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发展现状

测量原理 观测方式 提供信息 探测深度 纵向分辨率

俄罗斯ⅡMK型 (大地电磁型) 预极化-自由进动测量 预极化-FID 自由流体指数等(FFI) 150 cm(从井轴起) 30 cm 斯伦贝谢公司CMR型 (脉冲强磁场贴井壁型) 永久磁铁局部均匀磁场-脉冲方式 自旋回波 FFI、束缚水等 2.5 cm(从井壁起) 25 cm(慢速),15 cm(点测) NUMAR公司MRIL-C型(成像测井型) 偶极梯度-脉冲方式 自旋回波 FFI、渗透率、扩散系数、束缚水 19.7~21.6 cm(从井轴起) <50 cm 1)核磁共振测井的未来发展方向决定于其真正解决油气勘探开发问题的能力和潜力。为了提高力。油气勘探开发效益,它必定在满足解决日益复杂的油气地层评价问题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在流体识别和岩石物理评价中的独特优势,不断地向前发展。

2)鉴于核磁共振测井的独特优越性,各油公司将会建立以核磁共振为中心的油气评价技术体系,包括随钻核磁共振测量、电缆核磁共振测井、与地层测试结合在一起的核磁共振流体分析以及系统的数据处理和综合解释方法系列。随钻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将备受关注。该技术是在钻井过程中实现对地层的核磁共振测量,提供地层的孔隙度、束缚水孔隙体积以及T1分布等信息,其应用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3)当前核磁共振测井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能会成为新仪器研制和应用研究的突破口。例如,MRIL与CMR的探测深度都仍然较浅,对于泥浆侵入比较深的轻质油和气层,NMR测井在评价含烃性时将遇到困难;再如,在碳酸盐岩地层,T2分布与孔径分布及油气赋存状态的关系不像砂泥岩地层那么明确。这些都将给核磁共振测井的应用带来挑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