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肥东赵亮学校:杨杨
文摘:
在如今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潮流了。“赏识教育”已成为共识,因此,21世纪的教师必须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关键词:赏识教育、转变、时代潮流
“赏识教育”是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其实,一开始我并不十分看好它。但是,随着自己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我逐渐认可了它。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再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使教师背负着整个社会的舆论,成为了新的“弱势全体”,传统的“棍棒教育”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潮流了;二是“赏识教育”确实有它神奇的一面。总之一句话,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已成为时代潮流,不可抗拒!
最近在2012年第9期《班主任》杂志上看到两篇文章。第一篇是《孩子,你们的身份是天使》,主要内容是:作者在微博上发了一张自己和全班学生的合影,并给它取名:我和我的天使们。第二天到班后,学生们就追问所说的天使是否指全班同学,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全班学生都非常开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班级学生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也很少有人打打闹闹。如果有人违反了纪律,马上就有人提醒:“别忘记了,你的身份是天使。”老师的一句话就让原来调皮淘气的学生变成了一群小天使,“赏识教育”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篇文章是《‘赞美仪式’改变‘小霸王’》,主要讲的是:班上的“小霸王”蔡虎每天都要惹许多麻烦,但是普通的方法对他根本没有任何作用,顶多几小时后他又我行我素。最后,作者从南非巴贝姆族保持的“赞美”习俗中得到启示,让其他学生实事求是地赞美蔡虎。自此以后,蔡虎变得通情达理,更加乐于助人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了。
以上两个事例说明,只要适当运用“赏识教育”,就会使我们的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想自己5年来的教育历程,不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吗?记得那还是08年8月份,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在县城某私立学校上班,接手了七(二)班。在经过我十多天的观察后,我发现班级有一个刺儿头——吴某。此人膀大腰圆,成绩差,爱闹事,而且还喜欢欺负同学。班级其他学生在背地里都称他为“大老板”,吴某俨然成了“班霸”。为了教育他,我没少花工夫:经常找他谈话,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偶尔还把家长叫来,给他“会诊”;甚至让他在全班学生面前检讨;实在不行的话,有时我也会“武力解决”……可我所有的努力都不见成效,最多三五天后他又会我行我素!努力了半个学期,可他没有丝毫的改变,而有他在整个班级就不得安宁!我感到了问题的棘手!
就当我在黑暗中苦苦摸索时,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消息:周弘老师用“赏识教育”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留美博士,并用这种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闻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看了这则消息后,我恍然大悟,看来我的方法不对,我得改变策略,试试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细心地观察他,留心他身上的闪光点。终于,我发现了他很少往地上扔垃圾。于是,在班会上,我就抓住了他的这个优点将他狠狠地表扬了一顿。在晚饭去食堂的路上,他竟然对着我笑了一下,这可是破天荒头一回啊!以前他见到我时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躲的远远地。看来这“赏识教育”还是有作用的啊!
在以后的日子中,我更加留心他的细微变化,并且总不忘在适当的时机给予他表扬,
再辅以适当的谈心。他有了很大变化:虽然成绩依然不够理想,但上课小动作少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虽然有时仍控制不住和同学吵架,但毕竟频率低了;虽然大多数学生仍然怕他,但也有少数学生愿意和他交往了。
09年9月份开学后不久,我撤销了原先的劳动委员,因为他经常忘记督促学生值日,总要我不时提醒。思前想后,我决定让吴某当劳动委员。其实当时我心里也没底,我也不知道他能干成什么样。但是,他没有让我失望,明天都安排学生把班级和卫生区的卫生打扫的 干干净净。省去了我的不少麻烦!当然,他偶尔仍会犯一些小错误,每当这时,我就会假装生气的对他说:“再干不好,我就撤了你的职。”而这时他也总会拍着胸口跟我保证,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卖力了。
2010年8月我在给已经九年级的他们补课时考上了教师编制,将在9月份开学时离开他们去新学校任教。8月21日上午,我在给他们上最后一节课时,告诉了他们这一消息。得知消息后大多数学生都很难过,甚至有几个女学生还哭了。而这时我无意中看到了吴某,他的眼圈已经红了,显然他很难过。这让我很吃惊,但更多的是震惊!
下午,我在和学生告别时,吴某悄悄地塞给了我一封信。坐在车上,我打开信封,里面是一支崭新的钢笔和一封信:
尊敬的杨哥:
谢谢你这2年多来对我的所有帮助和为改变我做出的所有努力!我知道我始终没有达到你的要求,但是,请你相信我,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我一定不会给你丢脸的!有时间,我和同学们一定会去看你的!希望杨哥你能保重,在有时间时能回来看看我们。
吴某 2012、8、21、
看完这封信,我的眼圈湿润了,我知道我可以相信他了。
虽然,我现在已经离开当初的学校3年了,但是,没到逢年过节,我总能收到他的祝福短信。可以说,“赏识教育“的威力在吴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然我们所说的“赏识教育”并不是毫无原则的表扬学生。而是要发现学生身上切实存在的闪光点。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适当的场合予以学生适当的表扬。当然,我个人认为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加上必要的谈心,相信效果一定会更好!
无论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还是为了转变学生,“赏识教育”都势在必行! 请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班主任》(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