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全面评价,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整合之路,探索既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实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可操作、可推广的信息技术创设的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模式。
(二)实施阶段: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
根据方案对学生全方位开展实施整合教学实践,反思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并将成功的经验在全校推广借鉴,加快学校的教育改革进程。
1、2012年5月2013年1月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探索,全面指导教师开展整合活动,对骨干教师全面开展手把手的案例、论文写作指导。
2、2013年2月2014年1月 全面开展课程整合实践并进行整合过程中的问题反思。组织外出学习参观。开展探究性教学研究,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优质课评比。初步开展有效教学评价方案探索。开展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转变教育理念,推动评价方案改革。参加评价案例评比,与整合成果评比。
3、2014年2月至2014年7月 深化整合课题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高层次提高水平,培训一批整合骨干。
4、2014年8月2015年2月 结合教学实践,将课题研究理论化,探索、总结课题研究的校本意义和社会意义。全面开展有效教学评价方案探索。完美网站建设。
(三)总结阶段:2015年3月到2015年8月
1、2015年6月至7月 完成结题报告,申请课题鉴定。
2、2015年7月至8月 整理有效整合教学案例,组织教师反思整合课题延伸的步骤、意义,总结有效整合模式,评价方案,为进一步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作准备。
二、课题研究进程中实践与思考
实验初期,我们主要对全体数学老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师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结合学校现状,我们选定了二年级数学组为实验年级,与课题组成员一起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研究进程中,我们发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1.整合意识不强,教学目标不明确
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设备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有的老师把教学双边的活动变成教师指挥课件播放、学生死盯屏幕的过程,没有将课件的使用与教师的生动言语、形象的神态融合在一起,从头至尾学生只听到音箱的声音、看到屏幕上的图像;老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播放事先做好的课件,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反思:这种现象,其实是把“人灌”转变为“机器灌”。运用信息技术,主要目的是发
5
挥其优势,优化教学。如果一味的追求课件的展示,就将学科本质丢失了。
2.整合方法不当,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问题:在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①有的老师对课件呈现的时机把握不当:课件在讲授完之后再呈现,是一种无效的重复;提出问题,马上呈现答案,没有给学生留思考时间。②呈现内容与教学内容不贴切,课件出示两道算式,老师提问是第一道算式,呈现的第二道算式就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方向;课件出现的场景太花哨,不利于学生观察、发现数学问题。③课件呈现目标不明确:有的课件制作能充分突破重难点,但因老师没有好好引导,学生没有通过大脑的知识再建构,新知留给学生的就是一个影像。
反思: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应该是服务于教学,不能因为应用信息技术而忽略了学科特点,导致本末倒置。
3、整合设计不当,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问题:有的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课件的结构和答案,学生按教师的预设一步一步走下去,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为了保证课堂的“完美”,对学生课堂产生的思维的“火花”因为与课件预设不符,有的老师没有提供给学生展现的机会。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跟着课件设计的模式机械地学习,大大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反思: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去思考、想象、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这些转换,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4.课件制作目的不强,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问题:课件制作交互性不强,一堂课,教师只能按序播放课件,不能及时根据课堂生成调整播放顺序,让学生感受到课件使用与知识学习联系不够。课件制作重点把握不准确,界面花哨,声音、动画运用不当,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抓住呈现的知识内容。
反思:虽然课件很漂亮,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但学生不能理解呈现内容所包含的学科本质,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这一手段是无效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应该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有效。
三、本课题研究成果
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和反思,在研究中反思、改进、实验,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提高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有效性的策略: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相容性;多媒体呈现时机和时间的合理性;多媒体与教学方法的统一性;课件制作的实用性。通过研究我
6
们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通过信息化的推进,实现学校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一)课堂观察,形成整合有效策略 1.激发兴趣,促学习内容的有效。
兴趣是学生发展的根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肯动脑筋想问题,才会钻研问题。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使用,可以轻松达到这一目的。
(1)用在课堂教学的开头
利用课件创设情景开头,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田忌赛马》,上课伊始,老师问:“同学们,老师跟大家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想。”孩子们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用课件播放赛马的场景:课件首先播放孙膑与齐威王赛马的场景,孙膑输了。这时,田忌走过来对孙膑说:“我有办法让你赢。”“你们知道田忌用了什么办法让孙槟赢吗?”在学生观看的正入神的时候,老师卡住课件播放,提出问题,将学生从故事情景拉回研究最优策略的数学课堂,有效引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
巧用竞赛开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数学计算课堂里,计算卡片是我们常用的教具,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写出或报出计算结果。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更科学的坚持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制作课件,根据学生计算能力设计口算题播放的间隔时间,并在每道题出示的时候运用提示音,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学生完成率、准确率逐步提高。竞赛场景的运用,巧妙地把孩子们从喧闹的课间活动吸引到课堂中来。
(2)用在课堂教学的关键处
一堂课,并不是信息技术使用的越多就越成功,从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课件播放的时间如果太久,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影响注意力。因此,我们觉得当无法替代的时候使用信息技术,是最有效的。课堂的关键之处,主要指的是教学的重难点。
一是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造成的一些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障碍。如果能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其图文并茂的特点,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形象地看到了一天的时间变化和钟面时间的变化过程,从而建立钟面时间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例2: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学校升旗时学生站队的场景,1000张纸的厚度等,帮助孩子建立1000的数的概念,既拓展了学习空间,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是学生对数学本质较难理解时。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是造成学生
7
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例1:在教学“图形的面积计算”的内容时,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特别是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动手操作无法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通过课件演示,随着两个半圆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所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顺利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例2:在教学《图形的密铺》时,学生通过课件演示,了解密铺的特征,欣赏密铺图案的美,揭示密铺图案的规律。信息技术的使用,达到了动手操作无法实现的目标。
2.灵活设计,促课堂生成的有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成长的整个生命,要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生成的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使用中,因为其的课前制作,已经渗透了执教者的主观愿望在其中,教师如果注重课件的制作流程,忽略学生原始的生成资源,那么,课堂生成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给学生产生“电脑出示的就是正确答案”的误导。因此,灵活设计整合策略,使信息技术的使用有效促进课堂生成。
课件设计应具有交互性。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整理复习》一课中,笔算加法、减法的复习中,由于老师课件设计具有交互性,能根据学生回答逐一进行分类、整理,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并突破教学重点,体现了信息技术是学生和教师有效互动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手段多样化。当课件只能顺序播放时,如果学生生成与课件播放内容不同,可使用切换方法,用实物展示台进行学生作品的演示。这样,学生所学知识都是由学生自主生成,教师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起到的只是引导作用。
3.精心提问,促学生思考的有效
在信息技术使用时,我们观察到,无论什么时候使用课件,都能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如果老师没有进一步的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将逐渐分散。此时,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能有效联系教师、学生和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课堂提问频率太快,问题个数达90个之多,平均每分钟2-3个问题,学生候答时间不充分,学生只能被老师的“是不是?”等简单问题牵着鼻子走;有些课堂提问的难度不恰当,问题提出学生还没充分思考答案就显示出来了,有些问题提出后学生回答不上来因此,我们认为课堂提问应该做到:课件演示场景中,与学习内容无关的问题不提;不假思索可以回答的问题不提;能在课件中不需要思考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不提。
课件播放前,引导学生发现式学习的提问。例如:学习《圆的面积》,播放将圆等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