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有哪些?

答: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

2、在实践中如何做到依法执教?

答:依法执教是现代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发展,反映了现代社会逐步走向法制化的必然趋势。作为现代教师,不仅要树立依法执教的意识,还要养成依法执教的自觉行为。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规律的关系;二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

3、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1)对教师工作的动力功能(2)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调节功能(3)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4)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功能(5)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6)对教师自身修养的引导功能。

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育人要求的一致性(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5.实践中教师怎样做到严谨治学?

答:在实践中教师怎样做到严谨治学(1)好学不倦,努力精通业务(2)把握规律,科学施教(3)严以律己,精益求精(4)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6.教师应如何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答:发挥家长教育作用的基本策略有两大方面:一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家长提高教育修养,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二是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教育活动,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实践中应做到(1)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2)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3)帮助学生家长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和思想。

7.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有:(1)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2)克服文人相轻,相互学习配合。(3)尊重同志,相互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8.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书育人原则、乐教勤业原则、人格示范原则。 9、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须把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第一、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第二、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第三、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第四、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 第五、坚持继承和创新结合

10.从人生观、道德观上矫正为师不廉的现象应注意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答:从人生观、道德观上矫正为师不廉的现象应注意解决以下几方面的基本问题:(1)人与社会问题 (2)奉献与索取问题 (3)义和利的问题 (4)幸福观的问题。

11、在实践中应怎样体现爱岗尽责?、

答:教师在实践中做到爱岗敬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书育人,尽职尽责。 第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三,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第四, 勤奋钻研,科学施教。第五, 淡泊名利,育人为乐。

二、辨析题,并说明理由

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答:错。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是不完全的。因为它没有完整地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道德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而是内在的品格。所以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在这一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2.从学校教育中实现团结协作所涉及的人际关系上来看,教师要调节好与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关系。

答:错。这种说法不完整。它忽视了学生家长的存在,事实上学生家长在学校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学校教育中实现团结协作所涉及的人际关系上来看,教师不仅要调节好与领导、教师以及与学生的关系,而且还要调节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等等。

3、在“教书育人”这句话中,育人就是特指对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育。

答:错。这种说法不全面。把育人仅仅理解为培养思想品德,在实践上窄化了育人的多方面功能,导致了育人功能的片面性。在育人中培养人的思想品德虽然重要,可这不是唯一的,教书育人这种活动所培养的人,是一个能在多方面适应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完整的人,即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4、慎独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指的是自觉地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

答:错。慎独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指的是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闲居独处的情况下,更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论和行为符合道德要求。自觉地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指的是内省。

5、为人师表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最突出的就是体现了教师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追求。 答:正确。因为,真、善、美作为三种人格理想,是从师立教的基础。教师只有把求真,向善和爱美作为奋斗目标,并不断地在自身行为中表现出来,才具有较强的道德影响力。因此,为人师表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最突出的就是体现了教师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追求。

6、夸美纽斯说“道德的实现是由行动,而不是文字。”这说明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答:错。夸美纽斯说“道德的实现是由行动,而不是文字。”指的是道德知识必须付之于实际,转化为道德行为。也就是说,道德修养必须更加注重品德实践,注重行。因此,这句话说明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7、“教师打骂学生的行为其实也没什么,他们都是恨铁不成钢,也是对学生负责。” 答:错。这一说法表面看来教师存有好心,但其实是一种伦理观念上的误区。因为在这样的伦理观念中,并没有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是个有人的尊严的人,并没有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在地位上平等的人;这种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践中常常表现是一种无视学生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爱;教师对学生的那种“打是疼骂是爱”的做法,在实际上往往不知不觉地会造成对学生人格尊严的伤害和对学生合法权益的剥夺,对身心健康的摧残。

8、社会公共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因此,只要注重社会公共道德的良好修养,就能做好教育工作。

答:错。此说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它把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等同起来,以社会公共道德代替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价值思想虽源于社会公共道德,但它是社会公共道德在教育领域的特殊表现,是关于教师职业言行的专门性道德;在教育现实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的修养,更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因为教师在教育领域中的许多问题,是社会公共道德所不能直接解决的。所以,题中的说法是不完全的。

三、案例分析

1. 案例:随着运动员进行曲,周老师又一次站在市优秀教师的领奖台上.周老师从教12年,已六次站在这里了,可是,这一次他的心情与前几次大相径庭,他甚至觉得自己没有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