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案例与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案例与反思

作者:蓝玲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5年第11期

我是从一年级开始担任现在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四年以来,我从学生的身上发现了不少的优点和缺点。好多学生从幼儿班养成的不良习惯在进入小学阶段已经慢慢改正,但有极少数的学生到现在还存在着一些品德不良的习惯。

我班有个叫李苗瑜的孩子,她在纪律上比较散漫,有些我行我素,在学习上不是很努力,爱看课外书,但不分时间场合,经常不完成作业,而且不太爱劳动,即使是自己的值日生职责也不愿意承担。最让人头疼的是她对于我对她的教育似乎总是很不以为然,我被她的这种不尊重人的行为激怒了。一次,她的作业好几次都没交,我很生气,劈头盖脸地臭损了她一顿,当时就是感觉孺子不可教也,决定就此不再管她,任她自由发展。可事后冷静下来,我却觉得这样做不合适,既然孩子已经来到了你这个班级,放弃她是对她最大的不负责任。

反思之余,我决定在对她的教育上改变策略,不再硬碰硬。机会很快就来了。在期末复习时,我发现她有一篇作文写得不错,其实这个孩子还是挺有才的,也比较有思想,这跟她平时喜欢看课外书有很大的关系,于是在作文讲评课上,我以她的作文为范例来指导学生写作,并让她谈谈关于写作的一些想法,看到她脸上的惊讶以及被别人肯定的满足,我知道我该怎样去做了。之后,我瞅准机会,适时地与她谈了几次话,一方面肯定她的优点及进步,一方面指出她的问题和不足,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开始接受我的教育了。

一个学期过去了,李苗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在她的身上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仍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但她开始变得阳光,主动与别人交往,学习也较之从前有了进步,班级劳动也能积极参加,最重要的是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不再有不以为然的现象,能虚心地接受意见,努力改正。面对这些变化,我内心感到很高兴。

经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到尊重和赞赏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确实,获得他人的赞赏与肯定,达到自我实现,是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以后的精神上的一种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世界上许多卓有成就的人就是在追求社会肯定中获得成功的。实验心理学对酬谢和惩罚所做的研究表明:受到表扬后的行为,要比挨训后的行为更合理、更有效。真心诚意地赞扬对方,鼓励对方,自然而然地使对方显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这就为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心理契机。

品德不良的学生绝不是生性愚顽,不可救药。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的不良品德是完全可以矫正过来的。在转化过程中,应当细致考虑到他们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特点。 一、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品德不良的学生,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对人有戒心,有敌意,他们往往会认为教师有偏心,厌弃自己。由此,她会对教师抱着沉默、躲避、怨恨等态度,不肯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培养,亲近他们,真诚地关心他们,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们,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们听得进、记得住、想得深、改得快。 二、多与家长沟通联系

我以同是教育者的态度对待家长,与之共架合作的桥梁,并通过联系交流意见。要求家长多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依靠自己,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如:规定时间内吃不完饭,就要收拾餐桌,使得她下次进餐时必须抓紧时间。孩子做事遇到困难,也不急着帮忙,只做必要的指导。还要做通孩子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

三、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克服缺点、努力上进的动力。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自尊心,一味批评、指责,他们就容易表现出“破罐破摔”的态度和对立的情感,因此,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在活动中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集体的荣誉,促使他们珍惜集体的荣誉,鞭策他们管住自己,抑制自己的不良品德行为 。 四、针对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优越感强、自制力差、自我中心强、与人合作能力差等特点,指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与同伴积极交流,改掉任性的缺点,多进行行为的训练,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讲文明礼貌的习惯等 五、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既要注意他们的一般特点,又要针对他们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能“一锅煮”“一刀切”,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为了因材施教,教师必须经常接近这些学生,和他们交朋友,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她们的家庭和个人一贯的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细致分析他们的个性特点,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促使其品德向好的方面转化。

矫正品德不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教师的责任是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失足。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蓓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位学生都不想做差生。他们之所以“落后”一些,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说是由于自尊需要没有得到老师的充分关注。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教育中充分运用这一心理规律,积极地保护学生的自尊,给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供各种获得成功体验的光彩,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各种成就,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创造辉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