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精品文档】

《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B )。 A.机会成本 B.稀缺性 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 3.下列属于实证表述的是(C )。 A.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 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

C.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 D.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

4.研究单个家庭和企业决策的经济学称为(B )。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5.下列命题中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的是(C )。 A.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2003年某国失业率超过4%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万美元 6.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B )。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 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

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

二、判断题

1.稀缺性仅仅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 )

2.在一个由行政命令来协调经济活动的社会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决策是价格调节的结果。( × )

3.“所得税税率提高会引起总税收减少”,这是一个实证表述的例子。(√ ) 4.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的。(× )

5.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 6.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 7.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 8.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

9.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

三、简答题

1.稀缺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稀缺性就是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的欲望的经济物品和资源又是有限的,这对矛盾是永远无法解决的。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2.经济学的定义及其要点是什么?

答: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经济学探讨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要点:经济学研究的要点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答: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4.简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

答: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图形。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经济人”假定的认识。 答:“经济人”假定是所有的经济理论均具备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所谓的“经济人”指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经济人”假定条件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不同的理论之中。

2.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答: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途径,其中心理论为“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作为总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二者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再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五、实践题

1.举例说明稀缺性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答:面对资源的稀缺,需要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的整个经济,如个人、家庭、厂商、政府都要面对资源的稀缺与需要的无限及由此引起的选择问题。经济学家们将面对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归结为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产品生产出来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要,不同数量的产品满足不同程度的需要。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人们的需要又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把既定的资源用来生产何种产品,或者用来生产何种产品组合就是经济决策者要进行的必要选择。

第二,怎样生产?也就是用什么方式组织生产。一般而言,一种产品的生产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一个经济社会满足其成员需要的方式也很多,需要做出恰当的选择,以力求达到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需要满足。

第三,为谁生产?也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给谁使用,为满足谁的需要来使用,就涉及到产品的分配问题。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周而复始的在生产过程,产品在社会成员间的分配将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向和配置。一般情况下,优质的劳动、资金、土地总会流向效率较高的部门,为了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人们就必须研究社会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

2.举例说明规范方法和实证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答:可以用大炮与黄油的例子来说明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比如,我们研究大炮与黄油的增长

问题。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要研究决定大炮与黄油增长的因素是什么,这种增长本身具有什么规律性,等等。由这种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是可以验证的。假定我们在分析决定大炮与黄油的增长因素时发现,如果资本量增加1%,劳动量增加1%,则大炮与黄油的产量可以各增加1%。在实际中,我们按这一发现,增加资本量与劳动量各1%,大炮与黄油的产量果然各增加了1%,那就证明了这一发现是真理。这一真理又不以人们关于大炮与黄油对社会的意义看法如何而改变。而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我们研究大炮与黄油的增长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这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从增长会给社会经济带来福利的增加出发,认为大炮与黄油的增长是一件好事;有人从增长会给社会带来环境污染,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出发,认为大炮与黄油的增长是一件坏事。大炮与黄油的增长既会有好的影响,也会有坏的影响,上述两种观点谁是谁非很难讲清楚。在研究如何使大炮与黄油增长时是用实证的分析,但在从经济上决定大炮与黄油的增长率时,首先要从规范的角度说明这种增长究竟有什么社会意义。由于对大炮与黄油增长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看法不同,很难得出一致的、具有客观性的结论,所以就要通过中央集权的独裁方式,或民主政治中的投票方式来解决问题。

第二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曲线是一条向(A )倾斜的曲线。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2.供给曲线是一条向(B )倾斜的曲线。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3.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B )。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玉米价格上升 C.大豆供给量锐减 D.大豆价格上升

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A )。 A.4/3 B.4/5 C.2/5 D.5/2

5.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B )。 A.减少 B.增加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6.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B )。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价格上升

二、判断题

1.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 2.对任何商品而言,价格下降,需求量都会增加。(× )

3.如果一般性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该价格一定会下跌并向均衡价格靠拢。(√ ) 4.X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Y商品的需求数量上升,说明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 5.垂直的需求曲线说明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为零。(× ) 6.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 )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需求是指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