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

英语写作探究性教学案例

设 计 缘 起

“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如今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资源。网络时代不仅为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又为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作为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辅助英语写作教学与传统写作教学相比,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1、体现信息获得和反馈的便捷性, 2、体现学生训练写作的主体性。3、体现学生尝试写作的积极性4、体现学生参与写作的创造性。。5、体现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近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师纷纷仿效国外网络辅助写作教学的成功范例,在自己的课堂进行尝试,取得了实效。如顾佩娅等 (1997)、王琦 (2000) 和胡开杰等 (2001) 利用电子邮件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过小宁 (2002)、顾纪鑫等 (2002) 利用网上写作实验室,顾佩娅等 (2002) 进行了网上英语写作与项目教学法的试验,刘伟 (2000)、章国英等 (2002) 设计了网络英语写作课件或课程。显然,这些开拓性实践证明了网络辅助英语写作教学的可行性和优势地位。

案 例 综 述

一、教学内容

以九年级Unit5(Films)Reading \—Audrey Hepburn\话题为背景,根据写作要求提示,组织材料,写一篇自己喜爱的明星传记(介绍)。

二、教学目标 1. 写作技能目标:

在学习\之后,学生通过理解与把握\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这篇人物传记,掌握用英文写简易人物传记(介绍)的基本技能。

1

2. 学习策略目标:

(1)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浏览、欣赏众多图文并茂电影明星人物传记,并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来仿写自己喜爱的电影明星传记。

(2)培养学生信息搜索、处理、加工的能力及创造能力。与此同时,大量接触与英语有关的电影题材,阅读有关材料,讨论相关话题,使学生巩固课文中所学到的有关词汇,学到更多词汇,并得到大量的听、说、读、写个方面的语言实践机会。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如何做好阅读与写作的衔接。 2. 对学生仿写传记的评论与评价。 四、电教设计:

运用新课改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与英语写作教学进行合理有效整合,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营造一个极好的心理场,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力求使视、听、讲、思、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动态功能系统。

五、教学方法: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电脑摆成椭圆形,便于交流、合作。

环节一:抛出问题。

教师通过电脑多媒体课件播放电影配乐、电视明星剧照、图文并茂电影明星人物传记、精彩的电影剪接等,边播放边向同学提出相应问题,检查学生对所播内容了解程度,并借机鼓励学生对他们不了解的内容进行探索。播放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介绍文体格式,简述写作方法、技巧、提出字数要求等。

反思与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激发情感因素可提高学习效率。网络辅助写作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其社会意

2

识和成功的自信心,为其提供表现个性特点的园地,使情感与认知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素质教育。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和数值于一体,作文命题或讲评形式更为直观,给学生提供多方位的感官刺激,这符合行为主义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英语写作不轻松,也比较乏味。在每课开始时利用学生极感兴趣的精彩视频、唯美图片,创设“美”的情景,使学生耳目一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易于理解的材料通过大脑输入,为下一步的写作做好了感性材料的准备。为英语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环节二:查找资料。

学生通过本课专题网站、校园网以及各种搜索引擎进行资料收集:浏览网页、下载资料、阅读大量资料(教师进行适时指导)。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协商讨论有关话题,交流观点,挖掘主题内容,查阅生词、词组,补充有关信息等,以便进一步完善或拓展其写作思路。尔后各自行动、搜索、查阅、收集相关史料、斟酌腹稿、为形成电子稿作铺垫。

反思与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外界帮助,主动建构获得知识的过程。现代写作理论认为写作是一种认知活动。因特网可帮助学习者更快地学会研究性学习,培养其自学能力、合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其思路,激发其创作灵感。因特网是英语学习的资料宝库,网上书面交流可提供大量真实贴切的、学生可理解的语言学习材料。同时还可使作文内容更贴近生活,使学生更关注社会。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借助声音和图像的真实呈现,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接触到真实的写作素材,并与之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学生全方位亲身体验英语,实现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紧密结合。

环节三:整理资料 形成成果。

学生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小组成员分工进行文字创作、图片编辑或网页制作,形成作品:1独立写作 (independent construction):根据自探过

3

程中在网上搜索、收集的相关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小组讨论结果,小组成员每人进行实际的创作,包括编写提纲、打草稿等写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困难可求助于网络、组员或老师,但不能抄袭他人成果。2、伙伴编辑 (peer editing):根据教师呈现的简要修改策略,学生阅读全文,并做必要的扩充、删节。每个组员依次评改其他三位组员的作文,并标注出好词、好句、好段,最后定稿。

反思与分析: 文字处理软件帮助学生更快、更好、更自信地完成作业。与传统纸笔方式相比,可减少抄写作文的重复劳动。学生不必因担心卷面整洁问题而影响思路,不易产生厌倦或恐惧感,相反,作业美观可增强其写作兴趣与自信心。在写作过程中,由生生互动、问题互动,使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同时,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在这里也得到了较好发展。从整理思路,组织素材,到列出提纲,遣词造句,写出文章,整个过程是连贯的,是一体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使用了“问题型”、“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学生的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老师也适时地参与到了讨论当中,并能适时地加以指导,教师扮演了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的指导者和启发者的身份;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的。

环节四:交流成果。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组内交流后,把自己的作品传到班上的网页上,每位同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可任意欣赏其他组的作品,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为下面演示作品、评价作品做准备。在“我型我秀”环节中,每组选出代表在班上进行交流。请小组代表根据研究任务、探究结果,向全体同学诠释、演示本组代表作。通过电子教室,当一个小组在介绍本组作品时,其他同学的电脑屏幕上都会显示出该小组的作品。

反思与分析:语言教学交际理论认为写作是一种交际活动,学生通过网络交流成果,积极提出问题并讨论问题,通过与其他同学、同龄人和教师的交流

4

合作,改善自我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此环节中,进一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师生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会话”环境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合作精神,它激发了学生自我确认、自我完善和相互竞赛的动机,以及增强与人合作的技能和心理承受力,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学会学习、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实现了学生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能力的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大学习密度,拓展学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环节五:师生评价

教师规定每位学生在网上阅读至少五位同学的文章,并从中选出他们认为最好的文章。文章评价的标准由教师通过网络发送给学生,供学生参考(教师的标准:(1)Topic;(2)Editing;(3)Creative thinking ;(4)Structure;(5)Choice of vocabulary。)

此环节,教师可实现当堂点评、指导、讲解。信息的反馈仅在鼠标点击之间。教师可以轻易将某个学生的写作调出,展示在全体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修改,还可以让每个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在网上进行讨论。

小组写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文质量高,也相对工整,师生评价时主要就内容 和文章结构发表评论,提出修改意见,采用实分制,对于好词、好句、好段、好作文予以加分,以示鼓励;通过对成绩的分析对比,表扬成绩高的小组和进步的小组;把成绩最好的作文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从构思、谋篇布局到语言运用诸方面充分肯定作文的优点,使学生多接触正面的内容,把成绩高的小组作文张贴在班级“佳作欣赏栏”上,并要求所有同学与此对照,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评价。网络系统根据各小组的得分高低,自动对各小组的成绩进行排序,学生可以随时浏览了解各小组得分情况。(成果质量汇总表略)

【反思与分析】:同伴评价实际上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其重要理论基础就是考卡夫(Kafka, K)最早提出的“群体动力理论”(group dynamics)。通过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评选,学生对自己所写作文的要求与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