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教师招聘】2018安徽教师考编考试——【教育学】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荀况的教育思想

【教育学】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和社会实践对战国末期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的发展,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产生过重大的原因。 一、教育目的

“学恶乎始?恶乎中?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反映了荀况对教育目的的基本主张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也处于荀子的理法兼治的政治思想,他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其中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因此他认为教育应当以大儒作为理想目标。

荀子以为,教育培养各类的人才,要依据德才兼备、言行并重的标准。 二、教育内容

荀子认为教育是“起伪”过程,是不断地积累起礼义或曰知识、道德,使原始状态下的人性得到改变的过程,这是“外铄”的过程,所以荀子更加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他的名言 “善假于物”,就是指人善于借助知识来丰富自身,因此,荀子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 三、学习过程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这段话表达了学习过程中的阶段与过程的统一,以及学习的初级阶段必然向高级阶段发展,而学习的高级阶段又必须依赖于初级阶段的思想,荀子以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一)闻见

荀子以为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于“天官之当薄其类”,即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不同的感官与不同种类的事物或事物的不同属性相接触后,就形成了不同的感觉,又使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成为可能,所以说:“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分类也”。 (二)知

荀子重视思维的作用,我们要通过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行

荀子以为,行使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在荀子看来,由学、思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性质,它最终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方能得到验证。只有到了此时。“知”才能真正算“明了”。而荀子所谓行,也同样是指人的社会实践,如个人的品德修养、教人、从政治国等。

四、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在先秦儒家诸子中,荀子是最为提倡尊师的,荀子把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他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

荀子以为,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有无“师法”,对人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教师是礼义的化身,他们提纲挈领地掌握着仁义的准则、先王的规矩,所以,师法是始礼义转化为每个人品质的捷径,没有师长的教导,人就会加重本性的放纵;由师长的教导,就能积累善,改变自己。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和师法—教育有着治理国家的作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