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作者:赵洁

来源:《商情》2016年第11期

【摘要】汇率作为国际间经济联系的纽带,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起到的价格转换作用,使其成为调节贸易收支的重要杠杆之一。在国际贸易中,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十分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外贸易的不断深化,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人民币汇率的上下浮动对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本文将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有利于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汇率管理政策。 【关键词】汇率 国际贸易

汇率是指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或交换比率关系,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一国的商品首先都是以本国的货币来表现其价值的,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就需要换算成他国货币,便于交易,便于市场竞争。一般来说,本币汇率降低,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本国商品的竞争力相应提高,有利于出口;反之本币汇率升高,则促进进口。汇率的作用体现在它对进出口、物价和资本的流出入的影响上。现今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地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就是认为升值可以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成本,减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从而缓解本国的贸易逆差。但实际情况是复杂的,还要考虑更多其它因素的影响。 一、汇率相关的概念 (一)名义汇率

名义汇率即我们平常接触最多的国与国之间的双边汇率。由于不同国家的外汇制度不一样,因此包括不同的种类,如实行浮动汇率制国家一般是市场汇率,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一定灵活性安排的国家的官方汇率,还有多种汇率并存国家的主导汇率和 二、三汇率等

(二)名义有效汇率指数

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是指一定时期内本国与一组选定国家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值的变化率。通常将其中某个时间点设为基期(即指数等于100)。

(三)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按照IMF定义,简单地说就是将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消除相对物价变动因素就得到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也即加权平均的实际汇率,其权数取决于各国与该国经济往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密切程度(例如各国与该国的贸易额占该国总贸易额的比重)。选用实际有效汇率测算一国汇率,不仅考虑了所有双边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动情况,而且还剔除了通货膨胀对货币本身价值变动的影响,能有效地反映一国商品与贸易伙伴国商品交换比率的状况,综合地反映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相对购买力,以及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按照上述定义,计算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可以分成两步:先是计算出所选定的样本国家或地区与中国的贸易额占该组国家与中国贸易总额的权重;再根据双边汇率求出加权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最后计算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与物价比的乘积得出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二、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理论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简称PPP理论,该理论的萌芽产生很早,真正提出并完善是瑞典经济学家G.Cassel。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两国的汇率是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或物价之比)决定的;汇率的升降是由购买力之比的升降(或者说通货膨胀率)决定的。通货膨胀率是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也可以说是货币的购买力的下降速度。通货膨胀率等于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之差除以基期的物价水平。当一国发生通胀,该国商品的价格升高,必然促进进口,减少该国商品的出口,贸易逆差加大,影响该国的汇率;同时单位外币能购买的本币会增加“钱不值钱了”,本币贬值。所以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时,则该国货币贬值,汇率下降;反之当一国的通胀率降低时,该国货币升值,汇率上升。 (二)弹性分析理论

商品的供求弹性理论是分析汇率与贸易收支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主要研究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核心理论主要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和J曲线效应。商品的需求(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的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供给)量的变动的大小。公式为:需求(供给)弹性=需求量(供给量)变动的百分率/价格变动的百分率。马勒条件指明:一国在供给非常具有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能否改变贸易收支,主要取决于该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当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则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J 曲线效应则体现这种影响具有时滞性。弹性分析理论对汇率贬值与贸易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缺点是假设条件太多,限制太多,没有考虑到资本的流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 (三)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

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指的是考虑到汇率的不完全传递性因素,货币贬值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贸易收支。影响货币不完全传递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商人的价格决策等等。这种理论可以解释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有些国家汇率波动幅度大但进出口价格却相对平稳的情况,指出了汇率对贸易收支的调整是有限的;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商品的进出口价格能相对稳定。浮动汇率制度是可行的。该理论说明利用汇率波动来影响贸易收支是要考虑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调整等因素的,是需要比较大的变动和长期的时间才可能会显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货币贬值对进出口影响

本币汇率下降对出口产生影响的机理:汇率下降对出口产品的本币价格和外币价格的反应不同,所以对贸易的结果也有不同影响。原材料的来源会影响本国生产的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本国国内价值决定以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如果出口商品使用本国原材料生产,在本币国内价值升值、贬值、不变时,原材料价格也会随着本币的升值、贬值、不变发生下降、上涨、不变的现象,产生如下传导机制:本币国内价值升值—本国原材料价格下降—生产成本降低—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降,本币汇率下降又使本币对外币贬值,也就是产品的外币价格大幅度下降,则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增强,出口增加;如果本币国内价值稳定,国内原材料价格不变,生产成本也不变,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本币汇率下降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仍然增强,产品出口仍会增加;如果本币国内贬值,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使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涨,但本币汇率下降,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是否下跌及下跌幅度的大小,则取决于本币国内贬值时出口商品本币价格上涨的幅度与汇率下降使本币贬值的幅度,若前者大于后者,则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导致出口减少;若前者等于后者,则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不变,不影响商品的出口;若前者小于后者,则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跌,如果下跌的幅度不大,则出口增加的幅度较小。而当原材料来自国外时,汇率变动既会对出口产品价格产生影响也会对进口原材料的价格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与进口原材料在出口商品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成反比,如果比重大,汇率下降促进出口的作用效果就越小;反之则大。对进口来讲,外国生产的进口商品其外币价格不会因其他国家汇率的变动发生变化。本币汇率下降使本币对外贬值,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折算成本币就会使以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上升,从而导致进口商品的减少。 (二)货币升值对进出口影响

本币汇率上升对出口的影响表现为:当使用本国原材料生产出口商品时,如果本币国内价值贬值,本币汇率上则会导致出口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则带来出口量减少;在本币国内价值不变的情况下,本币升值仍会导致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导致商品出口减少;本币国内价值升值,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是否上涨及上涨幅度的大小,则由本币国内升值导致出口商品本币价格下降的幅度和本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的幅度共同决定,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带来出口增加;若前者等于后者,则出口不变;若前者小于后者,则只商品出口减少。当使用国外的生产原材料时,本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与进口原材料在出口商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大小成反比,比重大则汇率升值减少出口的作用效果越小;反之,则大。对进口来讲,以外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不受他国汇率变动的影响,因此本币升值会导致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降,从而增加国内商品进口。 四、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