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八单元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 张浇娇

一、教材概况

第七单元

单元内容:本组教材的内容包括导语、《玲玲的画》、《蜜蜂引路》、《寓言两则》、《丑小鸭》4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七;要求认识47个生字(课文中38个,语文园地中9个),书写39个汉字。

课文特点:本单元课文,主题虽然类似,但又各具特点。

《玲玲的画》是一件常见的生活小事,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主题也比较明确。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还要体会爸爸最后说的一段话的含义。

《蜜蜂引路》是老课文,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名人轶事,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本篇课文要把朗读作为感悟课文词句与内容的主要手段,要读出人物的语气和思想。

《寓言两则》是流传千古的寓言,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

《丑小鸭》是安徒生的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教材有了变动(请看课文)。教师要多和孩子们一起投入地朗读,在读中产生共鸣,感悟文章的真谛,感悟人生的真谛,要鼓励学生多元感悟。

单元主题:这一单元以“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为主题。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过一组以“动脑筋想办法”为专题的课文,二年级上册学过一组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为专题的课文。这几组教材都以“看问题想问题”为主题,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课文,我们都会发现本册这组教材与前两册教材有不同之处。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做事要善于思考,还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因此,我们看教材116页,本单元的导语这样说的: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应该说本册的“看问题想问题”是建立在一下、二上两册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但不要拔高人文要求。

第八单元

单元内容:这个单元包括导语、《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阿德的梦》和语文园地八;其中除《数星星的孩子》是老课文外,其余都是新课文。要求认识56个生字(课文中47个,语文园地中9个),书写30个汉字。本组的生字多

而偏难,可以把生字的学习融入理解课文之中,让学生在识字、写字、朗读、感悟中学习语言,培养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情趣。

课文特点:本组课文是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编排的,仔细读读本组课文,每篇课文都是那么的生动有趣。文字生动,插图精美,可谓图文并茂,篇篇文章引人入胜。

《数星星的孩子》是老课文,是一篇蕴含科学知识的文章,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张衡从小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

《爱迪生救妈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小爱迪生。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朗读中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

《恐龙的灭绝》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描述的是一个至今尚未揭开的谜团,生字新词较多,要让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中感悟理解词句和科学知识。

《阿德的梦》是连环画形式的略读课文,重点是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以及借助图画识字等。

单元主题:第八单元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主题,导语是“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夏天下雨,冬天下雪,这是为什么呢?在炎热的天气中,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糕,会冒出白气,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吧!”

本组的学习,我们与学生一起走进科学世界,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学生以前已经学过主题相似的课文,一下册第八单元是“有趣的自然科学”,二上册第八单元是“热爱科学”。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课文展开这组课文的学习。不要忽视语文本质。

拓展与实践的内容——我知道、宽带网

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

第七单元《丑小鸭》、第八单元《数星星的孩子》课后

“宽带网”的作用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更重要的是通过创造性的主题信息搜索和学习,更深刻领悟相关的人文主题,提升精神境界,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第八单元后面的宽带网有“资料补充”和“拓展要求”两大板块。先是提供了我国古代科学成就和现代著名科学家的一些材料,然后要求查找更多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资料的收集可以在单元学习的最后布置,也可以结合单元中课文的学习先行提出。如《数星星的孩子》就可以结合课文学习先提出资料收集的要求,单元末的“宽带网”教学时可以安排资料的交流。

拓展与实践的内容——学习小伙伴的作用

教材注重拓展与实践时,安排很多学习小伙伴,这两个单元共出现了17次,主要作用有四个方面。

1、语文学习联系生活 如,《玲玲的画》课后,《数星星的孩子》课后

2、引导学生推敲语言 如,《蜜蜂引路》课后,《寓言两则》课后 3、启发学生多元思考 如,《丑小鸭》课后,《寓言两则》课后 4、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语文园地七、八的展示台

二、教学建议

(一)识字教学——抓规律、打基础 1、把握规律 有效识字

字音规律:《玲玲的画》 “玲、详、奖、脏”等字都是后鼻韵母。

字形规律:《玲玲的画》 “玲、详、奖、脏、幅、叭、催”等字都是形声字。 构词规律:《恐龙的灭绝》 枯萎、寒冷、庞大、死亡、躲避、传染、足够 2、回归生活 真切感受?

动作模拟:《玲玲的画》端详;《寓言两则》喘气;仰着头 情感体验:巴望、焦急、羡慕、孤单、惊讶

联系生活:“距离、附近、谈天”谈谈自己座位附近是谁;说说自己家附近有什么。 3、结合语境 准确理解

《蜜蜂引路》“常常”可以在语境中通过换词比较来感悟。

《爱迪生救妈妈》练习“我会填”“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爸爸很着急。” 4、多样形式 巩固积累

可以采用“猜谜、鼓掌传字、形声字扩展、课外阅读”等方式进行巩固练习,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运用“抄写词语、读读背背、展示台、读读抄抄、我会读”等多种方式积累词句。

(二)阅读教学——重引导、促发展 1、切入重点 贯通全文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课文,重要的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教学内容重构能力。钻研教材要学会抓住重点,抓住主要问题,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贯通全文的效果。

围绕重点词展开教学

《揠苗助长》 抓住课文中表现种田人“急”的词语展开教学。

《守株待兔》 抓住课文中表现种田人“守”和“待”的词语展开教学。 围绕重点句展开教学

《玲玲的画》“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玲玲遇到了一件什么不开心的事?坏事怎么会变成好事?

2、精当提问 开放大气

在课堂教学中,不必回避教师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一要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无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