气总压。 五、(15分) 5-1(9分)某纯理想气体共有6.023×1023个分子,分子的某内部运动形式只有三个可及能级,各能级的能量分别为?1?oK,?2/k?100K,?3/k?300K,各能级的简并度g1?1,g2?3,g3?5,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试计算: (1)200K时该运动形式的配分函数;(2)200K并且在最概然分布时,能级?2上的分子数;(3)T??,并且在最概然分布时,三个能级上的分子数之比。 5-2(6分)HI分子的振动频率??69.24?1012s?1H和I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008和126.9,设可用谐振子近似。 (1)试计算100℃时HI分子以振动基态为能量零点的振动配分函数q0v; (2)在多少温度下,HI分子占据振动量子数为2时的振动态的概率是e?3(e?1)? 六、(10分) 已知H2在压力3.866×107Pa的逸度因子为1.27,现有电池: Pt,H2(p1?1?105Pa)|HCl(aq)|H2(p2?3.866?107Pa),Pt 6-1 写出该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6-2 计算该电池在298.15K时的电动势。 七、(10分) 液体汞的表面张力? N?m?1与温度的关系为: 2

?/(N?m?1)?0.4636?8.32?10?5T/K?3.13?10?7(T/K)2 在298.15K时,使汞的表面积可逆地增大1cm2。试求该过程的W、Q、?H、?S、?G。 八、(20分) 氯化氢和丙烯加成生成2-氯丙烷的反应: HCl?CH3CH?CH2?CH3CHClCH3 以下以A表示HCl,B表示CH3CH?CH2,AB表示产物2-氯丙烷,反应初始浓度c0,AB=0。 8-1 对于A为m级、B为n级,且在较短时间间隔?t内有: mncAB?kcAcB?t 实验发现,该加成反应的cAB/cB与cB无关;在保持cB不变的条件下,分别取pA为0.9、0.6和0.3MPa时,测得cAB/cA值之比为9:4:1。如果可按理想气体处理,试写出以dcAB/dt表示的反应速率方程。 8-2 设cA为a mol?L-1且保持不变,c0,B?1.00mol?L-1,c0,AB?0,试写出cB?0.25mol?L-1时反应所需时间的表达式。 8-3 有人提出该反应的机理为 2HClk1k-1(HCl)2k2k-2C*快2HCl+CH3CH=CH2*慢CH3CHClCH3+2HCl C+(HCl)2 试导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表达式。 8-4 实验测得该反应在70℃时的表观速率系数为19℃时的1/3,试求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k3九、(第9-1、9-2小题各5分,地9-3题15分,共25分) 9-1 分子间力有哪些不同的类型?超分子是如何形成? 9-2 分子光谱和光电子能谱的机理有什么区别? 9-3 近年来,化学工作者在源于数学中的分形(fractal)理论启发下进行分子设计取得一些新成果,《科学》(Science,2006,312,1782-1785)杂志上报道了一个具有分形结构的新型超分子体系(如下页图所示,图案由六个环组成,每个环又由六个小环构成,每个小环由六个吡啶结构单元构成,可简称为六边形分形结构特征),可望用于制造新型光电管、分子电池和能量存储器。 (1)试问该分形分子中,有几种有机配体参与自组装? (2)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分析配体上N原子是如何参与成键的?指出中心离子Fe2+和Ru2+配位的空间几何构型。 (3)请预测该分形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说明原因。 (4)有下面两个有机小分子A和B: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