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乐化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软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a.首先应逐组逐相测量引下线及设备连线的线长,并做好纪录。测量时注意引下线的T 接点,在满足下述安全净距(A1为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A2为不同相间;C为导体至地面)的条件下,其位置应尽量和设备端子在同一轴线上。A1值见上表,A2和C值见下表.

电压(kV) A2(mm) C(mm) 110 1000 3400 220 2000 4300 b.用软绳索置于引下线T 接点至设备端子边缘使绳索呈近似悬链状自然下垂,中间有支柱绝缘子支撑的,应经过支柱绝缘子上端,弧垂应满足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最大不得超过200mm,但不能使设备连线端子受到超过允许的外加应力,并满足A1,A2,C值要求,调整好后在绳索上做好标记将绳索顺直,用钢卷尺量取两标记之间的距离L1并做好记录。

c.用软绳索置于相连设备接线端子外边缘,在不使设备连线端子受到超过允许外加应力并满足c值的条件下,在绳索顺直,用钢卷尺量取两标记间的距离L1,作为设备连线的线长,并做好记录。

2.导线长度计算

a.引下线长度按下式计算为 l=L1-L2-L3+L4+L5

式中L———导线开线长度; L1———引下线测量长度;

L2———* 型线夹全长(含引流线夹); L3———设备线夹压接管长度; L4———导线插入引流线夹内长度; L5———导线插入设备线夹内长度。 b.设备连线长度按下式计算为 l=L1-L2-L3+L4+L5

式中L———导线开线长度; L1———设备边线测量长度; L2———首端设备线夹压接管长度; L3———末端设备线夹压接管长度; L4———导线插入首端设备线夹内长度; L5———导线插入末端设备线夹内长度。

3.导线切割

第 11 页 共 17 页

乐化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软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a.将导线拉直,用钢卷尺量取所需开线长度在导线上做好标记,并做好记录。在标记两册侧用铁丝扎紧后,从标记处切断。端面应整齐无毛刺并与线股轴线垂直。

b.压接部位接触面的处理

用汽油清洗线夹管内的油垢,并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与焊渣。用汽油将铝部压接部分清洗干净,其长度不应小于连接的1.2倍。

将进入铝管的铝股涂以电力复合脂,并用钢丝刷沿导线轴线方向对已涂电力复合脂部分进行擦刷,将液压后能与铝管接触的铝股表面全部刷到。

4.液压压接

在压接前应首先对液压设备检查后再进行压接。

设备线夹的压接较为简单,仅需将导线端部修整后插入夹管内即可进行压接。注意扩径导线在压接前必须拧入芯棒。压接顺序为为清理压接区域,涂电力复合脂,穿入压接管,对准引流板压接。设备线夹压接时,压模重叠数量与耐张线夹完全一样。

5.连接

a.引下线的相序应符合设计要求。接触面应清洁,并涂以电力复合脂。连螺栓的螺母侧应有平垫和弹簧垫圈,相邻垫圈间应有3mm以上净距。螺栓紧固力矩值应满足规定要求。

b.连接后应是近似悬链状自然下垂,三相弛度应一致,复测导线与横梁各部位之最小净距应大于或等于A1值。

6.搭接面的处理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铜与铜:必须搪锡;

铜与铝:应采用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相同布置的引下线及设备连线应一致。

中间有支柱绝缘子支撑的导线,应用软导线固定线夹固定于绝缘子上。 注:金具紧固力矩

螺栓直径(mm) 10 紧固力矩NM 22 12 36 16 65 18 83 20 105 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3扣,应用双平垫加弹垫。线夹接触面应连接紧密,用力矩扳手紧固。设备连线可预先压接好,用16吨吊车吊装。

九、作业结果的检查、验收和质量标准(见附表)

技术交底记录;导线耐张液压管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 变(电)2-14-1;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 226-8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9-201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手册》、

第 12 页 共 17 页

乐化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软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二)施工工艺示范光盘》、《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四)典型施工方案》。

十、作业过程中见证点(W)和停工待检点(H)的设定

1.见证点设定

软母线及引连线放线 软母线及引连线架设

2.停工待检点的设定

软母线及引连线压接

十一、危险源、危险点辨识及安全措施

(一) OHS危害辨识

序可能导致危险因素 的事故 号 1 压接时,压接机软管爆裂 电动压接机高空作业不符合安全规定 其他伤害 涉及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 员工 员工 员工 1 0.5 7 压接前,仔细检查压接机及软管是否3.5 完好,或外加保护胶管,防止液压油喷出伤人。 23 电动压接机外壳接地,使用符合标准的配电箱。 2 漏电 3 触电 3 0.5 15 高处坠落 6 测量软母线档距时,监护人必须监督0.5 40 120 工作人员系好安全带后再测量、紧尺和读数。 放导线由专人指挥,线轴架设要平稳,导线由线轴下方引出,推转时作21 业人员站在线轴后方,终了时轻轻转动,切割导线前应将切割处两端绑扎好。 挂线前构架应经验收合格,检查金具是否符合要求,经常检查挂线点处绳扣在横梁上缠绕过程中有无破损、断股由专人负责用手旗指挥升降,母线75 着力后,检查所有绳扣及底滑轮及卷扬机钢丝绳,确认无误后,方可起升。挂线时,导线下方不得有人,严禁跨越正在收紧的导线。 42 卷扬机制动良好,由专人操作,听从地面指挥人员指挥,防止过牵。 4 人 导线弹出伤其他伤害 员工 6 0.5 7 5 挂线点固定滑轮绳扣断裂,地脚滑轮脱扣 高处坠落 员工 10 0.5 15 6 卷扬过牵引 起重伤害 员工 6 1 7 第 13 页 共 17 页

乐化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软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在软母线上安装引流线及设备连线作业前,应检查金具连接是否良好,横梁是否牢固。只能在导线截面积不245 小于120mm的母线上使用竹杆横放在导线上骑行作业,过于张绝缘子串时要先系好安全带,防止绝缘子旋转发生高空坠落。 7 过耐张绝缘子串及骑线作业失控 高处坠落 员工 3 1 15 8 架空线架设时,施工人员站在钢丝绳内侧作业没有封闭现场 弛度调整过牵引,导线脱落 起重伤害 员工 3 1 15 45 起吊时严禁站在受力钢丝绳内侧作业,做好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9 起重伤害 员工 6 双母线调整时,保证卷扬机性能良好,由专人负责指挥,设专人监护。0.5 40 120 单母线弛度调整时用专用耐张瓶卡具,用双钩紧线器调整。 (二)安全措施

1.参加施工人员均应戴安全帽,并应遵守高空作业安全规定。 2.母线架设前应检查金具是否符合要求,构架应验收合格。

3.放线应统一指挥,线盘应架设平稳。导线应由盘的下方引出。放线人员不得站在线盘的前面。当放到线盘上最后几圈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导线突然蹦出。 4.牵引母线过程中,指挥人员要信号明确,导线起落要平稳。 5.架设母线及引连线吊装时,下方禁止站人或行走。

6.紧线应缓慢,并检查导线是否有挂住的地方,防止导线受力后突然弹起。严禁跨越正在收紧的导线。

7.架设母线用的滑车、卡具等必须进行检查,牵引钢丝绳应完好无损,钢丝绳的规格选用应经计算。电动绞磨使用前应详细检查,倒顺开关、制动刹车等应可靠,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

8.上下传递工具、零部件应使用吊绳。

9.紧线挂线过程中用经纬仪观察构架横梁有否变动,应随紧线张力的增加而收紧临时拉线的双钩。

10.放紧线施工凡受力连接固定处施工负责人应认真检查是否可靠。

11.切割导线前,应将切割处的两侧扎紧并固定好,防止导线割断后散开或弹起。 12.压接软母线用的油压机的压力表应完好。压接过程中应有专人监视压力表读数,严禁超压或在夹盖卸下的状态下使用,并应经常检查油压机油位,油位低应及时补充。 13.设备接线端子离地面较高,在使用人字梯或毛竹台架时应放置稳固,下面应有人扶住或用拉绳固定。

14.不许攀登设备瓷瓶进行引连线连接。

第 14 页 共 17 页

乐化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软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15.利用吊车吊笼进行高空作业时,吊笼挂钩处应牢靠,吊笼下面系拉绳在地面固定。 16.施工现场应设专职安全监护人员(本工程专职安监员为徐俊),对施工特别是挂线进行全过程安全监护。

17.遇有六级以上大风、雷雨、浓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或经医生检查不宜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及酒后,不得参加高空作业;高空作业人员的衣袖裤脚应扎紧,并应穿布或胶底鞋。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18.电动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使用钻床时严禁带手套,工件应固定牢固,防止飞脱伤人。电源开关保护罩应齐全,严禁一个开关多路接线。电源线绝缘应良好,禁止将电源绑扎在金属物上。露天安置的电动机具及开关应有防雨措施。

19.在挂线前必须严格检查绞磨,牵引绳索、横梁、滑轮是否完好,上滑轮和地滑轮的固定要可靠,防止松脱跑线伤人,磨绳在磨芯上缠绕圈数不得少于5圈,拉磨尾绳人员不得少于2人,且距绞磨的距离应大于2.5m。

十二、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 母线施工质量通病 1 2 相临母线接头固定在同一瓷瓶间隔内,有2个接头; 错开间隔安装。 防治措施 母线安装时,贯穿螺栓穿向不符母线平置时,由下往上穿;母线立置时,贯穿螺栓应由左合规范要求; 向右、由里向外穿,连接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3扣。 精确测量档距,并考虑挂线金具的长度和允许误差。 按说明书和施工方案要求,在线 夹底部打直径不超过φ8mm的泄水孔(以防进入冬季寒冷地区雨水结冰冻裂线夹)。 按说明书和施工方案要求,将导线插入线夹内距底部10mm,用同等导线T接螺栓线夹或其他夹具在线夹入口处将导线夹紧、从管口处向线夹底部压接(以避免出现易隆起或灯笼现象)。 3 各相软母线的弧度不一致; 户外600mm2以上的软导线压接4 线夹口向上安装时,没打泄水孔; 短导线压接时,不符合规范要求; 5 十三、强制性条文内容

1、耐张线夹压接前应对每种规格的导线取试件两件进行试压,并应在试压合格后再施工。

十四、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1)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第 15 页 共 17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