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15套历史模拟卷)河北省唐山市重点名校初中2018-2019学年历史中考模拟试卷汇总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 用泥制陶的事实 D.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的是要找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如“秦代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等,这些重要信息说明了当时已经出现了郡和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郡县制取代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A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B项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C项在秦汉以前就出现了,只有D项正确。

2.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源于( ) A. 法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C

【解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3.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答案】C

【解析】据题干“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北宋与辽、西夏并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坚持抗金,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故小明同学探究的主题是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4.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 西汉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由设在中央的宣政院对其进行管理,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5.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 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 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刺激了清朝的统治者开始了维新变法,使中国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了制度,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所以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6.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是四十年还为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工业的发展 B. 黄埔军校的建立 C. 国共两党的合作 D. 国民政府的成立 【答案】C

【解析】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国民政府发动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震动了全国,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国民大革命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是因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7.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②①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①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是1919年;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是在1912年;③创办江

④谭嗣同英勇就义的时间是1898年。南制造总局的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③④②①。

8.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B. 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 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D. 1977年底恢复高校入学考试-→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答案】C

【解析】据题干“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可知,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台湾问题尚未解决,祖国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

9.殖民头子克莱武曾经无耻地吹嘘自己:“富庶的城市在我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

”满金条银锭、珍珠宝石的宝库。我统共取了20万英镑。诸位先生,直到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那么客气呢!

这段话形象地反映了( ) A. 三角贸易的罪恶 B.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C. 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黑暗统治 D. 法国在非洲的殖民扩张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克莱武”可知评述的是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当时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克莱武率军侵占了孟加拉,把当地洗劫一空。

10.1492年哥伦布从欧洲到美洲历时37天,1838年人们乘船从欧洲到美洲仅需19天。这一巨大变化得益于( ) A. 工业革命瓦特、富尔顿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格拉姆卡尔?本茨 C. 工业革命瓦特、斯蒂芬森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格拉姆、莱特兄弟 【答案】A

【解析】第二次工业开始于187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D两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斯蒂芬森发明的是火车,C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1807年,富尔敦用蒸汽机为动力,发明了汽船,大大提高了航海速度。A项符合题意。

11.毛泽东曾说:“这些阴谋家……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识,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已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材料描述的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慕尼黑会议 C. 铁幕演说 D. 马歇尔计划 【答案】B

【解析】“这些阴谋家……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识,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已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这里毛泽东评述的是慕尼黑会议。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的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2.如图所示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

A.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 宣告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C.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D.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答案】C

【解析】题干给出的图片中有斯大林格勒战役字样,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初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获胜,此后苏军一反被动局面,展开对德军的全面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二、问答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 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 (2)材料二“共产党一心救中国”的奋斗中,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在哪座城市爆发?1927年,谁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如果说,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传奇,那么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怎样重大的意义?

(4)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宥新中国”。请写出标志新中国成立的事件?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 (2)南昌。毛泽东。

(3)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答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即可得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