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分子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排列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氧化性:F2>Cl2>Br2>Fe3+>I2>SO2>S 高锰酸钾溶液的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S2->SO3(2-)>I->Fe2+>Br->Cl->F-

推荐:

常见的氧化剂有: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X2(卤素)、O2、O3、S等 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Cu2+,Fe3+等或H+

3高价过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KMnO4、K2Cr2O7、HNO3、H2SO4(浓)、KClO3、HClO等

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常见的还原剂有

1活泼或较活泼的的金属,如K,Na,Mg,Al,Zn,Fe等 2低价金属阳离子,如Fe3+,Sn2+等 3非金属阳离子,如Cl-,B-,I-,S2-等 4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

在含可变化合价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即可作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例如Cl2,H2O2,Fe2+,H2SO3等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物质活动顺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金属活动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原子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金属还原性与溶液有关,如在稀盐酸,稀硫酸中Al比Cu活泼,但在浓硝酸中Cu比Al活泼

2非金属活动顺序

F Cl Br I S

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剂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来进行判断,例如:

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1) 4HCl+MnO2=(加热)MnCl2+2H2O+Cl2(2) 4HCl+O2=(CuCl2,500摄氏度)2H2O+2Cl2(3)

上述三个反应中,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Cl2,而氧化剂分别是KMnO4,MnO2,O2,(1)式中KMnO4常温下就可以把浓盐酸中的氯离子氧化成氯原子,(2)式中MnO2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完成,(3)式中O2不仅需要加热,而且还需要CuCl2做催化剂才能完成,由此可以得出氧化性KMnO4>MnO2>O2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如: 2Fe+3Cl=(加热)2FeCl3 Fe+S=(加热)FS 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

(5)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F Cl Br I

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Li Na K Rb Cs

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 Na Mg Al Si P S Cl

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6)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的强弱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例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 可判断氧化性:Cl>S>P>C

(7)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两中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其还原性:负极>正极。

2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8)根据物质浓度的大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弱。如氧化性:HNO3(浓)>HNO3(稀),还原性:HCl(浓)>HCl(稀)

⑴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①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失电子的能力。

②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③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常用的方法 ①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判断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a.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b.单质的还原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减弱。

c.离子的氧化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增强(铁为Fe2+)。如:Ag+>Hg2+>Fe3+>Cu2+>H+>Fe2+。 ②根据非金属的活泼性判断

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如:氧化性 F2>Cl2>Br2>I2>S;

还原性 S2— > I— > Br— > Cl— > F—。

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以及反应条件或剧烈程度来判断 a.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b.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c.不同氧化剂(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氧化性(还原性)越强。

如:根据浓盐酸分别与KMnO4、MnO2、O2反应的条件分别为常温、加热、催化剂并加热,由反应条件可以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顺序为KMnO4 > MnO2 > O2。

d.不同氧化剂(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反应现象越剧烈,氧化性(还原性)越强。

如:钠和钾分别与水反应时,钾更剧烈,所以还原性:K > Na ④根据原电池或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

a.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其还原性:负极>正极。

b.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⑤某些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外界条件有关

a.温度:如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热的浓硫酸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更强。 b.浓度:如硝酸的浓度越高,氧化性越强。

c.酸碱性:如KMnO4的氧化性随酸性的增强而增强。

2.相等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相等。此规律应用于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3.先后规律:

在溶液中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当向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时,还原剂(氧化剂)先把氧化性(还原性)强的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或氧化)。如把Cl2通入到FeBr2溶液中,Cl2先氧化Fe2+,然后才氧化Br—。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