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我作为市局抽调的第_批下基层锻炼的机关民警,到某派出所锻炼工作。_年前我曾作为新警到派出所实习锻炼,但以后一直在机关深居简出。因此,无论在感情还是在业务上,派出所对我来说都是相当疏远和陌生。这次基层锻炼让我零距离接触派出所方方面面的工作,感受派出所民警的酸甜苦辣,给我带来的震动强烈而深刻,感受颇深,体会颇多。 当前,派出所和民警的工作可以概括为“忙”、“杂”、“苦”、“难”xxxx字: 一是“忙”。如果打个形象的比喻,派出所就是一家24小时不停运转的诊所,整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民警是忙里忙外,奔波不停。同样是“忙”,机关里是8小时中静悄悄地忙,而派出所是在24小时嘈杂声中无止尽地忙。初到派出所工作,不能不让人怀念机关安静有序的工作环境。该所为解决民警“忙”的问题,针对辖区治安实际,大胆改革勤务制度,推行“五二”制勤务方式,即每个民警每7天工作5天,休息2天。在xxxx工作日中,每个民警要承担起1天值班、1天副班、3天正班的工作任务。新的勤务制度在缓解派出所和民警工作压力、保障民警基本休息权方面已显现成效,但因繁重的工作任务带来的“忙”的问题仍然在短期内难以根治。 “值班室”是全所最忙碌的地方。值班室每天24小时开门工作,一般有xxxx民警值班,其主要职责是:接处警、受理案件、接受群众咨询求助、办理简单的行政案件、办理留置案件、调解治安纠纷等。繁多的工作职责使得值班室犹如医院的门诊部,值班民警就是“做堂会诊”的“医生”。民警对值班工作的态度是“靠天吃饭”,每逢值班就祷告老天下雨,而且24小时不要停,这样前来求助、报警的群众以及各类治安纠纷就会大大减少,值班室也会比往日清净许多。尽管民警对值班的态度比较消极,但却真实地反映出了民警的无奈和苦衷。我这里有份3月21日(周一)的本人值班记录,当时我刚进所工作不到半个月时间,还处在“拜师学艺”阶段,但手头上已压满了任务,一刻也没有空闲下来。这里我将自己干的活略作摘抄,供参考。 8:00—8:30,值班长分配当天工作。8:45分与一名值班民警赶到留置中心。9:00—13:00,在留置室审理xxxx留置案件。13:15分赶回值班室。13:20分接群众报警,称家中失窃。5分钟后与一名值班民警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报刑大技术中队勘查现场。15:20—16:45,带报警群众到所内作询问笔录。17:00左右接婚介所报案,称顾客资料失窃,立即随一名值班民警赶往现场,了解情况。18:15分回所就餐。18:45—20:00,某通讯市场营业主来所报案,称手机被盗,作询问笔录。20:15—21:00,一名群众来所报案,称家中失少房产证、契证等证件,作询问笔录。21:15—22:20,某服饰城摊主前来报案,称电动自行车被盗,作询问笔录。23:00左右,某娱乐场所保安与顾客发生纠纷,协助调解处理,直至后半夜。凌晨2:00左右,某大型娱乐场所发生xxxx酒后闹事纠纷,几乎同时又一娱乐场所发生xxxx醉酒闹事,协助调解其中一起纠纷。凌晨3:00许,其他民警仍在调解处理之中。经过一天繁忙紧张的值班,第二天仍然是正常上班。 除了值班以外,“副班”和“正班”也是繁忙而辛苦。“副班”这天从上午9:30开始,由xxxx民警带领xxxx保安上街面巡防,一直要工作到夜间23:00。而“正班”更是紧张的三天,因为各个警种的日常工作都集中在这3天时间里,如果完不成,就得加班加点。如社区巡访工作有严格的硬性规定和考核标准,社区民警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治安民警常常是白天办理治安案件或调解治安纠纷,对场所的日常管理、检查不得不在夜间进行;刑侦民警办起案来更是加班加点。当然,一旦遇到集中行动、专项整治或节假日,出勤备勤等加班量更是直线飙升。 二是“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派出所民警承担的工作职责过于繁杂,要求一警多能。虽然该所设置了社区、治安、刑侦和巡逻四个警种,但并不是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要求一警多能。如社区民警不仅要开展基础防范,学会做群众工作,还要参与办案,参与治安纠纷调解。同样,治安民警、刑侦民警在需要的时候也要参与其他警种的工作,即使巡警这样单纯的警种,也不得不学会做笔录,学会办理案件,调解纠纷,以缓解派出所工作压力。(2)非警务活动繁多,牵扯了民警大量的精力。该所每天都要投入一定量的警力和精力应付非警务用警,这不仅加重了民警的负担和压力,对派出所的业务工作带来冲击,而且有时会影
响到派出所创满意活动。我在值班时,就常常遇到非警察职责范围内的求助电话,如居民家房屋漏水,要求110求助;钥匙掉进阴水沟,要求110求助;回家没有钱了,也到派出所求助。印象最深的是在这次创文明城市建设中,派出所民警承担了太多的非警务活动。该所结合副班民警的街面巡防工作,每天从上午9:30分到夜间23:00,由6至xxxx民警分头带领保安,在各自的巡防区块里开展创建工作。创建工作中最难应付的还是盲流和无证摊贩。在清理盲流方面,这应该是一种综合治理行为,城管、卫生、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都有责任,但实际上却由公安机关一家承担了,在公安机关中又都由派出所一家承担了。而这种清理活动却是治标不治本,根本不可能将盲流清洁干净的。我在工作中就遇到这样一个盲流。当问起他为什么不愿意接受救助时,他振振有辞地答道:“我很了解你们的政策。像我这样的盲流,一般情况下只能救助10天,超过10天,就要打审批报告。但15天后还是要放出来的。出来后,我又能做什么呢?还是流浪!我需要的是工作,给我一份工作,要比什么救济都好。”这番话出自一个收容对象的口中,不能不让人震惊。如果连一个盲流都看出了我们救济制度的缺陷,这怎能不令人深思呢?所以,民警也常常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的财力、物力、精力和人力,去做这种治标不治本的事呢?如果抓抓放放,长此以往,我们民警付出的努力和劳动岂不白费了?在清理无证摊贩上,民警干起来更是理不直气不壮,有时满肚怨气,因为这完全不是公安职责范围的事,于法于理都讲不通,而且容易造成群众误解,有损民警形象。如一名群众见到我们在驱赶两个擦皮鞋的无证摊贩时,就不解地问道:“你们公安怎么啦?放下小偷不去抓,却要管这些擦皮鞋的?这些人也是为了混口饭,何必赶尽杀绝呢?” 三是“苦”。民警的忙和杂,都是一种苦,但真正的“苦”却是来自精神上的压力。在派出所民警看来,同样是苦,机关里是“苦尽甘来”,而派出所是“苦海无边”。这种“苦”主要表现在:(1)考核压力。目前,公安机关包括业务部门出台的每项考核,最终都要落到派出所。尽管市局在这方面已作出规定,对下到派出所的各项考核和台帐,一律由治安支队审核把关,切实为派出所减负松绑。但实际情况是,各业务部门将考核任务直接下达到分局,分局自然又摊派给派出所。这些考核任务到了派出所,又顺理成章地分解到每个警种、每个民警身上,给派出所和民警造成很大压力,很容易陷入人人围绕数字转、人人自扫门前雪的应付局面。(2)工作压力。派出所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无法正常休息,又经常从事着干预、强制、禁止、取缔的工作,常常处在高强度、高对抗、高风险之中,特别是在当前严峻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执法环境中,还时常面临着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因此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压力。(3)明察暗访下的压力。记得刚到派出所工作的第二天,就遇见省厅暗访,那台摄象机将派出所里里外外拍了够,然后通报。第二周是治安支队暗访,接着又是通报。第三周又来了一名暗访者。这种暗访在派出所经常是接二连三地出现,让人心惊肉跳,防不胜防。明察暗访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有其积极性的一面,但如何在民警精神所能承受的压力之内运用好这种手段,还值得有关部门认真研究。(4)投诉的压力。大量的治安纠纷调解、繁杂的非警务活动等等,使得派出所成为公安机关中最容易遭到投诉的警种了。因为怕投诉,民警在工作中束手束脚,有时不敢大胆执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刁民”的气焰,如该所就曾遭到一些盲流的无理投诉。(5)待遇低下。派出所民警工作最辛苦,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大,而得到的回报却相对较低。突出表现在:政治待遇低。一般民警可能20年后才能确定副主任科员,退休时能解决主任科员待遇已经很不错了。基层民警在政治待遇方面始终处于劣势,政治提拔进步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物质待遇低。当前民警收入的增加远远低于教育、医疗、住房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尤其是民警的住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特别是新增民警对住房需求更为迫切,这在当前民警对住房购买力还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很多青年民警只能长期住所生活,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工作环境不够理想。该所每个中队只有一台电脑,由10几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轮流使用,办案或出警时车辆要抢着用,寝室床位也不够,几个民警只能合伙用等等。 四是“难”。当前,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各级领导以及人
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基层民警的执法要求越来越高,而实践中公安执法保障却相当滞后,两者之间的矛盾造成派出所工作实在难做,派出所民警常常在“做”还是“不做”之间左右为难。实际情况是,如果仍然按照以前的惯例去解决执法中的问题,那么稍有不慎,就会触雷,很容易遭到群众投诉;如果因为执法难而绕道走,也会招致群众不满。因此,有些老民警就坦言,现在旧的办案手段不顶用了,新的执法规定往往又难以操作,有时真不知道该怎样做警察了。同时,办案程序烦琐也是派出所工作难做的另一方面。办理一起案件必须经过一道道关口,仅涉及的各类呈批表就有几十张,耗时又耗力。如办理一起最简单的假证行政案件,就涉及到财物扣押、财物没收、财物销毁、讯问笔录、旁证笔录、行政处罚告知以及材料审批等等,如果除去材料审批需要的时间外,其他程序一个熟练工就要耗时3至xxxx小时,一般的民警要花费6至xxxx小时,而这样的假证案件在该所几乎每天都有。尽管公安执法难,但并不表明派出所民警不敢执法,恰恰相反,他们是敢于执法,勇于执法,善于执法,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在法律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坚强意志。相比之下,机关业务部门对基层的保障却显得力不从心,常常滞后于形势的发展需要,使得基层在办案中遇到问题时常常无所适从,这也是造成基层工作难做的又一原因吧。 要切实扭转当前派出所工作中“忙”、“杂”、“苦”、“难”的现状,我认为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如何规范派出所职责任务。尽管公安部已对派出所的职责定位作出明确规定,但实践中却非如此清晰。派出所民警常常对自身的职责定位感到困惑,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和大量的非警务活动,有时做起来非常勉强,感到不是自己的份内活。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市局有关部门能够以公安部的规定为依据,对我市派出所应承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作一全面梳理,并进一步规范派出所非警务活动,逐步转变派出所“包打天下、无所不为”的工作局面。 二是如何评价派出所工作。当前我们对派出所工作的评价主要是依据一系列涉及方方面面工作的考核数据。但是,数据只是表象,在数据背后却是种种无奈。在“以数字论英雄”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派出所和民警的工作就是围绕几个“数字”团团转,在这上面用足了脑筋,绞尽了脑汁,搞突击,甚至不惜造假。只要你的工作经得起各种数字的考验,你就是成功的,否则,你就是做了再多的工作,也是白费劲。因此,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数据下,不知掩盖了多少基层民警在汗水以及生命危险中度过的日日夜夜,又抹杀了多少基层民警在默默无闻中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所以,评价派出所的工作应该全面、公正、高效,不能仅仅以几个数字说了算,这很值得有关业务部门研究与思考,在加强派出所考评体系建设方面多作些探索和实践。 三是如何激励派出所民警。目前,我们在鼓励民警下基层、扎根基层、热爱基层、献身基层方面研究不够,给予的倾斜政策不多,尽管市局已经解决了派出所所长的职级问题,但派出所广大民警仍然面临着激励问题。尽管公安机关各级领导都十分强调基层很重要、基层很辛苦,但又很难拿出硬措施来,以致基层留得住民警的人,但留不住民警的心,想进机关工作的想法在基层十分普遍。因此,在激励基层民警的问题上,各级领导机关要实打实地出台一系列鼓励基层、倾斜基层的政策,给予基层应有的地位,使之真正成为吸引人才、激发活力、凝聚警心的战斗堡垒。 四是如何搞好派出所改革。有些民警表示,近年来派出所的改革太多,让人眼花缭乱,有的朝令夕改,昙花一现;有的不切实际,越改越忙;还有的改与不改一个样,仅仅走形式、过过场。派出所有没有需要改革的地方?对此,民警的回答是肯定的。派出所的确需要改革,但改革应该从制约派出所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着手,像如何通过改革切实扭转派出所当前“忙”、“杂”、“苦”、“难”的现状等问题。因此,要改就要改到点子上,要改就要改得彻底,决不能搞什么不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的改革。如我所在的派出所在勤务制度改革中推出的“五二”制勤务方式,就较好地解决了民警工作和休息的矛盾,保障了民警的休息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派出所工作中“忙”的问题,因而深受民警欢迎。 五是如何提高机关服务能力。近年来,机关业务部门围绕“放权、松绑、减负、倾斜”的要求,在服务基层尤其是派出所工作方面出台了不少新举措,给基层带来了实惠。但与基层的现实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