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四川延考区理综物理(含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延考区)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有质量分别为m和m/2的两木块,下方木块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已知两木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为使这两个木块组成的系统象一个整体一样地振动,系统的最大振幅为

f2f B. kk3f4fC. D.

kkA.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k m/m A.大量分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或固体,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被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一定减小 C.被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一定增大 D.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温度和气体分子的总数有关

16、一气体放电管,当其两电极间的电压超过5003V时,就放电而发光,在它发光的情况下逐渐降低电压,要降到5002V时才熄灭。放电管两电极不分正负。现有一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峰值为1000V,频率为50Hz,若用它给上述放电管供电,则在一小时内放电管实际发光的时间为

A.10分钟 B.25分钟 C.30分钟 D.35分钟

17.如图,在真空中一条竖直向下的电场线上有两点a和b。一带电质点在a处由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B.质点在b点所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C.带电质点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D.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a b 1

18、如图,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e、p、q的圆周运动速率分别为v1、v2、v3,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a3,则 A. v1>v2>v3 B. v1a2>a3 D. a1

19、在x轴上方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同一种带电粒子从O点射入磁场。当摄入方向与x轴的夹角??45时,速度为v1、v2的两个粒子分别从a、b两点射出磁场,如图所示,当?为600时,为了使粒子从ab的中点射出磁场,则速度应为 A.

0e p q 1(v1?v2) 22(v1?v2) 23(v1?v2) 36(v1?v2) 6B B.

C.

O a c b x D.

20、用具有一定动能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使这些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n(n>2)的激发态。此时出现的氢光谱中有N条谱线,其中波长的最大值为?。现逐渐提高入射电子的动能,当动能达到某一值时,氢光谱中谱线增加到N‘条,其中波长的最大值变为?。下列各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A.N’=N+n B.N‘=N+n-1 C. ?>? D. ?

2

'''O b a θ 第Ⅱ卷

本卷共10题,共174分。 22、(18分)

Ⅰ.(6分)图中为“双棱镜干涉”实验装置,其中s为单色光源,A为一个顶角略小球1800的等腰三角形棱镜,P为光屏。S位于棱镜对称轴上,屏与棱镜底边平行。调节光路,可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

S S1 S2 A P 这是由于光源s发出的光经棱镜作用后,相当于在没有棱镜两个分别位于图中s1和s2位置的相干波源所发出的光的叠加,(s1和s2的连线与棱镜底边平行。)

已知s1和s2的位置可由其它实验方法确定,类比“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实验,可以推测出若要利用“双棱镜干涉”测量光源s发出的单色光的波长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Ⅱ.(12)图中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测量硬弹簧(即劲度系数较大的弹簧)的劲度系数k,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可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全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V○为理想电压表。当木板上没有放重物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图1中a 点,

图1 a E V m 木板 弹簧

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在木板上放置质量为m的重物,滑动变阻器的触头随木板一起下移。由电压表的示数U及其它给定条件,可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1)写出m、U与k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

(2)已知E=1.50V,l=12.0cm,g=9.80m/s2。测量结果如下表:

m(kg) 1.00 U(V) 1.50 3.00 4.50 6.00 7.50 0.108 0.154 0.290 0.446 0.6.8 0.740 ①在图2中给出的坐标纸上利用表中数据找出m-U直线。 ②m-U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Kg/V。

③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kg/V。(保留3位有效数字)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