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A知识点

复习知识点

概论:

P9页 质量分数的表达式(1-1),再乘以100%即是百分含量

P10页 计量点sp和终点ep的定义及关系,计量点sp和终点ep不一致所造成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两者应该越接近越好,这样误差才最小;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四种滴定方式及课本中举的例子,自己要会判断滴定的方式。 P12页 基准物质的定义及要求,自己会判断哪些物质为基准物质?特别是我们讲的四大滴定中涉及到的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哪些用间接法配制?)(基准物质都可以采用直接法配制)

P15页 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包括P14页浓度与滴定度的关系);待测组分含量的计算,这些都会在四大滴定中涉及到(P17页例1,例4,例7) P20页 思考题5;习题1、8、11、13、16

误差与数据处理:

P39页 误差的概念(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的计算公式)P40页例1;偏差的概念(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中位数的概念P42页例2;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定义及关系(对照P43页图理解);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定义,产生原因、各自特点及消除方法(结合P73页理解);;P48页极值误差;P49页有效数字的定义,有效数字位数的判断,特别是P50页(5);如何修约有效数字的位数?(四舍六入五成双的规则,特别是五成双的规则),要会自己判断有效数字位数并正确修约到相应的位数;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加减法和乘除法)。另外特别要注意有效数字中零的作用:如0.000005有效数字的位数是一位,0.0082有效数字的位数是两位,2.60有效数字的位数是三位,区分这三个数字中0所起的作用,见课件的内容;置信度与置信区间P62页例10

P74页 思考题3;习题1、4、8

酸碱滴定法:(重点看)

质子理论中何为酸?何为碱?何为两性物质?共轭酸碱对的概念(组成上仅相差一个质子,且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ka×kb=kw,见P113页例3);P112页Kt的计算公式(也可详细参见课件)

P114页MBE、CBE、特别是PBE,详见课本中例子,注意自己确实要学会,而不是死记硬背,比如P114页MBE的例子可以将Na2SO3改为Na2CO3等其他物质;P115页PBE的例子可以将(NH4)2SO3改为Na2CO3等其他物质

分布分数的计算公式,重点为一元的,见P116页例5,比如也可以将例题中HAc改为甲酸等其他一元酸。注意特殊点pH=pka时的含义(见P117页图,各型体分布分数随酸度的变化规律)

P119页 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重点还是一元弱酸,一个最简式以及两个近似式的应用条件P120页例8至例11(例11推广到一元的弱碱);另外要明确:酸的浓度与酸度的区别,见P119

P133页缓冲溶液pH计算的最简式(5-30);P136页有效的缓冲范围pKa±1;何时缓冲容量最大(即pH改变最小)?C越大越好,两组份比例越接近1:1时缓冲容量最大

P137页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即酸式及其共轭碱式颜色不同);P138页理论变色范围pH=pKa±1和理论变色点pH=pKa;P139页 指示剂用量不是越多越好?

P140页 NaOH滴定HCl计量点pH=?,计量点前后突跃范围的pH=?(即反应99.9%至100.1%时或加入滴定剂的体积为19.98至20.02 mL)P142页指示剂如何选择?(最好是在计量点变色,即终点要与计量点重合)。滴定突跃的大小与浓度有关,浓度增大10倍,突跃如何变化?(看课本以及课件的例子) P143页NaOH滴定HAc计量点pH=?滴定前的pH=?(与P119页 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重点还是一元弱酸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联系起来复习)P144页影响弱酸滴定突跃范围的影响因素除了浓度外,还有Ka,见课本分别是如何影响的?

P145页判断弱酸能否准确滴定的条件为cKa>10-8(给你一个弱酸会判断,如果给的是共轭碱的Kb,会根据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求出Ka,再利用cKa>10-8进行判断,可结合P149页例28理解)

P153页双指示剂法,详见课件公式:会根据V1及V2的大小判断混合碱的组成, V1>V2由哪种组分组成?V1

络合滴定法:

P169页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性质,简写为H4Y:①P169页酸性(六元酸,七种型体)、金属离子主要与Y型体配位(在pH>10.26时主要以Y型体存在)②P171页络合性(与无色离子形成无色络合物,与有色离子形成颜色更深的络合物)且络合比一般为1:1;P173页逐级稳定常数K与累积稳定常数β的关系;P174页络合物各种型体分布分数的计算式,仅是[L]函数 重点看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P177页对EDTA有酸效应系数(6-5)及其物理意义:副反应系数数值越大,代表副反应越严重;P178页例3和例4。对EDTA而言,酸效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Y(H)?1??1[H?]??2[H?]2??3[H?]3??4[H?]4??5[H?]5??6[H?]6[H?]?,?Y(H)?,[Y]?,副反应干扰越严重

对EDTA可能还有共存离子效应系数(6-7);如果两者共存,则用P179页总的副反应系数(6-9),如果仅存在酸效应的话就不必考虑公式(6-7)即?Y??Y(H)。 P180页络合效应系数(6-11)及(6-12),分清谁占主要影响?

络合效应系数的计算公式:?M(L)?1??1[L]??2[L]2???????n[L]n

[L]?,?M(L)?,[M]?,副反应干扰越严重。详见P181页例8和例9

??lgKMY?lg?M?lg?Y(6-17)P183页条件稳定常数lgKMY。此时计算出来的是lgK',如果题目中需要求的是K'的话,要再取反对数求出K'。在计算副反应系数时,一般不考虑络合物MY的副反应,因为它对络合物的形成是有力的,一般仅考虑的就是Y和M的副反应。

对EDTA而言,如果没有共存的其他金属离子N,则仅考虑酸效应的干扰,即此时?Y??Y(H)。对金属离子M而言,要考虑多种络合剂共存时,哪一种络合剂占主要影响?(详见P181页例8和例9);同时结合P180例7和P183页例10以及P188页例11领会计算步骤。

P186页(6-21b)计量点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公式;P187页影响pM'突跃的因素:金属离子浓度和K',要同时理解影响K'的因素(各种副反应的影响,特别是酸效应和络合效应)

P189页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的原理,对照课件理解终点颜色的变化;选择依据为:pMep≈pMsp;pMep的计算公式(终点一定是和指示剂联系)(6-2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