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习题1

宏观经济学习题1

一、计算题

1、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及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单位:亿美元 净投资 125 净出口 15 储 蓄 25 资本折旧 50

政府转移支付 120 企业间接税 75 政府购买 200 社会保险金 130 个人消费支出 500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 公司所得税 50 个人所得税 80

(1)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500+(125+50)+200+15 =890(亿美元)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折旧 =890?75 =840(亿美元)

(3)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840?75 =765(亿美元)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 +政府转移支付

=765?100?50?130+120 =605(亿美元)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605?80 =525(亿美元)

2、假定一个国家只生产三种水果:苹果、橘子和香蕉。在几年前的某一年(基年),这三种产品生产的数量和价格为: 水果名称 产 量 价 格

苹 果 3 000 公斤 20 元/公斤 橘 子 6 000 公斤 30 元/公斤

苹 果 3 000 公斤 20 元/公斤

橘 子 6 000 公斤 30 元/公斤 香 蕉 8 000 公斤 40 元/公斤 在当年这三种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为: 水果名称 产 量 价 格

苹 果 4 000 公斤 30 元/公斤 橘 子 14 000 公斤 20 元/公斤 香 蕉 32 000 公斤 50 元/公斤 求:

(1)这个经济基年和当年的名义GDP 和实际GDP。

基年:

名义GDP=实际GDP=3000×2+6000×3+8000×4=56000元 当年:

名义GDP=4000×3+14000×2+32000×5=200000元 实际GDP=4000×2+14000×3+32000×4=178000元

(2)这个经济从基年到目前名义GDP 增长了多少?实际GDP 增长了多少?

名义GDP增长:(200000-56000)÷56000×100%=257% 实际GDP增长:(178000-56000)÷56000×100%=218%

(3)计算GDP 消胀指数和固定权数价格指数(以基年的产量为标准)。

GDP消胀指数=200000/178000=1.12

CPI=(3000×3+6000×2+8000×5)/(3000×2+6000×3+8000×4) =1.09

3、如果在一国的经济当中,自发性消费a=250,边际消费倾向c=0.75,I=500,政府购买G=500。(单位:亿美元)求:

(1)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储蓄是多少?投资乘数是多少?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6000,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化。为什 么? 1、 Y=C+I+G,C=a+cY,代入数据,收入Y=5000,消费C=4000,储蓄S=I=500,k=1/(1-c)=4

2、 I=1250-50R,I=-a+(1-c)Y=-250+0.25Y ∴1250-50R=-250+0.25Y, IS曲线:Y=6000-200R

LM曲线:L= 0. 5Y-100R=( M/P)= 1000/P=1000,(P=1) 即Y=2000+200R

Y=6000-200R=Y=2000+200R,∴R=10

二、分析题

下面这些交易活动能否包含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为什么? a.一个消费者在饭店用餐向饭店支付的餐费; b.一家公司购买一幢旧房屋;

C.一个消费者向商店购买一辆汽车;

d.一个供应商向个人电脑厂商出售集成电路块。

b和d都是向第三方出售,不能重复计算,所以不能包含在国内生产总值中,而其余两项可以。

三、问答题

1、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GNP中。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比方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GDP中。

国民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境内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就是本国公民在境内外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得价值

2、从国民收入的循环流转分析宏观经济均衡的相关总量关系。(要求:从 总供求、从不同市场、从不同部门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如果注入不变,而漏出增加,则均衡的国民收量减少;反之,漏出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量增加。根据漏出的构成可以知道,储蓄和(或)政府税收增加(或转移支付减少)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减少,储蓄和(或)政府税收减少(或转移支付减少)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3、什么是节俭的悖论?它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适用性如何?请谈谈你的看 法。

“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俭悖论”、“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节约的悖论是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它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是存在的,是短期的。长期中或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在,节约的悖论是不存在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