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做到情感投入
作者:肖长秀
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2016年第05期
摘 要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也从原来单纯的知识灌输,变成了现在的全面发展。语文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门教化类的学科,它更是学生在以后展开学习的基础,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学习能力的高低。其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对于语文学习有着决定性的因素,所以,老师在帮助学生展开朗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情感投入;策略
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老师对于学生朗读训练的环节,并没有展开优质的教学,有的老师虽然重视,可也未能找到好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让学生进行“说读”,这种情况,很容易会使学生丧失朗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在这方面的发展。
1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现代的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使学生重新认识语文朗读教学,消除紧张的情绪,变得敢于读书,乐于读书。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不妨根据朗读的内容,来进行多元化的拓展,通过影像、图片、音频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另外,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学生朗读的伙伴,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朗读。这样,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宽松自由、平等合作的读书环境中,才会喜欢朗读,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读得生动,读得愉悦。
例如,在进行语文课文《趵突泉》的朗读练习中,由于是一篇单纯的描写文章,小学生可能不是那么的感兴趣。如果老师一上来就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学习,那么很可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随着老师的教学而被动接受,对于自己所朗读的内容,没有准确的了解,更别提进行深入的思考了。所以,老师在开始教学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不妨利用网上搜集来的材料,帮助学生认识趵突泉,认识作者老舍,让学生在开始朗读的时候,对于自己面前的东西,有个大致的了解,那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老师通过朗读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不让思维受到拘泥。 2 创新教学的朗读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于朗读方式的创新,老师不能脱离一个“笼子”后,又进入到另一个桎梏之中。朗读不是“说读”,更不是“喊读”。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感情投入,而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会更容易使学生走向与教学目的完全背离的方向。所以,老师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要注意手段的更新,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朗读所带来的魅力,进而增强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当然,老师在朗读教学中,也要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能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例如,在进行文章《百鸟朝凤》的朗读练习中,老师不妨开放形式,让学生用戏剧的方式,来进行内容上的演绎。可以分别找出几名学生,来扮演凤凰、老鹰、麻雀,以及燕子等等,让他们用对话的方式,来进行朗读练习,这样绘声绘色的表演,加上深情并茂的朗读,能够让学生对于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更深一层次的了解。同时,朗读的形式也要不受拘泥,老师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设计一些欢快的朗读方式。分角色朗读、表演式朗读、竞赛式朗读等等,都可以被运用进课堂,只要是能够帮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投入情感,都不失为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3 注意朗读的评价总结
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于学习过程的点评与总结。传统教学中,过于讲究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所以对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