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在魏惠王的统治下,当时的魏国“河内凶”、“河东凶”,“狗彘食人食”,“涂(途)有饿殍”,如果简单从事,“针尖对麦芒”,孟子完全可以尖锐指出魏国的社会现实,指明造成这种社会现实的原因是不施仁义,痛快地来一番挞伐;但由于论战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孟子不能逼人太甚,不能一开始就把惠王归入夏桀一类,那样,引起魏王恼怒,则进言、提出主张的机会不复存在,鉴于此,孟子采取了“迂回”战法。 “王好战,请以战喻。”这句话可以看成是孟子投魏王之所好(谈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看成是孟子避开论敌锋芒(先避开一步以争取主动),但更重要的,孟子这里是预伏杀机,设计了一个圈套,只等魏王来钻。“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对好战的魏王来说,他自然很爱听,对熟谙战事的魏王来说,他很愿意也很容易判断出“是非”:五十步不可笑百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魏王说这句话,顺理成章、不假思索,而孟子等待的,就是这句话。你梁惠王的“移民移粟”并非仁政,只是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不尽心相比,只是形式上、数量上(距离上)的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梁惠王自己否定了自己,陷入了被动。他与孟子的攻守态势因而发生了逆转。 孟子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业已占据了主动,却仍蓄势不发,他举重若轻地说了句:“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可不要看轻了这句话,它是全文的枢纽,既为上文必然的结论,又是通向下文的必要过渡。也彻底封住了梁惠王的嘴巴。 接下来,孟子才展开他的宏论,而梁惠王此时只有敬听的分了。 孟子首先阐述了仁政的初步措施(也是实施仁政的初级形态),即“王道之始”: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进一步谈仁政的根本措施(也是实施仁政的高级形态):制民之产,实施学校教育,使百姓安乐。孟子此时正面回答了梁惠王的问题:“尽心焉耳矣”应该实行仁政,实行仁政“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最后,与王道政治作对比,孟子揭露魏国的现实并加以批判,要求魏王不要“罪岁”(实际是说应该罪己,应该尽心),则“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回答了魏王关心的“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指明了使民“加多”的方法。

梁惠王尚利,实行霸道,孟子讲仁政,提倡王道,二人观点尖锐对立,最后梁惠王居然欣然接受了孟子的观点,本章之后的《梁惠王上》第四章开篇,梁惠王就对孟子说:“寡人愿安承教。”表明孟子的说辞彻底征服了梁惠王。孟子的论辩如此成功,有那些方面值得我们研讨和借鉴呢?

第一、把握心理,张弛有度。梁惠王希望更多的百姓归附自己,孟子抓住他的这种心理,进行仁政思想的宣传,引导梁惠王实行王道政治。虑及惠王那尊贵的地位、心高气傲的性格,孟子先避其锋芒,再投其所好的讲一个寓言故事,一步步争取了主动。王道政治的理想与魏国的社会现实相对比,孰是孰非,黑白分明,而“斯天下之民至焉”又具有极大的诱惑力:魏王接受孟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因势利导,精心设彀。“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精妙绝伦,看似漫不经心,却暗藏机轴,“循循善诱”,陷惠王于被动。《梁惠王上》第七章孟子先复述齐宣王的故事(来源于胡齕),肯定“是心足以王矣”,也是巧设圈套,请君入瓮,可以参证。 第三、充分蓄势,一泻千里。起篇没有直接驳斥,也不回答惠王的问题,通过故事“迫使”惠王自我否定,在惠王无力还击的心态下,在为自己正面提出主张铺平了道路之后,孟子才一发而不可收,充分透彻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四、设喻排比,气势浩荡。文章设喻说理,既从容不迫,又犀利无前。文章大量使用排比句势,如连弩排炮,江河决堤,力有千钧。这篇文章以气势胜,对后来的贾谊、韩愈、苏洵等都有很大影响。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