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都不一样。名叫泉州,实际上是兼有福州、兴化、漳州三府的地方。
这说明当时的泉州,即现在的福州。据明弘治重刻《兴化府志》卷一,叙群县条也有这样记载,内容大意是:泉州得名,是从福州开始。因为福州地方开地三尺,就有泉水,所以名叫泉州。
从上面许多资料来看,不但证明“温陵”的名称,在唐以前就有了,它的地域实包括今天的福州直至闽南的泉州、漳州等地。从这里,可以改正地方志所记的“清源山??有乳泉,也名泉山”,泉州一名从此而来的说法。
《泉州报》1963年5月11日
名副其实的“温陵”
温陵,是泉州的别称。其实,它的出现比泉州还早,甚至在她还未建城之前,这片土地早就叫温陵了。因此,与其说它是泉州的别称,不如说是古称。 温陵,不言而喻,是指这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而言的,即气候温和,地属丘陵。
泉州的确是这样。它地处清源山之南,背风向阳,又滨临东海,惠风和畅,而且地处亚热带,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冷暖适度,气候宜人。所以宋代的钱熙写诗赞清源山说:“巍峨堆压郡城阴,秀出天涯几万寻,翠影倒时吞半郭,岚光凝处滴疏林。”不仅如此,清源山的余脉,还盘桓起伏于市区,形成了四五个小小的山丘,它们分别是:
东北隅的虎头山,北隅的云山,东隅的鹦鹉山,西隅的昇文山和峨山。
虎头山又名松湾,相传那里有晋代古松四株而得名。其地即今之崇福寺一带。云山就是现在的公共体育场,宋代州治就设在这里,至今仍是古榕林立,直插云天,浓荫蔽日,岚气氤氲。鹦鹉山在承天寺之后,因山上有巨石卓立如鹦鹉而得名,宋王十朋称它是“泉南杰出一高峰”。昇文山上面多奇石,宋代状元曾从龙的家就在这里。明代陈章应“以科第特起泉中”,其后代为竖坊曰“龙头里”,所以后来改称龙头山。峨山在龙头山以西,因山上有峨泉而得名。 上述这些小山历经千年,阅尽人间沧桑,同时也因此而不断地被刨低铲平,或盖了寺庙,或废为民居。到了现在,“山”看不出来了,只留下蜿蜒起伏的地势,供后人凭吊。
对泉州这种地理和气候特点描述得最为生动的,莫过于从北方流寓于此的晚唐诗人韩 了。他在《清源山南台岩》一诗中写道:
无奈离肠九日回,强摅怀抱立高台。
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
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病眼开。
《泉州晚报》1985年5月10日
剌桐城雅号趣谈
宋代诗人吕造在咏泉州的诗中说:“闽海云霞绕剌桐,往年城郭为谁封?”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当年泉州那些高大繁茂、花红似火的剌桐,是五代时节度使留从效扩建城郭时种的,泉州也因此得了个雅号:剌桐城。
剌桐,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唐宋以来,福建不少地方就引种了它,但种得最多的还是泉州。历代诗
人对剌桐的题咏不少。这恐怕是因为它的美丽和富有独特的南国情趣,特别容易缭人情思吧。
宋普济和尚在《五灯会元》一书中说,剌桐还有这么个颇为神奇的特性:每年先萌芽后开花,否则反是。所以剌桐又名“瑞桐”。因为这一点,在宋代还引出一场面小小的争论哩!
争论的一方是作为廉访使来泉的丁渭,他很希望能先看到剌桐的青叶,使泉州年谷丰熟,曾写下这么一首诗:
闻得乡人说剌桐,叶先花发卜年丰。 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 争论的另一方是到泉州来当郡守的王十朋。他与丁渭抱有相同的愿望,但他不相信先芽后花或先花后芽那一套谶语。为此写下了一首诗:
初见枝头万绿浓,忽惊火伞欲烧空。 花先花后年俱熟,莫道时人不爱红。 吟咏剌桐的诗,到元代以后就少了。这大概是因为树逐步减少的缘故吧。到了现代,这种树就更少了。所以郭沫若同志来到泉州,曾发出过“剌桐花谢剌桐城”的慨叹!黄寿祺先生在遥想当年泉州市剌桐花开满城的景象时,曾留下这样的诗句:
泉城已渺剌桐花,空有佳名异代夸。
寄语州人勤补种,好教万树灿朱霞。 可喜的是,近年来,在开元寺石栏前,在百源川池靠华侨大厦一侧,已补种了一些剌桐树。愿关心剌桐的游客,切莫忘记到那里,一睹它的丰采! 《泉州晚报》1985年5月17日
泉州街巷名称探源
泉州不仅是福建省的文化古城,在昔有“海滨邹鲁”之称。在中古时代还是中国著名的对外交通港口,东南亚各国商人来此贸易的极多。因此,这座古城,不特文物古迹到处皆是,即里巷街道的名称,亦皆有其历史根源。兹将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如下简单介绍:
胭脂巷
胭脂巷的正名是燕支巷,元朝时居住着一支由同安苏颂第十世孙苏唐舍为避难而迁居泉州的家族,其后人世代安居于此,成为了“苏氏一条街”, 因此被称为“苏氏祖闾”(简称“祖闾苏”,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胭脂巷因三口胭脂井而得名。这三口胭脂井分别位于祖闾苏民居的庭口、中落和后院。胭脂井的名字由来有三种传说:一是这三口井的井水呈粉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