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影响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影响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是构成大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时,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 家庭结构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的人员组成。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是家庭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家庭结构的完整性与孩子心理健康的关系,曾经有过不少研究。比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缺乏母爱的儿童是有缺陷的儿童;完全没有母爱或缺乏母爱,会使孩子心理上没有稳定感,产生情绪上、人格上的障碍。这类孩子易孤僻、冷淡、粗暴、内向等。但是,没有父亲的存在,会使母爱向溺爱型发展,并失去家庭的稳定和减弱家庭的教育职能。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瑟先科也对此问题作过专门的研究。他指出:“不完整家庭是一个只有局部的、不完整关系的小群体,其中不存在传统的关系体系,即母亲—父亲、父亲—子女、母亲—子女、子女—祖父母等。不完整家庭中的心理气氛受到破坏,其突出的特点是家庭成员很少与外界往来,几乎与周围世界隔绝。不完整家庭中多半是由母亲带着一二个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母亲被迫担当起许多原本不属于她的职能和角色。”“骨肉联系的分割使代际关系复杂化,不利于成长中一代的社会化,不利于文化传统与精神传统的继承,不利于培养后代同他人和睦相处与合作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利他主义、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等品质与特性。”

(二) 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调查表明,家长在教育中表现出态度不一致、压力过大、歧视、打骂或者冷漠等特点时,孩子常常会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在性格特征上容易形成虚伪、虚荣、懦弱、敌对、残暴、焦虑、紧张

等不良性格特征。如果家长表现出的是溺爱、娇宠、过分顺从等特点时,孩子则会表现出更多的任性、自负、自我中心、好发脾气等

特点。如果家长过分挑剔、对人苛求,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情绪紧张、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是为了孩子好,怎样教育

都行,所以有时会对孩子采取一些简单、生硬的办法,而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常常是换来一个好心不得好

报的结局。

(三) 家庭心理气氛的影响

家庭心理气氛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因素,家庭心理气氛主要是由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状况决定的。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人际关系有两方面:一是亲子关系的状况,二是夫妻关系的状况。

有关研究表明,在亲子关系方面存在问题的检出率相当高。如孟育群教授使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对天津市180名中学生及其父母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存在问题的各种类型中,属于不安型和期待型的比例高达70%~80%,干涉性的比例为50%~66%,溺爱型的约占40%~65%,盲从型的比例约占45%左右。该研究指出,影响亲子关系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的不当,如家长的过分严厉、要求过高,简单粗暴、经常打骂,歧视、忽略、冷漠,要求不一致,缺乏理解与沟通,经常贬低、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的,除了过大的压力和精神负担以外,还有一系列因基本的心理需要无法满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如烦恼、焦躁、恐惧、压抑等。这些消极的情绪如果长期不能排解,就可能导致各种精神疾病。前苏联心理学家瑟先科和米亚西谢夫曾指出:“许多神经心理疾患的根源在于父母子女之间的敌对关系。”“严厉的管束,有时伴之以矛盾的禁条,往往成为神经官能症、歇斯底里和心理抑郁症滋生的土壤。”

家庭不和主要是指夫妻关系紧张。由于夫妻关系紧张而造成的恶劣的家庭气氛,常常会成为妨碍孩子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前苏联心理学家瑟先科曾指出,家庭环境和家庭中父母间紧张的冲突关系会成为孩子心理创伤的背景。这种心理创伤,使孩子的性格

带有一系列消极特点,并且可能导致孩子在神经—心理上的某些病态。挪威医生克林格兰通过调查研究后认为:“家庭状况对精神疾病的发生不是没有关系的,夫妻间经常出现纠纷将给孩子造成最大的负担……在夫妻间长期存在紧张关系的家庭里,孩子最容易患精神疾病。”

总之,在夫妇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孩子从与家人相处中得到的只是反面经验:他总是看到并感到父母之间那种互相敌视的、不和睦的关系,他会变得不相信人与人之间能够存在友好的亲切的关系。他会过早地对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感到悲观失望,因而也就不会去吸取同他人共事与合作的正面经验。这一切,对孩子的人格发展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是伴随终生的影响。

(四) 家长心理健康程度的影响

父母的心理健康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其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 父母的消极情绪对子女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父母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认为,父母情绪对子女的影响是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的,特别是母亲如果在怀孕期间情绪经常处于愤怒、恐惧、忧伤或不安等状态时,则胎儿出生后极可能具有神经质的性格。台湾学者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冷漠、忽视、敌意或吝于表达关爱之情感,会使子女在情感发展上充满焦虑、不安全感,对他人易生敌意,易于侵犯攻击他人,违反社会规范,自我控制力及社会适应力均差;在家里也会表现出冷漠、戒备的态度,甚至可能为保护自己而伤害家人。父母的情绪不稳定也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的原因之一。这种不稳定的表现可能会使得他们在子女面前的威信和影响力大大降低,从而在家庭教育中显得无能或不负责任。美国一些儿童辅导和社会工作者认为,父母的情绪不稳定是导致子女缺乏关爱的最主要的原因,其直接的后遗症是子女长大以后会表现得冷漠无情且适应不良;而间接的后果则是,等这些孩子为人父母后,其心理失调和不稳定的个性又会造成对其子女的疏忽,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2.父母的心理障碍对子女具有不良影响

这里所说的心理障碍是指那些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精神官能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研究表明,父母患有上述精神疾病时,其子女患有各种精神疾患的比例也偏高。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忧郁和焦虑,另外也可能产生社交和学校功能障碍。欧瓦斯查尔、韦斯曼和基德(Orvaschel、Weissman& Kidd,1980)曾指出:忧郁的母亲比一般母亲对子女更具敌意及拒绝,更少刺激,因而会扰乱子女的健康发展。另有文献指出,父母有忧郁症、恐惧症或酗酒行为,其子女患焦虑症的比例会增高,同时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功能及认知能力。在探讨轻度精神疾病父母对子女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父母一方患有精神官能症时,其子女有适应不良或精神障碍问题的比例可达到30%~40%(Rutter,1966)。

二、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一) 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 1. 针对性

学校在安排指导内容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两方面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是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实需要。只有从这两方面的实际出发,才能使指导更有针对性,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比如在对家长进行指导时,就应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对家长进行指导。

2. 系统性

对家长进行指导时,不仅要有针对性,而且应体现出有关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所谓完整性和系统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说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知识的角度看,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设计,不要因过分强调了针对性,而在指导内容上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实用主义做法,显得过于支离破碎;另一方面是说从学生的发展过程看,也应该有一个系统的安排,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在各个发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