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ab卷(有答案))

单元测试(一)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A卷 B卷 题一 二 三 四 号 得 分

五 总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B) A.绯红(fēi) 不逊(xùn) 诘责(jié) 深恶痛疾(è) ...B.愚钝(dùn) 匿名(nì) 轩昂(xuān) 藏污纳垢(ɡòu) ....C.侏儒(rǔ) 锃(gù) 广袤(mào)无垠 ..亮(zènɡ) 禁锢..D.椽子(chuán) 犀利(xī) 教谕(yú) 光大门楣(méi) ....

(解析:A项“恶”应读“wù”;C项“儒”应读“rú”;D项“谕”应读“yù”。)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B.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诌诌的。 C.一绺绺灰白的绻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D.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定好的课本送给他。

(解析:B项“诌诌”应为“绉绉”;C项“绻”应为“鬈”;D项“定”应为“订”)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A.我毫无办法,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 ....B.他们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C.《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D.连老师都做不出来的题目,这位新同学两分钟就算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C.“抑扬顿挫”只能形容歌声、语气、语调等,不能用来形容文章情节。) 4.(宜宾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近两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

B.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阳光小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解析:B项成分残缺,介词“通过”的使用遮盖了句子的主语,可删去“通过”一词;C项搭配不当,“深得……肯定与好评”搭配不当,可改为“得到了……肯定与好评”;D项属于一面对两面的错误,删去“能否”二字。故选A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观潮 周 密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②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

1

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③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④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景象) .

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骑:骑马) .C.随波而逝(去,往) .D.珠翠罗绮溢目(满,充满) .

(解析:“骑”读jì,是名词,马的意思。“乘”才是“骑、坐”的意思。) 6.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 A.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D.以此夸能/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解析: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但是,却;B.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C.介词,表被动,被/介词,替,给;D.介词,凭借。)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作者以精练的笔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弄潮健儿的英姿以及人们观潮的盛况。

B.文章第一段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对钱塘江潮进行描绘,表现了钱塘江潮的雄奇壮观。

C.文章最后一段写江岸十余里间观潮人数众多,热闹非凡,直接表现了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D.文章用词精当,寥寥数笔便能绘形传神,如“腾身百变”四个字就刻画出弄潮儿上下翻腾、变化多样的骁勇身姿。

(解析:C.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间接或侧面烘托。)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9分)

三、翻译、默写(共10分)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译文:忽然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和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译文: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或图案。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其二)) ②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③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请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四、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10—12题(共9分)

香溪河里桃花鱼

①春天来临,昭君故里,香溪河中,桃花鱼像飘落的簇簇桃花瓣:淡红、洁白……它们铜钱大小,体为四瓣,无头无尾,通身透明,柔软如绸,缓缓张缩,悠然飘荡。游客们惊讶地发现,每当桃花鱼游于溪中,两岸桃花便婆娑起舞,清香扑鼻,形成一道“天下和美”的自然奇观。

②关于桃花鱼的由来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王昭君和亲匈奴前的那年春天,回到归州看望亲人,

2

故土难离,泪流满面,浸透了泪水的香罗帕放入溪中,溪水顿时芳香四溢;串串泪珠落入溪里,竟变成了一群群形如桃花的小鱼。自此,桃花盛开之季,桃花鱼便在香溪河中游来游去,好像和乡亲们一起呼唤昭君的归来。

③1826年《忠州直隶州志》记“桃花鱼淡墨色,形如桃花”;1837年《归州志》记“桃花鱼出香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可见,古人称其桃花鱼,是因为他们认为此物为桃花花瓣落水而生,不仅形似桃花、艳如桃花,而且与桃花开谢同步。

④然而,桃花鱼真是“鱼”吗?非也。其学名实为桃花水母,被中外科学界称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它是地球上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距今已有6至6.5亿年的历史,比恐龙生存的年代还要早几亿年。

⑤桃花鱼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水质必清纯洁净,拒绝任何污染。因此,其活体十分罕见,极难制成标本,已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号称“水中大熊猫”。

⑥桃花鱼现身之处定然水质无污染;消亡之处定然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桃花鱼的生态检验价值和生态环境治理意义,与昭君和平形象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已经或正在形成积极的对应性社会效应。

⑦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广为分布的9种桃花水母中,有的正濒于灭绝或已经灭绝,有的列入濒危级物种。近年来,桃花鱼又在我国其他地域共计15个市(县)相继出现。《香溪河又现“桃花鱼”》的消息更令人欣喜:兴山县古洞口北岸区发现了大量珍稀动物“桃花鱼”。这正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选自《三峡旅游网》)

10.阅读全文,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桃花鱼的知识呢?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2分) 段介绍内容 段落 介绍内容 落 ①形体特征、美丽传说 ④ 所属类别、悠久历史、科研意义 ② ③ (A)得名缘由 ⑤⑥⑦ (B)生态检验价值和生态环境治理意义 11.文章第②段写美丽的传说有何用意?(3分) 运用传说交代桃花鱼的由来,使桃花鱼富有传奇色彩,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表达了人们对王昭君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12.第④段画横线语句在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之后,为何还要进一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4分)

运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桃花鱼出现的年代久远,再与恐龙的生存年代作比较,进一步形象、鲜明地突出了桃花鱼年代久远这一特点。(抓住说明的内容和作用回答即可)

五、作文(60分)

13.温暖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温暖是游子远行前母亲的叮咛,温暖是车上给老人让座的爱心,温暖是雨天老师送学生回家的那把伞,温暖是孩子对病重母亲的照顾……温暖是相互的,只要你送给别人温暖,别人也会送你温暖。

请你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作文略。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1—2题。(4分)

塞上曲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1.诗歌第一句中“满”字用得巧妙,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2分)

“满”有“布满”的意思,在这里是说我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风中飘扬,布满整个阴山,运用夸张,突出了我军兵多将广,声势浩大,战斗力强。

2.请结合诗歌三、四句内容,谈谈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四两句诗通过“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等词句,写了大丈夫将生死置之度外,以死报效国家,表达了作者战胜敌人的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