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PC-2TJ-A03b-001 2号机炉后地下设施一次风机 送风机 基础及支架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报审 - 图文

YH01ZZTJ140-2006 建筑专业—2号机一次风机、送风机基础及支架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3.4.1 根据施工图做出钢筋、预埋件、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的预算,并将材料购买齐全,经监理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4.2 准备齐施工用的槽钢、角钢、木模板、脚手管、扣件、方木等。 3.4.3 将施工用的对拉螺栓、水泥砂浆垫块、木块提前加工好。 3.4.4 准备混凝土养护用的厚麻袋、苫布、胶皮管等。

3.4.5 周转性材料准备:准备施工用的木模板、脚手管、扣件、对拉螺栓垫板、方木等。脚手管、扣件、对拉螺栓垫板、方木均要求完好。

3.5 安全器具

3.5.1施工所涉及的电器设备均应符合安全使用条件,有灵敏的漏电保护器及绝缘装置。 3.5.2所使用的机械工况良好,能够操作自如,均设有相应的防噪声、防漏油装置,运输汽车刹车良好,控制系统无故障。

3.5.3准备好安全围栏、安全警示牌、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绝缘鞋、防护镜等。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称 安全围栏 安全警示牌 安全帽 安全带 绝缘手套、绝缘鞋、 防护镜 密目网 规格 高1.5m 数量 450m 25块 100顶 25副 15副 10副 1500m 2备注 栏杆式或挡板式 塑料、钢板、木质 玻璃钢 要求检验合格 耐压等级 4 作业程序和方法 4.1 施工方案

一次风机、送风机支架混凝土分两次施工完成。第一次施工从基础承台顶面到中间层柱、梁顶部,第二次施工中间层以上的柱、梁。为保证风机支架的施工质量,考虑周转材料使用情况及施工缝留设,以风机支架18-19轴为分界线每次施工四棵或五棵相关柱、梁。一次风机、送风机基础混凝土分两次施工完成。第一次施工±0.000m以下风机基础,第二次施工±0.000m以上风机基础。本次作业的钢筋工程采用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制作,挂板拖车运送至施工现场,现场绑扎成型的施工方案。模板工程采用木工厂加工、制作,现场拼装成型的施工方案。混凝土浇筑采用搅拌站集中供应、罐车运输和泵车浇筑。

4.2 施工工艺流程

风机支架施工:完善施工环境→施工缝处理、钢筋除锈→定位放线→弹出框架柱的边框线→搭设框架梁、框架柱操作架→中间层柱钢筋直螺纹接长→绑扎中间层柱箍筋→中间层柱支模→支中间层梁底模→安装中间层梁底埋件→绑扎中间层梁主筋及箍筋→安装中

第 5 页 共 17页

YH01ZZTJ140-2006 建筑专业—2号机一次风机、送风机基础及支架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间层梁侧及梁顶面埋件→支中间层梁侧模→复核、验收埋件,测量柱垂直度→调整、加固→浇筑中间层梁、柱混凝土→施工缝处理、钢筋清理→定位放线→顶层柱钢筋直螺纹接长→绑扎顶层柱箍筋→安装顶层柱侧埋件→顶层柱支模→支顶层梁底模→安装顶层梁底埋件→绑扎顶层梁主筋及箍筋→安装顶层梁侧及梁顶面埋件→支顶层梁侧模→复核、验收埋件,测量柱垂直度→调整、加固→浇筑顶层梁、柱混凝土→混凝土养护→脚手架拆除→放交安线、资料整理验收并交安→定期沉降观测。

风机基础施工:铺碎石垫层→垫层浇筑→放线及验收→基础钢筋制作及绑扎→钢筋验收→±0.000m以下风机基础模板支设→模板验收→±0.000m以下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安装措施预埋件)→混凝土养护→拆模→施工缝处理、钢筋除锈→定位放线→固定预埋螺栓套筒→±0.000m以上风机基础钢筋调整及恢复→±0.000m以上风机基础模板支设→模板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混凝土工程验收→基础交安。

4.3 施工方法及要求 4.3.1引测定位线

平面坐标定位,用全站仪在甲方提供的一级控制点上测放出一次风机、送风机支架及风机基础各列及各轴线;高程控制,用水准仪在甲方提供的高程控制点上,对一次风机、送风机支架及风机基础进行高程控制。并确保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的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过程控制中须经过四级验收合格后,方可风机基础及风机支架上部结构施工。

4.3.3 脚手架工程

一次风机、送风机支架全部采用扣件式脚手架;脚手架的规格为外径48mm,壁厚3.5mm,无裂纹。脚手架搭设成满堂红式,立管纵向间距为1200mm,横向间距为1200mm,步距为1800mm。并且在梁底立管横纵向间距加密为900mm,横管间距加密为1500mm。整个脚手架在底端之上100-300mm处一律遍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每个拐角处均加斜拉撑,在直线段外侧每间隔6m加一道斜拉撑,在脚手架中部设置剪力撑,斜撑和剪力撑用万能扣件和普通脚手管连接。在每一分段施工层处外2排脚手架上满铺脚手板,并搭设防护栏杆,做为工作面,满挂密目网。在风机支架一侧A列~B列之间搭设步道,步道搭设的宽度为1200mm,休息平台宽度为1000mm。折返式步道坡度为1:3,步道满铺脚手板,脚手板上订防滑条,两侧搭类似楼梯扶手的护栏,并在马道两侧绑脚手板做踢脚板,步道上的脚手板要用8#铅丝绑扎牢固;架子整体及步道均用密目网满挂,在操作平台处留出入口。

立杆:立杆底部应加设脚手板,每根立杆的支垫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0.15m2。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接头应按50%错开),与相近大横杆的距

第 6 页 共 17页

YH01ZZTJ140-2006 建筑专业—2号机一次风机、送风机基础及支架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离不宜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立杆的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75mm。

大横杆: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三分之一;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错开应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作为基本构架结构杆件的小横杆。

剪刀撑:应联系3-4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剪刀撑应沿架高连续布置,在相邻两排剪刀撑之间,每隔10米高加设一组横向剪刀撑。

扣件的使用要求:应使用与钢管管径相配合的、符合我国现行标准的可锻铸铁扣件。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的扣件;扣件的拧紧程度应控制在扭力距达到40-60N·m。 支撑体系验算

初选脚手架的设计参数为:立杆间距为900mm,步距为1500mm。 其他计算参数为:

立杆截面面积A=4.89×102mm2 立杆的回转半径i=15.8mm 立杆的截面抵抗距W=5.08×103mm3 钢材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c=205N/mm2 恒载标准值 GK的计算

验算脚手架整体或单肢稳定性时的各项荷载均按脚手架立杆的承担值进行计算。恒荷载标准值GK由构架基本结构杆部件的自重GK1、作业层面材料自重GK2和外立面整体拉结杆件和防护材料的自重GK3组成,即:

GK=GK1+GK2+GK3

则GK=Hi(gK1+gK3)+n1lagK2

=10×(0.106+0.119)+1×0.9×0.3587 =2.573 kN

强度验算

N/A≤fc

N/A=2.573/489=0.0053≤0.205kN/mm2 强度可以满足要求。 稳定性验算

第 7 页 共 17页

YH01ZZTJ140-2006 建筑专业—2号机一次风机、送风机基础及支架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l0 = h + 2a =1.5+2×0.5=2.5m

λ= l0÷i= 2.5÷0.0158 = 167,查表得:ψ= 0.253

N/ψA = 2.573/489×0.253 = 0.0013≤fc = 0.205kN/mm2 稳定性可以满足要求。 脚手架搭设安全措施

1)雨季到来之前应做好防风、防雨、防雷等准备工作; 2)现场所有配电箱等电气设备必须设防雨罩。 3)现场电缆接头处必须有防水和防止触电的措施。

4)施工用电设施在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后,应进行特殊性的检查、维护。 5)雨水过后应对脚手架的根部土质进行检查并及时修理加固。 6)雨后施工人员应注意防滑。

7)脚手架搭设中应统一指挥、协调作业。

8)作业时所使用的一切临时设施、工机具要提前检查,确保使用中的安全可靠。 9)脚手架上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挂安全带并站稳把牢。在脚手架上传递、放置杆件时,应注意防止失衡闪失。

10)安装较重的杆部件或作业条件较差时,应避免单人单独操作。

11)剪刀撑及其它整体性拉结杆件应随架子高度的上升及时装设,以确保整架稳定。 1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搭设,确保构架的尺寸、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各节点构造和紧固程度符合设计要求。

13)搭设途中,严禁以抛掷的方式传递工具或其他物品。架上不得集中(超载)堆置杆件材料。

14)禁止使用材质、规格和缺陷不符合要求的杆配件。

15)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需经联合检查验收,并经安监挂牌后方可使用。

4.3.4 钢筋工程

钢筋翻样: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规范并结合实际经验进行翻样;翻样工作要本着合理本工程钢筋采用钢筋场制作,现场绑扎成形的施工方案。为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运料随运随绑,减少占地面积,若不能及时绑扎时应分类码放整齐、标识清楚。钢筋接头(50%错开):Ⅰ级钢筋均采用绑扎接头;Ⅱ级钢筋:Φ25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直螺纹钢筋接头拧紧力矩值(250N.m)。

钢筋进场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厂时应按炉批号及直径d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标志、外观检查,并应按抽样标准以同一牌号、同一炉批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60t为一批(不足者也为一批),从不

第 8 页 共 17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